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是艺术美;没有艺术美,就谈不上文章的思想美。学生要写出好的作品——美文,就要努力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基本功的训练。如果一篇作文的语言不美,平淡无奇,词不达意,句不通顺,又如何谈得上表意明确、中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合唱作品艺术再现过程中所要把握的原则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作品的宏观分析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基础;进行色调布局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源泉;注重语言表达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根本;体现和谐美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灵魂。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合唱作品艺术再现过程中所要把握的原则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作品的宏观分析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基础;进行色调布局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源泉;注重语言表达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根本;体现和谐美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灵魂。  相似文献   

4.
<正>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发表了潘裕民同志的《绘画美·音响美·静态美——王孟诗派山水田园诗艺术美浅探》(以下简称《浅探》)一文,该文以王维诗为主,对王孟派的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进行了探讨,作者分析问题思路较宽,有些地方虽明显存在讲义味而冲淡了学术性,但若不考虑王诗艺术美特殊内涵,就文章本身来谈文章,它也是一篇有个人见解的文章。然而,由于作者研究方法存在失误,使文章内容暴露出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里,笔者拟仅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美”内涵与潘裕  相似文献   

5.
一、语文课上“捡贝壳”——给学生一只语言自我积累的小背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其语言融思想美、规范美和艺术美于一体,堪称语言之典范。语文课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文中规范性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鸬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以轻灵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从静态美、动态美、节奏美三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的风景画,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一、错落有致的静态美文章第一段通过写捕鱼环境,描绘了湖面的静态美。文章所写的景物几乎都是成双成  相似文献   

7.
分析古代诗歌艺术美,要捕捉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要在“炼字”中体会意境美;还要从声律角度欣赏艺术美及从写法美去体会艺术美,赋、比、兴的手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美。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语言的艺术,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表现出语言形式美和内容美。语言的艺术美对读者的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据说少年高尔基有次读文学作品时情绪激动,竞把书举起来张开一页,对着阳光照着,想透过阳光对书面的照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的语言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是科学,具有科学美;语文教学又是艺术,具有艺术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表现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媒介是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学习祖国的语言,首先需要有语言的示范材料。语文课本是学生继学前习得阶段“伙伴语言”之后的学得阶段的“目标语言”的材料,在中小学学习语言的规范化、系统化、专门化的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凭借。但是,课本的语言材料是静止的、抽象的文字符号,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变成鲜活的、具体的、有生命的语言,学生才能接受。因此,教师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刻骨铭心的示范作用。教师上课中的一语一言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榜…  相似文献   

10.
简论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1.
语言美是人们一贯的追求,学生作文也不例外。语言美要求语言内容与形式俱美,形式美以内容美为前提。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学生作文语言形式上的美。从语言的篇章布局、句式构造、词语搭配及声音节奏等方面进行讨论,笔者认为语言具有整体美、均衡美、变化美、联系美以及艺术美。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的魅力取决于情感的运用和表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是歌唱者追求至善至臻表现具体声乐作品舞台艺术创作表演的最终目标。要充分昭示歌曲的情感,其表现方式:一是要用心表达歌曲的意境美,表现要如身临其境;二是要用技艺创造声腔美,以丰富的音色变化作为表现不同情感的手段;三是要用情演绎音乐美,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音乐语言要素,充分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语文课上"捡贝壳"———给学生一只语言自我积累的小背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其语言融思想美、规范美和艺术美于一体,堪称语言之典范。语文课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文中规范性的语言,并日积月累。我尝试用"捡贝壳"的方法鼓励学生养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学科中的"艺术美"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品德、学识、才能、语言、情感、气质、仪表等身心因素创造出具有教育艺术与教育价值的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具有艺术美。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去创造艺术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因此"艺术美"应该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几乎包括教学的各个方面。苏灵扬说:“教师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学艺术美的主要部分是教学手段的运用美。这里着重探讨一下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板书的艺术美和教师自身的外在美。一、语言的艺术美1.教学语言的节奏美。课堂教学语言的节奏是在教师的支配下进行的,声音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大珠小珠落五盘”,清脆悦耳。若速度太快,英语教学一般又是英语授课,学生反应不及,囫囵吞枣,难以消化;速度过慢,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训练。教…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离不开审美观念,它象一条主线一样贯穿于整个创作的过程。文学作品实际上是融内容美、形式美、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为一体的艺术美。文学翻译的目的和任务是用另一种语言将这种统一的艺术美忠实地传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够享受到和原文读者相同的美学感受。然而,文学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将原来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7.
蒋静 《甘肃教育》2004,(5):15-16
任何一种认识,都同时伴随着情感活动,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这是因为语文教材本身就颇具情感性,文中充满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道德美和人生之美,而且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大多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语文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李海娇 《课外阅读》2011,(2):214-214
语文概括的说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学。它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既然是美就是一种热爱,一种情操,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单调滞板课堂的制约、各种试卷的选项答题、组词造句、修改病句等题海训练使孩子们害怕听写大量词汇、害怕修改病句、害怕作文、害怕考试。久而久之,对语文产生了厌倦,失去了美感。语文从此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趣。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根据其年龄特征,教师的语言应具备生动美、启发美、艺术美和用英语教学美的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具体包括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自身的美,语言材料的思想美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美,使受教育者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情感受到陶冶,心灵受到震撼,人格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