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建超 《现代教育科学》2013,(1):156-159,169
1998年至2000年,我国约有200所行业特色院校由中央归属划转到了地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批院校坚持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争取两方面的政策、资源支持,扩展学校发展空间,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层次、规模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成为我国地方院校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
廖诗艳 《成人教育》2013,33(1):92-94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实然的困境,地方院校作为培养地方基础教育师资的主干力量,在其专业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地方院校通过服务地方,输出师资,院校协作,引领教师走向幸福来实现其对责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不仅可以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扩大自身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高职院校要站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体的地方高等院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生存中求发展,地方院校更应立足区域,找准定位,将现代管理科学运用到学校的管理中去,体现出地方院校的管理特色,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先生在甘肃庆阳考察调研期间,重点围绕西部新升本院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质量、特色、实践、应用研究、服务地方等问题发表了富有创造性的重要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地方院校特别是新升本地方院校建设发展的理论,对于实现地方院校的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深入分析地方文化的内涵、地方文化对提升城市品牌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前提下,明确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的关系以及高职院校在传播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高职院校传播地方文化有效途径的研究,使得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地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特别是地方院校在参与地方经济发展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单一、区域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后。地方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中要加强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的,成就是巨大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太快,以及被科学主义、功利主义所笼罩,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关于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发展,应注意发展传统学科、举办新兴学科,合理建设人文社会学科课程,重视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素养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9.
行业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高校,划转地方后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这类高校普遍面临的挑战。本文从组织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对其在隶属关系调整后所面临的环境变化以及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了讨论,深入分析了案例高校在办学目标、系科结构方面进行"地方化"适应的过程。其地方化特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大学自身的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0.
地方工科院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双向关联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