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但许多父母对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却多有忽视。有些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以为这样做是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在那些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长更舍不得让孩子干活,以“弥补”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足);还有一些父  相似文献   

2.
大班孩子非常喜欢做“木头人”的游戏,但在游戏中很多孩子常常故意犯规,甘愿接受惩罚。过于简单的游戏过程使孩子对接受惩罚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这就使游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此,我把这个游戏作了改进,在孩子们念完儿歌后,我故意东瞧西看,寻找一动不动的孩子,然后走到他面前说:“点点点,点木头,把你这块木头点成人。”然后,我的手指在他的额头上轻轻一点,他就被点活,可以到处活动了。在我把所有“木头人”点活后,游戏便结束了。这样一改,孩子们不再故意犯规。为了被点活,他们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可是,游戏做了几次后,…  相似文献   

3.
有些所谓的教育活动表面看起来热闹非凡,实际上只是图形式、走过场,甚至是故意做表面文章,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些徒有其表的“教育活动”,甚至会培养出只说不做或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我们必须杜绝这样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避免学报稿件一稿多投之我见--兼与戢斗勇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期刊编辑部制定避免作一稿多投的对策时,一定要区分“故意多投”和“非故意多投”,并找准产生该现象的真正原因,有的放矢,标本兼治。在制定相关合同时,各项条款对甲乙双方应当具有同样的约束力,编辑部应当尊重作,避免居高临下,这样才能变消极惩罚为积极防范,从根本上解决一稿多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课后,只见一个学生独自在走廊的一端偷偷哭泣。原来,刚才作文课上,老师把她的一篇习作当成了评讲的反面教材。老师为了加强效果,故意把一些能够引起发笑的地方作了强调和渲染。如什么“形形包(色)包(色)”啦,“我跳(逃)了一次学”啦,“作业做不出,我只好一个人在教室里坐井观天”啦,等等。这样,此学生无地自容,只有哭鼻子了。  相似文献   

6.
刚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就听到原班老师反映,班上有个叫一一的孩子喜欢做一些违反常态的事情或滑稽可笑的动作,逗得别人哄堂大笑,有的时候还故意在班上“搞破坏”。我想,以前这样的孩子我也见过,通常多鼓励,为他树立榜样,这种现象慢慢地就会消失。  相似文献   

7.
一、夸张表扬,培养写作兴趣 所谓夸张表扬,就是讲评时故意对差生的习作做夸大的评价,以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写作上。要做好这一步,必须转变观念,摘掉“有色眼镜”。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他们习作或写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也许这闪光点在优秀学生的习作里是再平常不过的,可在差生的习作里并不明显,需要我们“披沙拣金”。闪光点挖掘出来之后,  相似文献   

8.
我的探求     
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是努力在课内自己多讲些,课后让学生多作练习;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有效果,才能出成绩。殊不知这样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压抑和贻误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我运用省实验课本试教,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探求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语文教改之路。我在试教中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顺着实验课本设计的“引读”、“引写”、“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9.
每个语文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苦衷 :作文题目出枯竭了。有人为了改变出题“老一套”的现象 ,别开生面 ,想出一些新颖的题目。但事与愿违 ,学生不但做得不新颖 ,反而弄得文不对题。其实 ,学生做过一篇作文 ,不等于“会做”或“做好” ,今天做《难忘的人》 ,明天做《春潮滚滚》 ,后天做《人生的价值》 ,一学期下来 ,做过的题目不少 ,但真正“会做”的却不多。这样 ,老师在出题上“花样翻新” ,甚至为此而“绞尽脑汁” ,学生却“应接不暇 ,结果是“广种薄收”。由此看来 ,作文题不全在于“新” ,也不全在于“多” ,再“新”再“多”总不能逾越学…  相似文献   

10.
不少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原先在正常地玩耍、学习或做其它活动,但有了一个或几个生不生、熟不熟的人来了以后,孩子顿时兴奋异常,话也多了,花样也来了,而且动作夸张,忘乎所以。人们常把孩子出现的这种现象称做“人来疯”,意即人来了就乐得“发疯”。“人来疯”是孩子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孩子的表现欲在起作用——孩子总喜欢在热闹的环境中,吸引他人,充分表现自己,如一反常态,故意把拿在手里的东西扔掉甚至弄坏。家人制止,他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得意,叫他干这他偏于那。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作”与“做”的用法问题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主张区别使用这两个字,可是又有人主张遇到没有把握从用法上区别的时候,宁可写“作”,不写“做”。主张区别使用的,有的说“作”的使用比较严肃,多用在公文中或成语中;而“做”则常用在文学作品中。还有的说“做”只能用做动词;“作”主要是动词,还可以是名词……“作”一般只能做合成词的一个词素,不单用,带“作”的合成词其融合程度极高,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其他词语。  相似文献   

12.
一、巧做示范 美术教学示范必不可少。但大家都知道,教师一做示范,学生就跟着临摹,照猫画虎,这样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我在做示范时有一“巧”招,如示范“故意”不完整,而让学生探讨画面内容“缺”什么,既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又让他们明白了如何去丰富画面的内容。小学生的造型能力很弱,而教师的示范又避免不了画法的成人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不少老师在作文静导上抱着“文无定法”的指导思想,不敢或不愿立“框框”,这样,指导难免盲目,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作文批改后,“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改”,“有些学生根本不认真看。真叫做劳而无功,至多也是劳而少功。”(叶圣陶一九八二年在全国写作研究会山东分会上的讲话)针对这些缺陷,我在初一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本来是为促进课程的有效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课型演示活动,正如自然科学研究必然进行实验一样,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可近来,人们往往对公开课活动冠以“秀”字,称之为“做秀”,对那些善于经营公开课并因之而声名鹊起的人,谓之“公开课秀”,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当前的公开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偏离本真而趋之变味了。“做秀”一词,本是港台方言,如果找个近义的说法,大概就是“故意做出样子来给人看”,“故意显摆”,或叫“摆谱”,戏剧用语为“做××状”,本来是以学生受益,师生共同提高为宗旨…  相似文献   

15.
《梅岭三章》中的“此头须向国门悬”,所见诸注多偏于讲“国门悬”。且引出伍子胥故事,说是悬于苏区“国门”,守卫苏区,如伍子胥之悬首吴都阊门退越军然;或说是悬首“国门”是“看反动派的彻底灭亡”,此二说似皆不妥。试问,如用伍子胥悬首阊门作比,那末,是谁来“悬”呢?是苏区人民吗?对敬爱的陈老总,苏区人民能这样做吗?显然,能这样做的,只有敌人。既是敌人悬其首,其目的  相似文献   

16.
当“做”和“作”同时当动词用时,它们在普通话里是同音字,均读“zuo”,词义也相近。因而,这两个字常常被不少人混用。其实,“做”和“作”的用法是有一定分工的。 “做”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单音节动词,主要有这样几个义项(括号中的文字):1.做衣服、做鞋(制作);2.做诗、做文章(写作);3.做工、做报告(从事某项工作或活  相似文献   

17.
人们都知道,夸张就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表达某种强烈情感的一种辞格。它包括扩大夸张,如“离天只有三尺三”;缩小夸张,如“五岭透迤腾细浪”;超前夸张,如“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还有一种特殊的夸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潘建生“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做出有悖常理的行为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中学生常有的“逆反心理”表现为:故意触犯校纪校规;因厌恶某人便故意跟某人唱反调;因好奇便故意去做别人已作出禁令...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和教学中,无论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有时总会碰到极个别行为不规范或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另行其事的学生,当老师批评他几句后,不仅没有引起重视或反省,反而视老师为眼中钉,实施他“以牙还牙”的报复,课堂上故意睡觉,做其他作业,做出完全不听的样子,以此来故意气老师,达到他刻意“挑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做”和“作”,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曾作过这样的比较:“做”和“作”,语音上二者在普通话里已没有区别。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等;抽象一点的,特别是成语里,书面色彩较浓一点的,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等。(见《现代汉语八百词》P.629) 由此可见:“做”,这个动词所接的宾语,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作”这个动词所接的宾语,一般是抽象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正确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