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生活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趋向.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广大科学教师都十分明确科学教育应当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都在积极探索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相关问题.那么,科学教育应当如何走进生活呢?一、由生活现象引出科学学习课题学习始于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许许多多奇异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也使学生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从学生熟悉  相似文献   

2.
a .观察实验法。这是一种由教师做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并进行思索 ,从而导入新课教学的方法。例如教学《溶解》一课 ,首先 ,教师做演示实验 ,将高锰酸钾(少许 )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用玻璃棒慢慢搅拌 ,这时学生看见一种现象 :高锰酸钾的颗粒不见了 ,杯中的水变红了。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 ?学生当然是不清楚的。由此 ,便引入新课内容《溶解》的学习。这种方法从观察现象入手既抓住了儿童对实验特别感兴趣的好奇心理 ,扣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又遵循了儿童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 ,因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  相似文献   

3.
学生质疑与释疑能力并不是指多问几个“为什么”,或用“是”和“不是”来回答,而应从儿童的好奇、发问、求知欲望等出发,从针对性、主动性、独立性、层次性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中的认识路线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历史科学的研究过程和历史教材的叙述过程说起,因为研究过程、叙述过程和教学过程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清楚三者的异同,才能对教学中的认识路线做出科学的解释.而研究过程、叙述过程和教学过程,三者都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路线,因此,归根结底,它是历史哲学中研究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解释这三个过程.一、历史科学的研究过程什么是历史?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指现实的历史即历史的客观存在,它是活生生的人类自身的活动,瞬刹即逝,既不能重现,也不会再发生变化;另一层意思是指观念的历史即文字的记录,它按记录者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应该面向什么?实际上这是对高等教育目的的发问,也是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必须回答的,也是国家对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这一基本问题所应该面对的.  相似文献   

6.
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要很好地处理幼儿的兴趣问题绝非易事,孩子的兴趣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怎么办?一、满足好奇,尊重与保护幼儿的兴趣孩子的特点是好奇敏感、善于幻想,遇到什么事物,喜欢刨根问底。有的老师和家长,不喜欢孩子“多嘴”,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你不妨像大禹治水那样进行疏导,而不要像他父亲那样进行堵塞。老师和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发问,鼓励发问,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正确引导,千万不要挫伤了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对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要积极学习,同孩子一起去探索正确的答…  相似文献   

7.
<正>"做中学"活动注重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儿童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一个群体,对周围的环境和自然界的运行方式非常有兴趣。对于儿童而言,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观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一种对世界好奇、探究的态度;同时也是问题的解决;科学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也不是公式的背诵。它是一个智力活动的延续和再建构过程,这之中包括观察、描述和提问等,通过这个过程创造想象、行动、联系和理解有关儿童自己同世界的自然。  相似文献   

8.
“齐鲁青未了”是杜甫《望岳》诗中的名句,但历来解释不一。从语法、节令、国事政治等角度论证“齐鲁青未了”就是回答了对泰山的发问,直白的解释就是:泰山是什么样子呢?它是齐地鲁地惟一的一块青绿之地呀。  相似文献   

9.
我常常对人讲,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有了很好的教学法,如果不会运用,也是白搭.把教学法运用得很好,取得很理想的效果,需要有很好的技巧,也就是要掌握教学的艺术.比如,各种先进的教学法都反对灌输式,强调启发式.可是如何运用好启发式,这里边大有学问,是一种艺术.启发式包含两个主要方式:一个方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另一个方式是学生发问,教师回答.这两种方式,如果不善于运用,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有时候会答非所问,引起同学的议论,把问题引入歧途.学生发问也往往会问得不在点子上,教师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为此浪费时间,耽误教学的进程.所以教师提问一定要做到能发能收,运用自如;学生发问离题,教师要能够因势利导,纳入正轨.  相似文献   

10.
吴秀芬 《考试周刊》2014,(56):192-192
<正>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妙的活动。在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都有可能提出一些疑问,当孩子对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感到好奇、产生疑问时,我们不仅要让孩子知道一些科学概念,认识具体事物,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鼓励孩子大胆猜想、发问、验证。我们每周都有科学活动,怎样将这些科学活动融入幼儿生活,让科学活动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呢?一、活动内容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中文自修》2023,(7):35-36
<正>儿时,世界对我们来说是崭新而未知的,我们喜欢发问,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有着许多问号;长大后,我们往往直奔结论而去。在我看来,这一转变虽有其合理性,但我们不应该让岁月腐蚀了那颗乐于发问的少年心。诚然,小时候人们的知识储备尚不完全,自然有许多疑问。而孩童好奇的天性也引领着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以发问的方式探索未知,  相似文献   

12.
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突然发问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出现学生突然发问或插话,对这突发现象教师怎样处理呢?请看几例: 例1.有位教师教学例题8500÷200=?教师重点讲解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并通过验算得出余数是100。此时有位学生突然发问:为什么余数是100,而不是1呢?这表明学生对新知识尚未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抓住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的一问,因势利导,阐明道理。但是这位教师却听而不闻,继续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活动背景最近,我班有一幼儿带来一个手转塑料陀螺,引起了很多幼儿的好奇,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玩。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发出疑问:“为什么我转得慢,你转得快?”“我怎么转不起来呢?”“呀,转快了,陀螺上的四个角变成一个圆啦!”……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生成了此次活动。我尝试让幼儿使用记录的方式,从预测———观察———记录———讨论———进一步发现,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从而激发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  相似文献   

14.
兴趣的培养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他对“好奇”的解释是:“不可遏止的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欲望,尽管各人不尽相同,因而有强弱之分,但可以说求知之心人皆有之。从童稚时代起,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小孩子的特点是好问:收音机为什么能唱歌能传声?录音机为什么能录音?电报为什么在千里万里之外能传讯息?照片为什么会把人像和自然风貌拍摄下来?问个不休。小孩子又无不喜欢听故事,听完一个,还不满足,希望大人不断地讲动人的故事。这都是好奇的开端,也是求知的萌芽。好奇的探求会引起对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兴趣。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一带,盛行猜谜。这对孩子们有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对儿童来说,数学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组织儿童的数学学习?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将儿童的数学学习当作是认符号、记公式、背定义、练计算、做习题的一种过程,而并不关注儿童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从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来看,小学数学教育的最基本任务应当是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好奇、好探究永远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数学就在儿童的生活之中.因此,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就应该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显见,儿童亲历数学的发现、探究与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好奇发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自然的美?写自然观察日记,是观察自然现象、积累探索材料的好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留意身边的奇妙事物或变化。一只蜻蜓落在最后一片荷叶上,两只蜜蜂在一朵花中相  相似文献   

17.
幼儿发问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是主动求知的开始,是满足好奇心的反映。我通过“小问号”活动,让幼儿向老师发问,又根据幼儿发问的内容,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解答,从而满足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心理。 一、用直接回答的方式进行解答。如幼儿问“人是什么变的”,“太阳为什么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等问题时,我就通过演示图片和讲解,直接了当地做出准确回答,以此来增长幼儿的知识。 二、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解答。如幼儿问:“为什么冬天早晨玻璃窗上会有一层小水珠呢?”我就做一个小实验来帮助幼儿理解。即:倒  相似文献   

18.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自然会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这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引导、激励、诊断的功能.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大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对于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要追问:评价的方式是否合理?时机是否恰当?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还存在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评价是合理的、科学的?等等.关于课堂教学中这类评价,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笔者结合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以及多次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始终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象,教学改革也未能得到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在于未能找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发现一种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教学论的研究工作。教学是教师向儿童传授知识,引导他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复杂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涉及到许多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如儿童是怎样认识客观世界的?什么是知识?儿童是怎样获得知识的?他们的智力是怎样发展的?对儿童,特别是启蒙阶段儿童的知识传授应该从何着手?  相似文献   

20.
信仰危机现象给我们出了难题:既然科学的信仰不能给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有科学的信仰也不能给人们带来实际好处,那为什么还要有信仰?为什么还要有科学信仰教育?学校和社会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但答案并不圆满。本文试就大学生科学信仰教育的应然性做出回答,以期为科学信仰教育提供支持,增强科学信仰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