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的讲解向来被视为畏途这固然有诗歌意象的模糊性及由此造成的内容的多解性等原因,但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我们忽视,那就是中国人的思维长于概括而短于分析,长于模糊而短于精确。这种思维特点使我们满足于对一首诗“有感”,而缺少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感为何感,感从何来”的兴趣,所以有些教师被追问得太过急迫时就会张口结舌;也有一些懒惰且聪明的教师就巧妙地引用古人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的《饮酒》);或者长吟一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的《念奴娇》),再痛斥一句“自己体会去吧”,就这样把难以表述的诗歌理解抛…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讲解向来被教师视为畏途。这固然有诗歌意象的模糊性及由此造成的内容多解性等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我们忽视,那就是中国人的思维长于概括而短于分析,长于模糊而短于精确。这种思维特点使我们满足于对一首诗“有感”,缺少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感为何感,感从何来”的兴趣,所以有些讲者被追  相似文献   

3.
钟嵘的《诗品》对于曹操的诗歌有着一句这样的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在今天的诗歌评论家看来,这是对于曹诗的很高的评价.但是同时,曹操的诗歌被钟嵘归于《诗品》所列“三品第”中的“下品”——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在对于曹操诗歌的整体阅读基础上,结合对于钟嵘《诗品》的理解,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古人作诗,注重炼字。所谓“诗眼”,往往就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王国维评张先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句:“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有了诗眼的明眸善睐,诗歌就会顾盼生辉;失去诗眼这一池秋水,诗歌便会干瘪枯萎。因而,对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炼字的理解与阐释就成为重头戏。2003年高考,王维诗《过香积寺》的整体鉴赏,就浓缩为对诗中一句诗眼的赏析。  相似文献   

5.
“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这是《思维的革命》一书作者威廉·杜拉姆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不能不给我们带来启示,它意味着改变思维将是一场革命,同时也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反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提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们就会想到——“超越极限”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种应该被人类世代传承下去的精神品质。即使我们的肉体终将有消失的一天,但顽强拼搏的精神却将与天地同在。正如影片中老人的那句让人难忘的话语:“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相似文献   

7.
绝句是我国古典诗歌遗产中的重要体裁之一。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四句头的短诗。古代民间歌谣,有两句的,有三句的,有四句的。前两种不普遍,而四句一首的则大量存在。人们从长期创作实践中,逐渐趋向于四句两韵的格式,这种格式,头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只二四两句一定押韵,于是就成为一种通行的四句两韵体。不过四句一首的诗歌,句子的字数起先并无限制,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经过长期发展,五言、七言两种,便占了压倒优势。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魏晋南北朝以来,南方的“吴歌”“西曲”,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五言四句;北方民歌存于《梁鼓角横吹曲》的,也有相当多的五言四句体。七言四句的,晋以来存有《并州歌》《豫州歌》《捉搦歌》(四首)和梁、陈间的《乌栖曲》(十余首),《栖乌曲》(四首)之类,虽不算多,但已可看出发展趋势。不过,这种五或七言四句的诗歌,还不能叫作绝句,因为从音律上看,绝句又是格律诗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马敬雄 《新教师》2019,(6):62-6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可以说,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一样。培养数感,现在已成为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主题。当然,数感并不是为了学习数学而被定义出来的概念,它本身就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将人类的思维分成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数感就是基于充分的理性经验和思考,而得到的一种感性直觉,它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汇合点。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见《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对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的概括评价,历代奉为诗歌评价的标准和创作的原则,极大的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然而,历代对这句话的意义却存在着极大的误解。 “思无邪”一语,从后汉包咸解作“归于正”起,历代相因。朱熹《诗集传》说:“凡诗之言善者,皆可以感后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佚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说:“论功颂德,止僻仿邪,大抵皆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按照这个解释,就诗的社会功用说,不管是“言善”、“言恶”,都可以“归于正”。如果就诗的内容说,诗有“言善”、也有“言恶”者。“言恶”就是“邪”。朱熹《诗集传》序说:“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承认“自《邶》而下”  相似文献   

10.
萨都剌的一生,是将诗歌看作比作官还重要的事业来从事创作的。在《雁门集》中,到处提到写诗的事。他有一句名言:“过江日日水与山,诗人得趣如得官”(《晓上石壁滩》),他把生活中获得的诗意,看得如同得官那样值得欣喜,那就无怪乎他在诗中反复提到作诗之苦乐了。例如,翻开《雁门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诗句:“吟诗思苦家人骂,捣药声高邻舍闻”,“何如与子谈诗夜,雪冻空林落归柯”(《休上人见访》),“酒热春如海,诗闲日似年”(《题高秋泉诗卷》),“山鬼每惊诗句险,客怀惟恨酒杯乾”(《陪张子寿御史游古竹堤》),“官船到岸人多识,楚馆题诗客又来”(《秦邮  相似文献   

11.
代词“你”一般是指单数第二人称,表示对对方的称呼。可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你”字远远超出这一范围,有不少灵活的用法。下面就联系小学语文教材,说说“你”的几种用法。一、表示泛指任何人。(1)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为人民服务》)(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这两句里的“你”都不指特定的哪一个人,没有固定明确的对象,是泛指任何人。二、与“我”配合使用,构成“你……,我……”的格式,表示人很多,相当于“大家”。(1)“这样大的西瓜真少有哇!”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称赞。(《西瓜兄弟》)  相似文献   

12.
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者、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文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者、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拔高、架空、曲解和迷信这四大误区。一、拔高河北容城中学的李强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上发表的《我们是否也在“拔高”》一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理解存在着人为“拔高”的现象,完全脱离了诗歌的标题“自嘲”和作者…  相似文献   

13.
正翻开历届高考语文试卷,如果有作文的话,往往有这么一句"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诗歌就这样被放逐!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会用"如诗如画"来表达赞美,会用"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来标举情怀。人往往会向往"诗意的栖居",但在考试中,却排斥了诗歌。固然,诗歌往往是最个人化的表达,有不可把握之处(主要是答案标准化方面),但我们的教育在强调个性的同时,又排斥了个人化  相似文献   

14.
论"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分几个阶段,特别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一、对“数感”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如要组织一个会议,首先就会想到参会人员有多少人,会场有多少个座位,够不够坐。象这样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就是一种“数感”。由此可见,数感就…  相似文献   

15.
<正> 《水浒》中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和“吃”字句,这些向熹先生已有专门论述(《语言学论丛》第二辑)。这些“被”字句和“吃”字句一般都是表示主语受到损害,动词对主语来说。是不愉快的,不好的(当然并非全是如此)。这种被动句我们称之为消极被动句。《水浒》中,表示被动的还有另外一种句式——“蒙”字句。这种句式,至今尚无人论及,这也许是由于人门笼统地认为“蒙”是一个表敬副词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6.
《新教育(海南)》2005,(5):47-47,36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在古代希腊这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中,一提到柏拉图的名字,就会使人想到他的顶峰之作:《理想国》。套用黑格尔的话,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2012年中考卷第1题要求用诗文原句填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为什么《蒹葭》一诗中的这一句会引起这样的关注呢?可能有命题人的独特构思。对照教育部颁发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还发现,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诗歌篇目增加了14篇,其中就有《蒹葭》。作为篇章的首行,"伊人""在水一方"言简义丰又是如此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我们来细读一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句中的“隐隐何甸甸”历来的解释都是“行车的声音”,我认为欠妥,根据诗歌中叙述的事情,乃是一对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情景,把“隐隐何甸甸”单纯解释为“行车的声音”,与诗歌内容不大吻合。 在《辞源》中,“隐隐”一词的意思:即忧戚貌。其下有几个例句:荀子儒效有这样一句“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刘向九叹远逝又这样写道:“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从这  相似文献   

19.
诗歌有其独特的声韵美,要表现“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的诗歌意境,转韵就成为诗歌情感、诗思变化的关键之一。作为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其“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奇句用韵——“逗韵”的作用。 《长恨歌》转韵13次,平仄交替,每每奇句用韵,起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长恨歌》即歌“长恨”。长恨是主题,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国”用逗韵(入声职)与“得、识、侧、色”同一韵部。正是开首这七字揭示了全诗的悲剧因素,而“重色思倾国”中的“色,国”仄声,迭韵,因产词之荡漾处,多用迭韵”(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使诗歌情节显示出沉郁,“色”与“国”短音的拉长,刻意描写了唐玄宗如何得到了使“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接着是宠爱有加,以平仄交替的方式,落“逗韵”于“池、摇、暇、人、土”上,写出杨贵妃的美丽,“姐妹弟兄皆列土”的恩宠,唐玄宗得贵妃后的纵欲。这样,  相似文献   

20.
一、共工之战,铁括短者及乎敌。(新编高三册《五蠹》) 其中、“铁铦短者及乎敌”一句,,课本注释为:“短武器亦能及敌人之身。极言战争激烈。铦,锸一类兵器。”此注值得商榷。 细审文意和课文注释,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极言战争激烈”的用意,难免有臆测之嫌。韩非用“铁铦短者及乎敌”这句话的目的是强调“武器短的(装备不好)就被敌人占了上风(刺及),而不是“短武器亦能及敌人之身”,因而课本注释有悖文意。“铁铦短者及乎敌”和下句“铠甲不坚者伤乎体”的语意是一致的——都是说明“在战争中如果装备不好,就会被敌人杀伤”的道理。若按课文注释,前一句“短武器亦能伤敌人之身”与后一句、“铠甲不坚固就会被敌人刺伤身体”的语意就不一致了。要准确理解这句话,关键在“及乎”二字。及,《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