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本课程"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进一步明确了本课程的德育目标、核心内容,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表述更加清晰,也能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核心特点.对于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明确、清晰而具体的阐述,也更有利于教师把握.下面,笔者结合三下年级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第3课"我们这样生活"第一课时的教学,谈谈对课程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举措,而要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教师注重细节无疑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教师要帮助学生去体验、感悟活生生的生活,引导儿童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加深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3.
柯国玲 《文教资料》2015,(1):148-149
小学品德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生为本",注重生活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通过给学生一个真实和朴实的品德课堂,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的升华。因此,教师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给自己合理地定位,把自己当成孩子,把孩子当成亲人,把自己当成"顽童",把顽童当成朋友,说话算话,与学生真诚地交流,做好"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相似文献   

4.
2011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本课程的基础。在小学中三—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其“社会性”,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品德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应该以教材资源为载体进行二度开发与利用。教师要有"慧眼",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取舍,要把握高度、角度和尺度,有效开发与利用。要高于教材,站准高度;基于学生,选好角度;链接生活,把握尺度,从而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把"儿童"换成"学生",把"社会生活"换为"生活"。"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小学品德教学,是远离学生现实生活、凌驾于学生生活实际之上的,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时,觉得呆板沉闷,体验不到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导致学习兴趣开始逐渐丧失,学习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新课改提出:"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鉴于此,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做到让品德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回归学生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拉近学生和品德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品德课程达到乐学、爱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当前品德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纵向解读品德教材,对螺旋式主题教材的梯度和层次把握不到位,造成品德课低能低效的现象。教师应从把握同主题教材的螺旋梯度开始着手,按以下三部曲进行解读:读"纲"理"序",列清主题脉络;研"课"定"案",精选主题资源;听"教"睹"学",体悟主题坡度。通过这一系列的教材钻研,不但让品德课更加精准到位,而且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本领。  相似文献   

9.
<正>一、前后"延续",整合教学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是按照一定的知识结构编写的,形成系统体系。如第八册  相似文献   

10.
吕宏迁 《甘肃教育》2014,(16):71-71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载体,德育教育为先导,道德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一门社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以重现学生生活,通过多形式的体验、探究活动来落实教学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本质及内容,才是实施好这门课程教学、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关键。一、坚持生活为本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但是综观近年来多数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就能发现,多数教师把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视为外部行为的内化过程。在教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顾学生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主旨是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身边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品德与生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会正确待人处事方法,正确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学习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形式,设计许多教学活动,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讲解课本知识,不关心学生是否理解吸收了这些知识,这样的教学也是没有意义的。本文认为,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必须要把握教学的一个"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廖光华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57-158,146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促进课程发展,提高课程实施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其过程是一个学校丰富、发展并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实践过程。生本化、常态化是其基本特征,核心是"生本化",关键是"常态化"。要促进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构,并对课程教材进行校本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曲文双 《考试周刊》2013,(68):179-179
品德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塑造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围绕"自我"、"自然"、"社会"三条主线展开,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世界"不断扩展的领域范围,让学生在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并逐步促进品德素养全面发展。体验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注重学生生活质量的提升,强调体验生活和学生的德性发展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福生 《教师》2015,(1):6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怎样才能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入每一节品德与生活课堂,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  相似文献   

15.
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一环。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来源广泛、品种多、内容丰富,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奉行"拿来主义",那么往往会影响教学实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师应把握资源的"泛与切""深与浅"以及资源能量的"正与负",如此才能提升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们的热切期待课程,从开发主体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实现提升学生"学习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国家与地方系统地安排了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更有隐性课程在发挥作用。同时,许多学校针对教师和学生实际,编制、实施着相应的校本课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课程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国家课程中安排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它们可谓落实小学德育目标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本课题研究中,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和有益的启迪,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丰富小学品德教学内容、转变小学品德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增强小学品德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丰满”起来,可以以教科书为基础,努力挖掘相关课程资源,以学生为核心,深入开发生本课程资源,以社会为后盾,适时丰盈课外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使其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既深化内涵,又充满活力的关键所在。把学校资源充分利用到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中,变室内为室外,引领学生"活动中感悟,活动中提炼,评价中总结;实践中提升,延伸中创新",以此使教学更加充实,贴近学生,从而提高实效。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体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品德课程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是让品德课程的内涵真正成为学生的心得、成长的路标和克服困难的动力。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各种生成,通过导入生成、学法生成和发展生成来促进学生的生成,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