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指出:“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极其不相同。”这段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比喻的特点,而且已被大多修辞书籍所沿用。对比喻的特点,古人也早有阐发,但不够全面。如《艺文类聚》卷五十六引晋挚虞《文章流别》说:“比者,喻类之言也。”朱熹在《诗经集传》里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里,前者道出了比喻的两个事物间要有相似之点(类),后者说出了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是不同的事物(此和彼)。的确如此。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若为同一个事物,比喻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但若二者之间绝无相似之处,则本体和喻体就失去了其联结的桥梁,没有了交通的媒介  相似文献   

2.
修辞格比喻,又叫“打比方”,指利用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借这一事物来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的语言现象。比喻有四个要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标明比喻的词)、相似点(本体与喻体共有的特点)。有时本体和相似点不明显,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根据这四要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特征,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及其若干种变式,后者常见的有博喻、连喻、引喻、缩喻、倒喻、逆喻、进喻、派生喻、类喻和较喻共十种。下面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介绍。 1.明喻:明显地打比方。明喻的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比喻词常用表相似关系的“像”、“好像”、“如”、“比如”、  相似文献   

3.
传统修辞学视倒喻为一种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修辞格。本文梳理前人有关倒喻的(reverse metaphor)研究,结合镜像修辞理论,认为人们对倒喻中本体与喻体关系的认知类似于镜像理论中的"他者"对"自我"的影响。倒喻的"倒"不在于本体和喻体位置之颠倒,而在于语言形式与人们观念及心理上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认知角度对倒喻的语用效果进行理解与阐释,可以丰富倒喻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比喻四要素     
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二者相互依存为比喻之基础;相似点是联系本、喻体的纽带为比喻之灵魂;喻词是连结本喻体的词语。在比喻的表层结构这四者有隐、有现,在其深层结构中则缺一不可。因此本体喻体喻词相似点是比喻的四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人们使用语言有一定的习惯和心理定式,比喻手法的运用也不例外。人们设喻的常规心理定式是以美喻美,以丑喻丑,而老舍作品中常利用本体喻体的美丑错位来构成比喻,使本体喻体之间由于强烈反差而形成不协调,让人感到矛盾可笑,从而产生幽默效果。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化高贵为低贱。有些事物(本体)本来是崇高尊贵的,而作者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角度看比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修辞学认为“凡喻必以非类”、“譬喻以不同类为类”,但从认知角度分析,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成立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类的角度去考虑,而应该看本体和喻体是否能形成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7.
徐亚芳 《文教资料》2014,(31):125-127
1984年郑颐寿先生发表的《关于比喻的四要素》中提出比喻有四个要素,即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滕吉海和文斌先生同年也正式提出构成比喻有五个要素,即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和延体。相似点即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特征。所谓“延体”就是本体和喻体相比之后,从喻体中延展出来的表述本体情况的词语。它的语法特点多是动词性的,也有形容词性的。相似点和延体都有隐现情况,若二者出现,它们的位置将于“A像B一样C”结构的C处。本论文将基于自建的小型认知语料库的数据,并采用spss20对有关C处出现的相似点或延体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分析。这对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认识比喻的构成,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例如:①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句②中“红领巾”和它所代本体“少先队员”之间没有相似点,“红领巾”只是“少先队员”的特征,用特征代替本体,是借代。另外,正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体和喻…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出现最早、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格的一种,它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表现形式,如比喻体或相似点出现多样化,又如喻体为几个事物的关系等等。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将具有多个相似点或多个喻体事物的比喻称为复杂比喻。如果一个比喻只有本体是几个事物,而喻体事物和相似点都是单一的,那么这个比喻仍不能算作复杂比喻。如:  相似文献   

10.
对于比喻,同学们一般都比较熟悉,现就你们不太注意的几种变式加以例析。一、倒喻,就是本体和喻体颠倒次序的比喻。倒喻与一般比喻"本体像(是)喻体"的格式相反,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构成"喻体像(是)本体"的形式,这又有两种格式。甲式为"喻体像(是)本体"。如:  相似文献   

11.
贵刊1998年1—2期上《几种特殊形式的比喻》一文的作者卫平老师认为:“反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比喻,并认为“反喻”的特点是从反面说明本体“不像什么”,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以反衬正,使内容更加鲜明。并且举了两个例子:①“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  相似文献   

12.
比喻本质上也是比较。它与一般比较的区别在相似点上。比喻时相似点是喻体事物的类的属性,而比较时喻体要么不是类仅是个体,要么虽是类相似点却不是类的属性。还有些个体事物,由于成了某种典型,代表一类事物,它们也可充当比喻的喻体。相似点还决定了喻体分类的角度。从相似点上看,所谓"同类相比的比喻"都是不同类的,因此,"凡喻必以非类"的原则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3.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类复习题,比喻考查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直接考查比喻知识。例1:(文段)刘向《说苑·善说》记惠子论“譬”,说“弹之状如弹”则“未喻”。皇甫溰根据“岂可以弹喻弹”的意思,总括出比喻的原则:一方面“凡喻必非类”,另一方面“凡比必于其伦”。(题目)皇甫溰总结出比喻的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   ;二、   。(每空不超过15字)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要构成比喻必须做到:本体和喻体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14.
<正> “甲不象(是)乙”这种修辞现象是不是比喻?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甲不象(是)乙是比喻,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即“反喻”,其根据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似点,而这相似点需从本体或喻体的反面去理解;另一种是,“甲不象(是)乙”不能算比喻,理由是它既然用了否定形式,那“甲”,“乙”就不具有相似点。  相似文献   

15.
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入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花木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对花木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植物名词与比喻比喻,又称譬喻,人们俗称打比方,指描写事物或为了说明道理时,以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两类不同事物的内在相似点为依据,通过联想,用喻体来描写本体的修辞格。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一个精彩的比喻往往比长篇大论地阐述一个深奥的道理更能让人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倒喻"?比喻都是借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前者称为喻体,后者称为本体。通常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如"美女如花";如果有意颠倒次序,把喻体移置在本体的前面,说成"花似美女",那就是"倒喻"了。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例:歌的末段写杨贵妃在仙山中会见天子使者时泪流满面的情景,说是"玉容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它就是在描写事物、说明道理或论证观点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或观点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形象具体,论证浅显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  相似文献   

18.
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和语言表达现象。体词性词语在充当喻体时凸显本体的性质状态、行为动作的能力上存在着强弱之分,并形成一个连续统,构成一个等级序列,这就是体词性喻体的“比喻性”。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诗歌与新诗在譬喻修辞上的表现,可以论述者很多,而本论文则锁定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本体、喻体皆为视觉形象者,与新诗中本体为视觉形象,喻体为听觉形象与心觉者作一比较,来考察其中的相通与相异之处,其共通点在于,不管喻体为何,一个譬喻修辞就是一个意象,因此就能彰显出主、客之间的对待,并突出譬喻中的本体,也可以说就显示了作者对本体的认识、但是就其相异处而言,魏晋南北朝诗歌主要以视觉形象比拟视觉形象,较着重于“形似”、“以易知说明难知”;而新诗有时以听觉或以心觉来比拟视觉形象,则较着重于“神似”与“创新”,以及因知觉、心觉相沟通而造成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非常规比喻与一般常规比喻恰好相反,它是以抽象喻具体,以生疏喻熟悉,以想象喻现实,以甲感觉喻乙感觉。这种比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相似点的隐蔽性,喻体的模糊性和联想途径的不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