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一切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要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那么,在新形式下的作文教学应怎样实现“以人为本”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俗语说“人如其文”,每篇习作都能反映出学生不同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是非观和情感因素等,换言之是作文能看出学生的性格特征。因此在讲评作文时,就不要单纯地就文章的内容、写法简单地客观地评速,更应该关注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  相似文献   

3.
杜江萍 《湖北教育》2005,(7):120-12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发展。”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教育人文化的精神,作文点评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作文教学实际上是无法按照统一标准来实施和要求学生的。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给学生提供"自由作文",并进行"善评",必能促进人文关怀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折射出的是写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写作教学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作文教学中,多一点人文关怀,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学习论者认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朱丽君 《文教资料》2007,(20):176-178
本文试图从学生的作文主体需求以及人的发展出发,探幽发微,对学生的作文误区做细致的剖析,并从策略上做些实质性的引导,以求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作文存在的痼疾,实现个性化作文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先被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章;也只有真实的东西,触及现实的东西,立足时代的东西,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在作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  相似文献   

9.
陈学兵 《文教资料》2010,(31):74-75
在作文批改时,老师对于学生的真实情感、个性化的表达要大加赞赏和倡导:对不同学生的作文要进行差异评价,给予积极鼓励和真诚欣赏;要创新批改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批改过程,使学生在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中不断提升作文水平,最终实现作文和做人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着实令许多语文教师头疼。作文到底怎么教?为什么花了大力气,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旧达不到预期目标?思想贫乏,语言苍白无力,千人一面。事实上有少数语文教师并不实实在在教作文,或者说,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作文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作文自然就能写好了。”“学生生活太单调了。  相似文献   

11.
作为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在进入90年代以后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目前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因此,在语文读写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提高人文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表现。如果作文不贴近生活实际。不反映社会人生,不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那么,作文也就成了简单的文字游戏。没有生活实际内容的文章,要么假话、大话、空话连篇,胡编乱造;要么无病呻吟,矫情造情;要么掉书袋,沉迷于故纸堆中,既没有独到的见解,也难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上中学地理课的区域地理内容往往比较沉闷,很没意思,教师无非是做一些无谓的描述,如版图、国家首都、工业中心分布、山脉河流走向、农作物分布等等?然而,人文地理在最近几十年间发展非常迅速,使得简单的地理事物不再简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邓世明 《考试周刊》2010,(47):120-12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如何感悟、渗透、落实新课标,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境界是每个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英语教学应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人文关怀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文教学责无旁贷。因此,良好的作文教学应做到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读写结合,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其思想,积淀其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徐珍 《宁夏教育》2005,(6):18-19
中小学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写作的兴趣。反思我们的传统作文评价,许多教师俨然以一副“判官”的面孔,给一个个满怀希望、渴盼成功的学生简单宣判。一个分数就判定了等级,几句评语就画定了像,而且评语简单、统一、千文一面,大都是诸如语言是否流畅、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准确之类的评语,还有部分教师,把作文修改得满篇通红,面目全非,他们自以为对学生负责,其不知,这样的修改就把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修改得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作文教学应充分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教师在作文批改时应避免过去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式的陈旧乏味的评语,而应充满爱心和慧心,去尊重、领会、理解学生的写作个性和才能,把人文关怀的阳光洒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多一些独具风采的春风化雨式的评语,用以激励学生热爱生活,乐于作文,提高其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赵君丽 《考试周刊》2012,(78):174-174
分析在儿科护理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提倡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贯穿于儿科护理教学中.通过人道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生物教学中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从生态道德观、科学伦理观、爱的教育、审美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个性品质等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探讨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如何贯穿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这样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