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4,(10):140-145
李苦禅(1899~1983年)原名英杰,后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出身贫寒,苦学自励,后拜齐白石为师习花鸟绘画。广泛吸取八大山人等前辈技法,其作品清新秀雅,中晚年后笔墨酣畅淋漓,常作巨幅通屏,气势博大。李苫禅的成就在于花鸟大写意绘画艺术上不受传统所限,独树一帜。齐白石曾赠李苦禅诗云:"苦禅学吾不似吾""苦禅不为(不造假画)真吾徒。"这既说明了李苦禅的人品出众,也点出了李苦禅绘画艺术的成功之法。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4,(19):140-145
李苦禅(1899~1983年)原名英杰,后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出身贫寒,苦学自励,后拜齐白石为师习花鸟绘画。广泛吸取八大山人等前辈技法,其作品清新秀雅,中晚年后笔墨酣畅淋漓,常作巨幅通屏,气势博大。李苫禅的成就在于花鸟大写意绘画艺术上不受传统所限,独树一帜。齐白石曾赠李苦禅诗云:“苦禅学吾不似吾”“苦禅不为(不造假画)真吾徒。”这既说明了李苦禅的人品出众,也点出了李苦禅绘画艺术的成功之法。  相似文献   

3.
祖爱民 《收藏》2012,(21):108-110
李苦禅(1899~1983年)先生与安徽萧县的情缘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说起。当时萧县的书画家刘惠民与画友萧龙士及其外甥郑正不顾兵荒马乱,同游京华,在京同乡画友王青芳、李可染热情地将他们推荐给齐白石。年过花甲的萧龙士拜白石先生为师。走动间,与同门的李苦禅先生许为手足,在之后的数十年间过往甚密。李苦禅知道萧县是龙城画派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曾有过一例轰动全国的假画案,山东淄博的书画爱好者曹续恒倾其所有,在杭州一家画廊花10万元买来一幅假的李苦禅《鱼鹰图》。中央电视台对此还作了跟踪报道。那么,几年后的今天,李苦禅作品的市场情况怎么样了呢?笔者对近一两年出现在市面上的大量署名“李苦禅”的作品进行一些了解,发现不仅画廊的假画与前几年相比有增无减,而且造假贩假之风愈演愈烈,甚至在如今的各大拍卖会上,署  相似文献   

5.
刘寰 《收藏》2008,(12):69-69
1972年9月,我曾到天津拜访孙奇峰先生,在那里遇到一个年龄如我大的青年,他拿来一件横幅的李苦禅所画《水墨花鸟》给孙老师看。这时,我突然想到在鞍山一藏家中曾看到过一幅李苦禅画的如八大山人一类画风的《鱼》。那时我们几个画友曾从“苦禅”二字猜想着他可能是一位性情冷漠的苦行僧式的独身老人。这时从这位青年口中我得知李苦禅先生就住在帅府园中央美院宿舍。  相似文献   

6.
李苦禅及其花鸟画中国画坛素有“南潘北李”的说法,南潘,指的是潘天寿;北李,便是指李苦禅。“南潘北李”的美谈,反映了人们对已故去的两位中国画大师早有中肯的评价。遗憾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却出现了一些无知的贬损,渭李苦禅先生的画东拼西凑,没有个性。此论虽说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李苦禅先生的历史地位,但却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1,(10)
徐枯石(1909—1997年),原名徐熙章,山东省新泰市人。自幼酷爱绘画丹青。193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北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教授是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王梦白、颜伯龙、王青芳、张牧野、侯子步等人。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深得齐白石、李苦禅大师的青睐,并为其更名为:徐枯石。毕业后留校任助  相似文献   

8.
他既是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又是机智的"地下特工".抗战时期,画家李苦禅一面挥笔泼墨,一面涉危历险展开地下斗争. 七七事变后,李苦禅联系上了八路军冀中军区"平津特派人员主任"黄浩,想加入八路军.黄浩认为,李苦禅作为知名画家,更适合做地下工作,帮助调查汉奸的活动,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和爱国人士.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7,(10)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广州外销西画开始兴起,至19世纪初达到鼎盛。所谓外销西画,主要是指一种由中国人采用西方的绘画颜料、画笔和绘画形式所作的,带有风俗、风景写生和纪念旅游性质的商品绘画,大多出售给当时来华的外国人,因此称之为外销西画。外销西画就目前所知的画种就有布本油画、象牙油画、玻璃画、纸本水彩画、通草片水彩画、水  相似文献   

10.
杨虹 《收藏》2014,(1):196-196
杨虹,号北人,别署铁菩萨山人。1948年生于北京。自幼开始学习书法、山水画和花鸟画。后继得吴镜汀、李苦禅、张其翼、孙其峰诸先生指导。曾进修于天津美院。  相似文献   

11.
杨虹 《收藏》2013,(11):192-187
作者简介 杨虹号北人,别署铁菩萨山人。1948年生于北京。自幼开始学习书法、山水画和花鸟画。后继得吴镜汀、李苦禅、张其翼、孙其峰诸先生指导。曾进修于天津美院。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7,(2):191-191
孔维三(1938-2002年)天津人,孔子第七十八代后裔。1979年幸得白石弟子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授教,改习大写意花鸟画;1985年始发表作品;1999年出版《孔维三画集》。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08,(1):224-224
赵占东 原创型中国画名家。以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开拓为审美取向,师古而不拟古,广泛吸收西画营养,将西画的素描与色彩笔墨化,拓展了一种全新的花鸟画境界。他以清新恣纵,富有个性的笔墨语言,展现出挥洒自如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野草,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1,(1):156-157
陶洪寿,1942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院。中国画学习潘天寿、顾坤伯、方增先、周仓米,西画师承莫扑、王流秋、张怀江、张品操等。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07,(8):208-208
赵占东 原创型中国画名家。以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开拓为审美取向,师古而不拟古,广泛吸收西画营养,将西画的素描与色彩笔墨化,拓展了一种全新的花鸟画境界。他以清新恣纵,富有个性的笔墨语言,展现出挥洒自如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野草、古藤、荷花、山卉神韵天成,充满生机。近年来,他又投入到集十年心血构思的花鸟画长卷《花溪万里图》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7,(7):216-216
赵占东原创型中国画名家。以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开拓为审美取向.师古而不拟古,广泛吸收西画营养,将西画的素描与色彩笔墨化,拓展了一种全新的花鸟画境界。他以清新恣纵、富有个性的笔墨语言,展现出挥洒自如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野草、古藤,荷花、山卉神韵天成.充满生机。近年来,他又投入到集十年心血构思的花鸟画长卷《花溪万里图》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7.
文钟然 《收藏》2013,(4):78-79
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之所以能学贯中西,是因为他有良好的中国画创作根基,后来又结合了留法所习西画精义。他曾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攻之,未足者增之。"对西画则"可采入者融之",故徐悲鸿十分重视素描、速写及对于绘画中光色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提高。徐先生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山水、人物、花卉、鸟兽都有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他画的马融合了西画的技巧,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高为华 《收藏界》2014,(7):16-17
中国的油画,如果从意大利传教土郎世宁将西方油画技巧带到中国宫廷开始算起,已有400年的历史。其实,早在唐代,西方绘画已经传到中国,其中主要以基督教洋教士带来的圣像画为主,功用限于宗教传播。时至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随耶稣会进入中国,将西画引入封建宫廷,使上层社会在兴趣上对西画有所接受。这一时期,不过是西方油画对中国上层社会的“启蒙时代”。  相似文献   

19.
文钟然 《收藏》2013,(7):78-79
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之所以能学贯中西,是因为他有良好的中国画创作根基,后来又结合了留法所习西画精义。他曾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攻之,未足者增之。"对西画则"可采入者融之",故徐悲鸿十分重视素描、速写及对于绘画中光色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提高。徐先生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山水、人物、花卉、鸟兽都有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他画的马融合了西画的技巧,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无论是群马、孤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6,(9):180-181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后转入中国画系,先后师从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位名家,深得教益。1962年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