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既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目标与动力的重要引发点。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导入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显然,这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一步。现代教学思想强调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习为中心,强调采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后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游刃有余的新课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迅速进入思维状态。结合中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和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等特点,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应形象、生动,语言要引人入胜,具有趣味性。下面谈谈几种新课的导入方法:动手实践导入法动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的导入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动手,不但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有利于提高教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导入难,难在它必须起到集中精力、酝酿情绪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把导入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自然又加一重困难.但只要教师明确导入设计的目的,把握好教材、教师和教育对象三者的关系,绝妙的设计便会出现.以设计形式分类,不下十种之多.不管是情境法、谈话法,还是偶发事件法或表演法,其设计关键都在一个万变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4.
惠慧 《中学教学参考》2014,(14):119-119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新课导入,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开展铺下了基石.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堂导入呢?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往往预示着整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成功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快速引入正规,向他们展示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成功的导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导入不仅是一盏明灯,照亮整个课堂,还是一个标签,标志着一个教师独有的风采和品性。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法,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王晓可 《考试周刊》2014,(94):182-182
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导入式方法,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导入式教学可以采取情境导入法、阅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自然导入法和影视导入法等。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导入新的学习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成功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同时,成功的教学导入可以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美术课堂导入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一、初中语文课堂的调控1.调控的切入点——引入情境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打开良好和谐的教学局面就应该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程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巧妙合理的导入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以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渴望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控切入点,成功引入情境。例如在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将两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这就要求导入干净利落,紧扣课题。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导入的实质就是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引入法即导课行为,就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行为”方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必要条件。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导入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到位程度,也取决于教师对本学科特点的把握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引入法研究就是针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为探讨和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引入环节的有效性而开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应验。一节好课离不开一个精彩有效的教学导入。那"导入"的概念是什么?导入就是教师在上课开始或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位的教学过程,即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要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2.
徐明 《成才之路》2009,(22):55-55
教师以精心、巧妙地设计导入,以新颖有趣的导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亢奋状态是教育的上上之策。温故知新法、直观引趣法、设疑激趣法、悬念导入法、课件显微法、成功体验法、时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是较为适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常用导入之法;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巧妙的导入正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导入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智慧.以下是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任何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精心设计的、恰当的、精彩的导入。本文从导入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法,以期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教学环节,是在课堂上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第一个环节。对于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在这一环节需要做到转换学生的语言思维,辅之以易于接受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环境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感知。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导入法。一、情境导入法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主题。  相似文献   

16.
导入法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由于数学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利用本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导入,抓住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情绪高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设疑导入法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  相似文献   

17.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兴奋点,若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畅然步入状态,则是一门成功的艺术。语文课堂教学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如何运用合理的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率是语文教师长年思索的问题。我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进行过一些思考和尝试,现将部分导入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用来引入新课,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语言。好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朱纯学 《考试周刊》2014,(52):36-36
<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造与教学情调相融的课堂氛围。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收敛与学习无关的思绪和活动,进入学习状态,是打造有效课堂的第一步。因此,导入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一、解题导入法解题,即从分析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注意教材的内容。很  相似文献   

20.
姜新宇 《教育革新》2009,(10):63-63
一、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