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存在着美。教师把教材中的美挖掘出来,通过语言把美再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啜饮知识的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席勒《美育书简》)这应该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完成的一项任务。美的形式是千姿百态的,教学语言的美也有不同的特征,大致说来,有  相似文献   

2.
“全语言”是从英语“wholelanguage”翻译过来的,也可以译成“整体语言”或“完整语言”。全语言教育理念从通俗具体的层面可以这样理解: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强调语言中的听、说、读、写以及词、短语、句子和段落的整体意义。全语言教育是一种理念或观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但这不等于说不实用。相反,全语言教育理念为儿童语言教学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下面我以儿童英语教学为例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口语表达是一个教师人格、气质、个性和学识、才华、情趣的展示。冰心认为:“只有才、情、趣兼备者才有资格成为理想的朋友。”作为学生良师益友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口语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趣”。在教学中无论是叙述、描写、抒情的语言,还是议论、说明的语言,均要做到意美感其心、声美悦其耳、形美娱其目。规范是教学口语艺术的基础。所谓规范是指教学语言符合语法、合乎逻辑,语句完整简洁,没有语病和口头禅;能说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发音准确清晰。语言还应该是声情并茂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人们也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来进行研究和评价。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对李清照词的绘画美的关注,却显得极为薄弱。因此,从审美角度来分析李清照词的绘画美对于全面地、完整地认识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是有一定意义的。古人写诗强调“诗中有画”,认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因而“诗画同源”之说也源远流长。北宋孔武仲曾经说过:“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诗如此,词亦如此。清代著名画家戴熙在《习苦斋画絮》中写道:“画有诗人之笔,词人之笔。高山大河,长松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的概念形成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语言是思维的外显,它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走近数学语言,体会数学语言美;营造氛围,让学生走进数学语言,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一、仔细品读,体会数学语言的意蕴美汉语言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不仅借助形与义,也借助音进行着思想交流和信息传输。叶圣陶先生很强调朗读,称其为“美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同样要重视引导朗读(读概念、定律、法则、题目要求、题目等),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时语气的选…  相似文献   

6.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发现美”,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自主阅读实践过程中对文章本身存在的美的发现,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切合课程标准精神的。说到发现,便牵涉到阅读方法问题。这里以梁实秋先生的小品《读画》为例,结合选文作简要说明,意在表达笔者关于阅读及阅读体验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例文]读画⊙梁实秋《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随园老人这句话是有见地的。读是读诵之意,必有文章词句然后方可读诵,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一说,应该是读…  相似文献   

7.
丁美娟 《新课程研究》2009,(11):189-190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的多元化,信息的全球化,审美的内容与方法也是异彩纷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真、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这里,强调了美育在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教育功能。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挖掘教材的潜在美,展示教学的环节美、凸现语言的外在美、彰显学生的创意美,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8.
“语言游戏说“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语言乃生活形式的一部分,是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代表性理论,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英语视听说教学带来了启示。文章探讨了“语言游戏说“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体现,并提出关于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明 《现代教育科学》2009,(2):102-102,34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所以说语文课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10.
抓住语文学科“四感”特征1、语感语感就是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感实际上是直觉思维。读完朱自清的《春》 ,便拍案叫绝说写得好 ;听到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便立刻觉得“绿”字用得妙 ,这就是直觉思维能力强的表现。一个人语感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他能否一听就明 ,一说就顺 ,一读就懂 ,一写就通 ,能否做到听得真 ,懂得深 ,说得好 ,写得美。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叶圣陶说 :“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于课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多次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  相似文献   

11.
论语言的美     
语言要怎样才美?现有四种说法:一种认为朴素才美,朴素最美;一种认为要有“丰富的颜色”,华丽的语言才美;第三种观点从风格的角度立论,认为“朴素的文字”,“华丽的词藻”,都是美的,可以百花齐放;第四种看法认为语言的美包括“壮丽美,含蓄美,绚丽美,朴素美”,等等,是丰富多彩的。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回到“美”的含义上来。这里说的“美”,显然是指它在  相似文献   

12.
教师和家长一般对幼儿说完整句都很重视,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每堂课几乎都要强调。可是有的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说省略句,教师却硬要幼儿说完整句,让幼儿一遍遍重说,一遍遍订正。我以为,这样反而不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听过大班一节教《咏鹅》的语言课。教师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幼儿回答:“画的是白鹅。”教师却纠正说:“小明友,说话要说完整句,应该说‘这幅图画的是白鹅’。”在教师已说清楚“这幅图”这一特指成分的情况下,幼儿回答时省略了“这幅图”这一不说自明的成份,使语言简洁精练,这有什么不好。教师接着问:“白鹅在什么地方?”幼儿回答:“在水里。”教师又纠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用“文质兼美”来作为衡量一篇优秀作文的标准,其中“质美”指内容之美,“文美”则指语言之美,也就是富有文采,包括字词的锤炼、修辞的运用、句式的选择等等。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这就更加强调了文采的重要性。那么,考场作文的语言怎样才能“出彩”呢?以下几招不妨一试:出招之一:多用修辞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比喻拟人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美感;排比对偶可使语言富有气势和节奏……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多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美化语言,增加文采。例如,湖北省中考要求针对两段老师给学生的评语自选角度作文,一篇满…  相似文献   

14.
1.说的训练,理解关键词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思路、解法、验算)”,从而忽视了通过语言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加强说题训练,是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即是说,让学生每解答一道应用题,不必急于渴求答案,而应让学生静心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2.画的训练,用直观的演示诠释重点词句。线段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的重要工具。如在解答一道应用题,通过学生说题后,进…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华章》2011,(35)
美术教学,它始终离不开“美”与“术”.美与术,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然而,现行的一些美术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轻视美,片面地理解术,为画而画,忽视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真正目的;抑或是片面地追求美,为美而美,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何让美术课体现出其学科的品质,让“美”与“术”得到完美融合,笔者以为,应该用美的规律来锻造美术学科的本质.什么是美的规律,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无论阅读、写作还是听说活动,都离不开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突出和强调了语言训练,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注重语言训练呢? 一、走出传统的教学误区,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国作家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任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这里“能力”就是方法。达尔文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些都启示我们:要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进行美育,仅仅使具有感受美与鉴赏美的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具有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小学语言教学美育的任务,不仅要借助语言的直观,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用文字的形式再现美和创造美。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呢? 一、审美是以观察为基础的 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做看,耳朵不用做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没有审美观察,就没有审美感受。没有审美感受的积累,就无所谓审美创造。小学语言课本中有许多幅插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指导他们结合课文观察插图。比如《画》一课,就强调了看图的作用。因为这一首诗描述的是一幅山水画。通过看图,结合“远看”、“近听”、“春去”、“秋来”、“有色”、“无声””、“还在”、“不惊”等词语,体会作者颜色和声音,动和静结合的写法,充分开展想象。当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品味,进入优美的意境时,也就达到了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借语言来雕型描写的艺术。”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入手,抓住美的两个基本特征:形象性与情感性,创设情境,根据教材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自己和同行们的日常教学中总感觉到“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语言教学”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如今,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更使我确信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语言教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特别强调两点:首先,强调教学实践中的情感因素;其次,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交往和参与。Krashen曾说过“……通过交往,第二语习得者获得了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一幅生动而富有情趣的画,就是一篇精美的文章,而一篇好的文章也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因此,我把美术绘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学上得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 我上宋代杨万里写的《小池》一诗时,起初,我一味地强调理解字词、句意。当我要学生说说作者所写的小池塘景色美在什么地方时,个个哑口无言。这时我意识到:是因这首诗语言精炼,意义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