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亚萍 《山东教育》2005,(18):39-39
一天早上,李天伊被妈妈送到幼儿园。“早上好,李天伊!”我迎上去和她打招呼,令我诧异的是李天伊在抹眼泪。“怎么了。有不开心的事情?”我话还没说完,李天伊“哇”地大哭起来:“妈妈,早点来接我,早点来……”我诧异地转向她母亲,她妈妈很无奈地说:“不知怎么搞的。这个学期每天早上都不肯上幼儿园,以前可从来不这样啊。”  相似文献   

2.
大大的世界,小小的我今天上午放学时,我感到特别饿,真恨不得能长出一对翅膀飞回家。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家里赶。刚回到家,我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我兴奋地说:“妈妈,你做了鱼,还有肉饼!”妈妈笑着说:“你的狗鼻子真灵,喜欢吃吗?”我喜滋滋地说:“喜欢,喜欢,我都快饿死了!”  相似文献   

3.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山西省教研室武振江老师指出:"对于学生的答问,不分是非,漠然置之,或者不实事求是地进行鼓励,‘真好!'‘真棒!'‘好极了!'不绝于口.学生听多了.觉得淡而无味."可见,"高帽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  相似文献   

4.
在家里,我们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给孩子戴“高帽子”,帮助他改正缺点,激发她不断进步,收到了好的效果。“妈妈,我要自己去睡觉。”我们的女儿杨亚迪快四岁了,胆小。晚上大家在客厅里看电视,叫她去房间拿东西或上厕所都总说怕大灰狼,怕坏蛋什么的。我们没有硬性苛求她,而是经常有意识地给她讲些少年英雄机智勇敢的故事,又让她知道大灰狼住在森林  相似文献   

5.
王涛 《今日中学生》2007,(20):10-15
大人们评判我们,总说那是个好孩子或者那是个坏孩子,可是好与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也许我们有点任性,有时会迷失,有时会痴迷,可我们仍然都是好孩子.  相似文献   

6.
7.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山西省教研室武振江老师指出:“对于学生的答问,不分是非,漠然置之,或者不实事求是地进行鼓励,‘真好!“真棒!“好极了!’不绝于口。学生听多了,觉得淡而无味。”可见,“高帽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要戴得合适,看着舒服,是要讲求戴帽艺术的。如何针对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进行恰当地评价?笔者就自己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9.
运用教育人类学的观点解读教育转型期M(匿名)的个人教育经历,同时着重就以下四方面话题呈现M的自述:个人教育经历、好老师形象、老师讲课和考试负担、课外学习和兴趣爱好。试图通过M对这四方面问题的陈述,展开本文的微观架构和分析,引发读者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育体制宏观层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好孩子是指那些被家长和教师认为的学习成绩优秀、乖巧懂事、表现优异的儿童。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以及期望,这些好孩子备受压力,也随之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过于追求完美,自我中心,争强好胜,患得患失等。针对好孩子的这些不良心理,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进行疏导,及时进行矫正性心理教育,帮助好孩子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刘娟 《教学与管理》2005,(11):20-2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及教育心理工作的发展,"后进生"、"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一些家长、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却往往在后来的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中暴露出了更多的心理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到了给自己、他人及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那么,为什么"好孩子"、"好学生"也会有如此多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压力来自何处?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2.
1963年,一位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公平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了不下千封。每次拆阅这样的信件,他心里都非常…  相似文献   

13.
整理课开始了。我刚走进教室。一只只“告状”的小手都不满地举着,有的甚至等不及我点名,已经脱口而出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善良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爱……”每当哼起这熟悉的旋律,心中总会牵出太多太多的不舍与思念:  相似文献   

15.
"坏孩子"现象日益增多并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既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旨趣,使我们长期忽略探询德育本体存在的重要意义。要从根本上理解德育的价值,必须将思维延伸到儿童自我的主体存在,促进其心灵与智慧的完善和发展。在当今社会,应将"好孩子"的道德取向转换为对"好公民"的培养与追求,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新认识,在分裂中恢复完整,超越有限走向无限。  相似文献   

16.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会用“好孩子”标签约束孩子,长久使用该标签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削弱自我价值感,阻碍自我概念形成;忽视孩子感受,压制个性发展;弱化内部动机,减缓行动效率。家长可尝试通过由内而外释放爱意、温和且坚定的态度、及时而具体地赞美等方式降低“好孩子”标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从而让每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自由且快乐地生长。  相似文献   

17.
《人生十六七》2015,(1):18-19
他们从小到大都让人羡慕,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中的典范、家长心中的骄傲。但是正是他们身上的这些“光环”,有时会让父母和老师疏忽了对他们成长中的弱点的关注,这缺少的一环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不堪一击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18.
大人们评判我们,总说那是个好孩子或者那是个坏孩子,可是好与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也许我们有点任性,有时会迷失,有时会痴迷,可我们仍然都是好孩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陕西教育》2014,(3):41-41
打开网页,两则河南新闻触目痛心。一则是南阳唐河不满15岁的初中留守少年舟舟,残忍地将多年抚养他的奶奶杀害,另一则是濮阳17岁的高一男孩刘振,因不满意新分班,在开学第一天坠楼,在与死神抗争9天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学校道德教育的转向:从“好孩子”到“好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关注儿童主体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好孩子”掩盖、遮蔽了儿童主体,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标本化、理性化、功利化、一元化的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这是当代德育教育的特征,道德教育应重返主体世界的意义在于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实现从“好孩子”到“好公民”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