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何小军 《收藏》2014,(8):87-87
笔者作为志愿者经常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有次的任务是清理一条小巷,这里刚刚完成老街改造,留下了许多砖头、瓦片等垃圾。在清运时我突然发现垃圾中有一个物件,捡起来一看竟然是枚铜钱。经清理后发现这枚铜钱为青铜材质,铸造精湛,包浆醇厚。其正面为楷书"周元通宝",背面是龙凤浮雕图案,如刻如凿,十分生动(见图)。  相似文献   

2.
扬建善 《收藏界》2010,(8):80-80
此钱,为康熙时(1662-1722年)所铸制钱。 经测:直径2.3厘米,偏厚紫铜,文图清晰,为传世品,铜质包浆,熟旧自然,铸工精美。正面:“康熙通宝”书法四字,刚劲有力,分行布白,施展遒容,浑然一体,而且“康”字还有异书风范。  相似文献   

3.
周少华 《收藏界》2010,(6):103-103
爱新觉罗·玄烨,是大清王朝顺治皇帝的接班人。庙号圣祖,年号康熙,在位61年(1662-1722年),享年69岁。"康熙通宝"是康熙年间所铸制钱。面文"康熙通宝"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仿"顺治四式"满文钱和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两大类。计22个铸钱局。  相似文献   

4.
吴士松 《收藏》2001,(6):62-62
宫钱,系皇宫内用于撤帐、后宫细软包袱扎角、喜庆时宫灯下悬挂、朝廷给佛教寺院供奉及对大臣赏赐等,特别铸造的精美珍贵钱币。这些钱多为小平至折十形制,而其中有一些当百形和超出当百形制的大钱,则是用于宫中奉先殿帷幕下角的坠钱。这种钱是每逢新皇帝即位时铸造,死后即改换新钱,  相似文献   

5.
袁克林 《收藏界》2010,(11):82-84
"康熙通宝"于康熙元年(1662年)由户部题准、宝泉局率先开铸,并颁令将铸成的"康熙通宝"样钱颁发各省铸钱局,依式样铸造与顺治钱并行于市。但为时不久,即颁令各省局停铸,只保留户部宝泉、江宁两局仍照旧设炉座鼓铸。康熙六年(1667年),户部题准各省炉座铸钱,并添设宝苏局、宝鞏局、宝昌局等处铸钱厂局,仍按部颁康熙样钱铸钱。  相似文献   

6.
这枚钱币直径26毫米,厚1.3毫米,重5.1克,比同等大小的康熙通宝钱币超重1克多。钱体金光闪亮,声音清脆悦耳,钱文工整,字体纤细,较之其他康熙钱币,则显得更加隽秀。面文康、通二字被黑色的物体糊严。笔者估计是在非常时期怕被当作四旧而故意所作,经轻微刮削,只落得这般模样。边缘和背面的镏金层有所脱落,露出金光闪闪的精铜质底,但它仍不失宫廷赏赐钱的华贵身份。今借贵刊刊出,愿与泉界同好共享。(责编:丁丑)  相似文献   

7.
王欢  王立群 《收藏界》2010,(4):92-93
康熙在位60年,“康熙通宝”钱的铸量很多,只有背满文宝泉、宝源及背满汉文纪局钱。  相似文献   

8.
正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于社会相对稳定和日渐富裕,这个时期铸造的"康熙通宝"钱币,不但铸造技术大幅提高,而且精美规整,钱体也较厚重,文字亦美观大方。康熙通宝分别由全国的20多个铸钱局生产,有大、中、小三种形制,大者枚重一钱四分,中者枚重一钱,小者枚重七分。钱币正面汉文楷  相似文献   

9.
虽然"崇宁"年号在北宋的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年,但徽宗竟为囊括天下资财而铸造了大量虚值大钱和轻贱的铁钱,至今存世尤多,极为常见。其中,以"崇宁通宝"与重宝当十铜钱版式最为繁杂,每类都有上百种。只是铁钱版别却少,乏有稀品,在众多的泉谱中也未收有像铜钱那样的四出钱及合背钱,不能不称遗憾。  相似文献   

10.
此币(见图)笔者购于地摊,初看锈色难以定其真伪,摊主也吃不准,双方便以极低的价格成交。拿回家后,用竹牙签剔去币背的泥土,用手揉搓币的表面,手感圆润,不仅展现了深沉的黑漆古,黑漆古上不少地方还附有一层硬绿锈。更令笔者惊喜的是牙签与币背接触摩擦力大的一些部位出现了银白色,如背穿左廓外侧照片上就能见到这种银白色。除此之外,此币面、背部有一些银白色小点,如  相似文献   

11.
据史书载,明代早中期的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均未正式铸过年号钱,目前所见除伪品外多属安南所铸。据《明·食货志》嘉靖六年(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明末世人以高价求购正德钱一二文可值银一两,称正德皇帝为游龙,人佩此钱渡江可保平安。但明末时铸的正德钱多数为小平光背,偶有单龙戏珠及阴刻花纹,铜色青白,通宝二字类万历钱,存世较少。清以后铸之正德钱形制粗劣,也有龙凤花纹,量多而均出自民间。  相似文献   

12.
戎畋松 《收藏》2008,(5):115-117
龙凤通宝 元末起义军韩林儿龙凤年间(1355~1366年)铸行。元朝末年,黄河决口,元顺帝下令征发15万民工开凿新河道治理黄河;与此同时,又变更钞法,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涨,以致民生凋敝,怨声载道,“开河”“变钞”成为爆发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黄明东 《收藏界》2011,(5):93-93
"雍正通宝",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在清代古钱中,"雍正通宝"数量较少,而且铸工精湛,钱文大多数为宋楷体,深受藏家喜爱。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雍正通宝"珍品较少,除了几品雕母、牙样、折二以外(好像没发现母钱),只有甘肃宁夏局试铸的背"宁",  相似文献   

14.
寇英武 《收藏》2007,(4):136-136
“安南”即指现在的越南,古称交趾国。1428年由黎利建立政权,史称后黎。1778年阮文惠三兄弟发动西山农民起义,推翻南方阮福映政权,后又挥师北上直捣北方首府升龙,占领安南全境。国王黎维祁携家眷、宗族逃到中国广西境内。  相似文献   

15.
潘龙 《收藏界》2011,(9):75-75
明熹宗天启(公元1621-1627年在位)年间社会动荡,战祸连绵,大兴土木,国家财用浩繁。基此,当时在全国开设铸炉100余座,地方亦自铸钱以充军饷,版式复杂,币值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数种。折二、折五钱背文较简单,折十有光背、纪值、纪地、星、月等记。小平钱品类繁多,  相似文献   

16.
刘盛全 《收藏界》2011,(5):89-89
笔者近日在一泉友处集得一枚"天佑通宝"背"■"铜币(如图),此币如此清晰,保存完好,从手上实物及相关资料得知:"天佑通宝"背""钱币,由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之一张士诚建立政权时所铸造的。张士诚乃泰州人,早年以贩盐为生,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时,盐民起义,聚数万之众。张士诚曾经接受元朝招安,被封为太尉,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时,派兵攻打红巾军,杀害了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后  相似文献   

17.
戎畋松 《收藏》2021,(3):32-34
在宋代铸钱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元丰”年号钱,其版式繁多,数量巨大,也是宋钱存世最多的品种之一。这种钱是为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1078-1085年)所铸。至于“元丰”年号的命名由来,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三·纪年兆祥》载:“熙宁之末将改元。近臣撰三名以进:曰‘平成’,曰‘美成’,曰‘丰亨’。神宗曰:‘成字负戈,美成者...  相似文献   

18.
黄正明 《收藏界》2011,(1):71-72
被誉为"宋代第一钱"、"御笔之最"、"铁画银钩"的"崇宁通宝"钱,是出自宋代皇帝徽宗赵佶之御笔。独到的"瘦金体",独领风骚近千年,笔者有幸在数年前集到此枚大钱,当时如获至宝,兴奋不已,爱不释手,消息一传出,招来好多泉友上门观赏、揣摩,现借贵刊一角,展现给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9.
林道 《收藏界》2010,(8):74-74
笔者在一出售钱币的摊点上,从上百枚北宋钱币中,发现了一枚“宣和通宝”背“陕”御书钱(见图)。这枚御书钱,保存完好,锈色深沉,实属“开门”。  相似文献   

20.
成日至 《收藏界》2011,(7):88-88
在明代各种版式的"天启通宝"方孔钱中,背文为"奉旨"的小平钱较为突出,主要原因为:一是这种古钱不仅是奉旨铸造的,而且还在背文上铸了"奉旨"二字,应为"天启通宝"的开炉钱;二是许多古钱虽然同样是奉旨铸造的,却都没有铸上"奉旨"二字的背文。所以,背文为"奉旨"的明代"天启通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