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首诗是一个宇宙,一首诗是一片风景,一首诗是一种形式,一首诗是一座宝藏。斯德曼(Stedman)说:“诗是一种富有韵律而且充满想象的语言。它表现着人类灵魂的创造、趣味、思想、情感与洞察。”我们要欣赏新诗,首先必须了解新诗的含义和特质。新诗相对于旧诗。就如同现代相对于传统,所以新诗也叫现代诗,是现代人用现代的语言,表现现代人的情感、思想、生活的诗。一切文学的发展,都像长江的后浪推动前浪,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诗歌的发展历史来看,新诗的萌芽、茁壮、兴盛。是必然的现象。它是以最精炼而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藉诗人自我内在的体验与感觉。创造新的意象与境界,来表现生命的真理。它是一种精炼的语言,它具有音乐性,它是诗人对生命的观察和体验,它是一种创造,它富有想象力,它表现生命的真理。  相似文献   

2.
杜甫的《放船》(收帆下急水)作为万州南浦县城,因为杜甫的好友严挺之曾任万州员外参军,他路过万州时必然要看一下老朋友曾经作地官的地方。杜甫的另一个好友李布当时正在万州别驾任上,他也必然要泊船拜访,再从《放船》诗的内容看,一、二句写从忠州到万州西山前的行船情景,三至六句写船过西山时看到的奇特景致,七、八句写泊船后的所见所感。杜甫因李布结识了万州鲜于刺史,《送鲜于万州迁巴州》 诗很可能是作于万州。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提出杜甫诗歌的核心价值在于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通过对杜甫大量诗作的分析,提出杜甫是以百姓的人生为视角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通过对百姓以及诗人自身苦难人生、贫困人生、乱世人生的描写,广泛而又尖锐地反映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5.
陈国安 《教师博览》2012,(12):57-58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古代诗歌中高兴的作品历来很少,杜甫诗集中高兴的就更少了,这是一篇难得的高兴的诗。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非在761年,参见夏松凉《杜诗杂考》)。  相似文献   

6.
适当运用比较,能全面整合教学资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入解读文本,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两诗为例,可从知人论世、内容题旨、艺术造诣三个角度进行比较。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两诗都流露了孤独寂寥、凄凉忧伤之感;从内容题旨的角度来看,两诗既表现了雄奇壮阔的景色,也表达了深沉博大的情感;从艺术造诣的角度来看,两诗不仅是我国"登高"诗的压卷之作,更是古代诗歌中七律、五律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7.
"少陵诗卷作图经".杜甫身历战乱,饥寒交迫,辗转飘泊,老病孤舟,毕陈于诗.文章以杜甫后期遭遇、行踪与当时社会历史为背景,重点探究杜诗的诗题自传与杜诗中自传多方面的内容.应该说就杜诗本身研究其生平、思想与作品,是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诗人民性最显著的特征,是杜甫人生的中心思想。读这首诗,一位忧国忧民的人民诗人就浮现于我们面前,倾吐对人民苦难的焦虑.肝肠如火。涕泪横流。其强大的感染力量.足以震憾读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人民性原则是领悟杜诗的钥匙和突破口。杜诗人民性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当前,作为社会层面的诗歌阅读呈现出略化,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层面的诗歌教学呈现出弱化,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诗性阅读应当是体会而不是解释,诗歌的意蕴、意象、语言等都是读者无尽的再创造空间。中学诗歌阅读教学应遵循诗歌的特质,把握好教学的切入点,整体判读、经验对接、归纳共性指导生活是中学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冯至是20世纪40年代新诗人中受杜甫影响最大、对杜甫精神领会最深的诗人之一。冯至从杜甫那里继承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继承了把内在生命和外在宇宙对接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继承了在诗歌创作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精神,并进行了现代化转换,是杜甫千年之后难得的知音。  相似文献   

12.
杜甫、元结是盛唐与中唐之交的两位重要诗人,他们的诗序与诗歌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真实,成为著名的史诗。杜甫诗序是沉郁顿挫的心灵浩叹,而元结的诗序则是悲怆深沉的时代哀歌。  相似文献   

13.
杜甫居蜀饮食诗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杜甫晚年居蜀饮食诗的探究,认识杜甫的人格与风格以及四川的天然地理、人文风情、川菜食材、烹调方法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两位伟大诗人。在诗歌创作方法、审美意象、诗歌语言、创作体裁等诸多方面各显异彩,风格迥异,各有特长。李白长于七绝,夸张大胆、想象奇特、清新自然、天然浑成,体现了李白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尤善七律,取典型的人和事,呈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寓主观于客观,用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浸透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语言精练、准确,体现着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两人均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作品及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15.
傅山对杜诗非常喜爱,其存佚杜诗研究著作即有五种之多.他反对元明以来过分拘泥于诗法而产生的学杜流弊,主张通过妙悟和反复涵咏学习杜诗的精髓.在具体解读过程中,熟稔佛经道藏的傅山往往联系禅法对杜诗进行譬喻,并经常以诗画同论,其论杜倾向在清初诸家中可谓独具特色.傅山的诗歌创作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却并不蹈袭模仿,他特别欣赏杜诗雄奇豪放的风格,这正是其独特审美趣向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诗圣”杜甫的诗作被誉为现实主义创作的巅峰,但杜诗中更不泛浪漫主义艺术特质,激荡的时代,浪漫主义诗人群的影响及儒道熏染,造成了杜诗中一部分诗作浪漫主义特质的显现:寄情于楚,虚设蕴情,思飞天外,情寄八荒,苦难现实中理想的高扬。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文学理论、文学批语史上,以诗论诗这一形式为李白、杜甫所首创。李、杜的论诗诗虽然传世不多,但却不仅以其特殊的形式,也以其丰富深刻的内容所反映出的诸多独特的文学思想对后世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李、杜论诗诗中蕴涵着的文学观、文学批评观、创作观等,并比较其异同,进而追寻其形成异同的原因,以认识李、杜论诗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这两座丰碑的树立首功当推韩愈。旧来对韩愈论李、杜的讨论,囿于《旧唐书.杜甫传》提出的所谓“李杜优劣论”,仅定位于韩愈于李、杜不分先后优劣。通过对这一曲解的辨证,可以纠正前人对韩愈论李、杜名篇《调张籍》内容的误解及编年错误,揭示韩愈论李、杜意在提倡学习李、杜诗充分反映社会现实,以变革大历以来回避现实而少意气的优游和平诗风的要旨,以及韩愈奠定后世以李、杜诗为典范的诗学传统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9.
苏颋入蜀考     
苏颋是初盛唐之交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与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他先后两次入蜀。首次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春入蜀,于本年秋冬之际返回长安。第二次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夏入蜀,于次年秋冬之际返回长安。两次入蜀路线大致相同,皆由长安向西到宝鸡,再南向汉中入广元进入蜀中。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探讨杜甫诗歌表现其民胞物与情怀的基础上,主要分析杜甫在其诗歌创作中如何引用汉代谣谚表达对百姓的同情,以及为何引用汉代谣谚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