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欧联合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演变,不仅对各自经济发展有着重的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后,区域经济集团蓬勃发展起来。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具有广泛性、自主性、层次性、排他性及兼容性等新的时代特征。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热潮促进了地区经济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它冲击着美国全球霸权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了绝对的霸主地位,这源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美元霸权的实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对美国霸权和战后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伴随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发展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研究的若干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间经济仍存度加强,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日增。在这一波及世界各个角落的全球化与区域化过程中,城市与区域的作用更加凸现,全球城市体系正在形成,城市间、城市与区域间、区域与区域间,甚至区域与国家与区域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趋势、新问题,成为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本从分析全球和中国区域问题的研究背景入手,进而探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研究的若干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标志的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东亚地区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得最为缓慢。本文总结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概述了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该区将以大区域的松散经济联合和次区域的经济集团化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经济区域集团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现状、成因及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系统有人也称之为区域创新体系或区域创新网络,这是由于翻译和理解的不同。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在1992年提出,是世界经济界和地理学界的一个新领域,它通过“后福特主义”、“产业群”、“区域的崛起”等经济的实践和经济理论展开得到发展,它以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观点将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组织等因素和新马克思主义和新熊彼特主义的创新研究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区域集团是指地理位置相近,政治经济体制大体相同的几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协议,条约等形式在资本,技术,商品,信息等领域进行合作,组成区域经贸组织,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区域经济集团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以后,其势头更加迅猛,进程明显加快,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实力的分析,得出结论:当代世界格局以美、欧盟、日本为主体,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各个区域集团实力的强弱及力量的变化决定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其原因,一是客观方面,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迅猛发展,使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各发展类型国家将被卷入世界性经济分工中,结成一定经济关系;二是主观方面,南北经济具有相互依赖性,发达国家对发尽中国家的依赖同样非常明显,不容忽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组建成包括南北国家参加的北美经济集团。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对北美经济集团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二战后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主导了战后国际金融秩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战后国际经济复苏。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该体系自身缺陷,发展到后期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桎梏,逐渐走向崩溃。通过重新审视"布雷顿森林体系",探究其最后走向崩溃的原因,对当今以美国为代表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给予科学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30年代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的危机,笔者认为:一战后经过战争和革命,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破坏,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崩溃而造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世界市场相对缩小,世界贸易增长有限的矛盾是酿成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容忽视.经验证明,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往往最先在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地区形成.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评述,剖析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在互动机制,明确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结合成功案例,提出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与对策,目的在于推进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增强我国区域经济竞争力,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理论指南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现行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体系内国际储备货币为单一化的主权是形成这一缺陷的根源,这不仅导致世界经济缺乏稳定性,发展失衡,而且带来市场调节滞后、货币霸权等问题。可以通过构建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和构建多元货币体系来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来促进此类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要建立辽宁沿海港口体系,树立港口大体系的观念,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开发。该体系成为东北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直接为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更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6月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是英美构建20世纪两种世界经济体系的转折点:英国力图借助美国的金融实力,通过与美国合作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美国则希望让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自己“另起炉灶’,建立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新经济秩序。会议失败后美国即着手构建自己设计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刘鑫 《文教资料》2007,(6):121-122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进行战时经济动员而在国内实行了统制经济体制。政府通过建立机构、政策和法律三大体系,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保证了充分的经济动员,为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在这一体系下形成的政府管制经济的模式也对“一战”后的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它的发展过程大抵分为如下阶段:两种经济体系对峙为特征的战时向冷战的过渡性格局;两大阵营解体后,美苏争霸,三个世界形成,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开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向多元化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国际经济格局发展的影响下,成为当代一大经济趋势。它的发展演变同世界经济格局一样也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挑战与区域创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一系列的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IT)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它是以知识经济为社会经济形态,以虚拟经济为经济活动模式,以网络经济为经济运行方式所构成的经济结构体系。挑战新经济,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努力培育发展区域经济;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最终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