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释“格致”     
《现代汉语词典》:“格致:‘格物致知’的略语。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清末讲西学的人用它做物理、化学等科学的总称。”  相似文献   

2.
退休,是退出工作岗位休息的意思。自古以来的退休都有一定的标准,也享有一定的待遇。在我国古代,只有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退休,一般老百姓是没有这个福分的,因而古代不说退休,而叫“致仕”。  相似文献   

3.
有这么一副叠词佳联:“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意思是学生读书有疑问,忙去问老师,殊不知老师亦生疏;徒步的捕快速度快,去追赶骑马的捕快,但骑马的捕快的马更快。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关于诗歌的一个完整的篇幅称为“首”。可是为什么称为“首”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5.
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德先生”和“赛先生”风靡全国。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将英文democracv(民主)和science(科学)分别音译为“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并亲热而形象地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是拯救中国的灵丹妙药。陈独秀曾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  相似文献   

6.
寺、庙、祠都是祭祀活动的场所及从事祭祀活动的人员的住所。在封建社会,这样的建筑很多,不仅各州、府、县有,许多乡镇乃至荒远地区也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曹霞 《语文知识》2004,(6):18-19
“包揽”是近来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站上有关竞技比赛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例如.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刊载了王君老师的<语言品味精妙片段四则>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受益匪浅,被王君老师的"或以比较搭桥,或以联想激情,或重视语境体悟,或侧重前后勾连"来对学生进行语言品味的训练所折服.不过文中有一处理解有误,即"生:我觉得‘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也说明了潭小,潭的形状‘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蛇和北斗星都不是宽阔的东西,作者这样形容其实也说明了石潭不会太大."此生发言后,其他学生没有补充订正,教师也未为补充订正,说明全体师生认可该同学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在读言诗、释言字词时,如果用今义代替古义,碰到古今异义的字词就会闹笑话。旧时候生男孩称“弄璋”,生女孩称“弄瓦”。曾经有人对“弄璋”和”弄瓦”作这样的解释:“旧社会重男轻女,生了男孩就拿玉给他玩,生了女孩就拿瓦片给她玩。”把“弄瓦”的“瓦”作为“瓦片”解释,这是由于用今义来代替古义所致。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左右尊卑的问题:有时“左”为尊,如信陵君“虚左”请侯生(空着左边的位子,让侯生上坐);而有时则右为尊,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还有司马迁不惜笔墨叙述鸿门宴的坐次安排,是何用意?这些都涉及到我国古代左右尊卑的问题,弄清了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解惑”,而且可以深达其旨。  相似文献   

11.
唐步荣 《语文知识》2004,(12):12-13
“感同身受”这个成语近年来在各种媒体上使用频率比较高,颇为流行。例如:  相似文献   

12.
说“讳”     
避讳是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子时,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而是用缺笔、空字、易字、改读等方法回避,这便  相似文献   

13.
①我不是邓先生的入室弟子,从来不敢以门生自诩,恐有僭伪之嫌。甚至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都没有勇气站到邓门弟子的行列中去。(刘浦江《不仅是为了纪念》,《读书》1999年第3期) ②1981年本科毕业后,我顺利考上本校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正式成为章先生的入室弟子。(《十年磨一剑——马敏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2004年第1期) “入室”,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邢(?)疏曰:“言子路之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包括古体诗、格律诗、词、曲等,因此,词、格律诗、曲都是古代诗歌体裁的小类,就像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是散文的小类一样。  相似文献   

15.
前人常用“龙虎狗”品评“三杰”——三个在某方面成就相去无几的同时代人物。如《世说新语·品藻》: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龙”是传说中的图腾生物,具有神性,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自是当之无愧:“虎”为百兽之王,龙虎并称,不相上下,有“弘量”的诸  相似文献   

16.
李瑞河 《学语文》2004,(4):5-45
阅读中国的古籍不可不对避讳有所了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卒然不可讳”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司马迁担心他的朋友任安会突然被处死,但又不好直白地说出“死”这个不吉利的字眼,于是就用了一个避讳语“不可讳”来代替。阿Q,因为他是瘌痢头,所以对于“光”“亮”一类的字都不能当他的面说,后来连类而及,扩大到灯、烛等发光的东西也都不能说。  相似文献   

17.
陈小宝 《学语文》2006,(3):47-47
“同仇”出自《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茅,与子同仇。”“敌忾”出自《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同仇”“敌忾”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成为成语。然而,各种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中的“敌”字的释义却很不清楚,对“同仇敌忾”这个成语的语法关系解释含混,导致整个成语的释义上比较模糊,影响了人们的理解,给教学造成了困难。请看:①《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张锐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仇:共同的仇敌;敌忾:对敌人的愤怒。指对共同的敌人抱着相同的仇恨和愤怒。②《新编成语词典》(赵晓红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相似文献   

18.
王子欣 《语文知识》2002,(11):42-42
《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有“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句子。其中“鸡鸣”一词,很多老师在讲解时,均释作“鸡叫”或“公鸡-叫”,这就与诗的原意大相径庭了! “鸡鸣”是古代表示时间单位的名称。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时辰,除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表示外,还有一套表示时间的名  相似文献   

19.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20.
“雅善鼓瑟”的“雅”应作何解?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部有影响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解为“平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甚,很”,《新华字典》采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笔同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