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准备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时,发现课本中的翠鸟插图只有一幅,而且是美术作品插图,其色彩和逼真感较差,学生难以从直观上感受文中对翠鸟外形与色彩的逼真描述,因此在备课时就从互联网上下载了一些翠鸟的摄影图片,准备结合教学让学生欣赏。在教学中欣赏翠鸟一课的课本插图时,我对学生提到了找时间让他们欣赏摄影图片的事,学生们听了都非常兴奋。但  相似文献   

2.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 ,然而 ,从以往的教学来看 ,学生往往对本文不太感兴趣。究其原因 ,我认为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文章的特点 ,只注重了其理性分析而忽视了其感性认识。为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套以图片资料为主的教学方案 ,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受到艺术的熏陶 ,领略中外文化的精妙所在 ,使课堂上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教学构想】让学生置身于色彩斑斓的“园林”图片之中 ,确实感受到“园林”的艺术美 ,在轻松愉快中掌握课文内容。【课前准备】1.发动学生搜集 (可以从画报等资料中寻找 ,有条件的从网上下载…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图片比较感兴趣,有效运用插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更直观的了解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中的课文插图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图画,非常适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好课文插图,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文表达等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 一、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插图最明显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进而深入理解课文。 1.观察图画,引入新课。小学生非常喜爱色彩光艳的彩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插图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的学习。如教学《春天…  相似文献   

5.
发挥教材优势充分使用插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教版教材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许多精美的图片,一幅幅细致传神的插图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有些语文老师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课本,把课文中的插图束之高阁.我们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好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插图的诸多妙用.  相似文献   

6.
自然课本,每课都有插图。这些插图形象逼真,内容丰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能力,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每幅插图的特点,做到心中有底,以便在教学中根据每幅插图的特有作用,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自己的教学摸索,我以为自然课本的插图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插图本身就是形象化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课本的有些插图,不是课文的配角,它本身就是形象化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首古诗词都配有精美的插图。笔者认为,应该删去这样的插图,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古代诗词都很有意境,大多数古诗词都是诗中有画。在弄懂诗意词意的同时让学生想象画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很有帮助,但是如果课本中配上了插图就局限了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在想象时总是围绕插图转,跳不出插图这个框框,想象的翅膀就飞不起来。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本年级课本中还没有出现《咏柳》这首诗时,我提前上了这首诗。学生在弄懂诗意而没有插图的情况下大胆想象画面,然后再把想象的…  相似文献   

8.
<正>自踏上工作岗位,我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工作已十多年。目前农村学生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很多学生感到英语难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巧借外力,演绎灵动的农村英语教学。一、巧借网络,让课本更生动牛津英语课本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图片,这些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教材中的插图虽是精致的,但是静止的,如果教师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会  相似文献   

9.
插图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其对于纯文字表达的兴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当中已经出现了插图不规范、内容不够契合教学主题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把握好对课本插图教学的"取"与"舍",在充分认知什么是"舍"的基础上,让插图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产生更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与力量。  相似文献   

10.
课前准备 :1 .让学生收集谜语 ,每人收集 3— 5条。2 .给课文插图上小朋友说的谜语配录音及一些轻松的音乐。3 .板书用的三幅贴图。4.电脑软件。 (包括课本插图的内容画面、小白兔画面、智慧老人画面及四条谜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励实践1 .出示电脑软件 :展现课本的插图内容画面。2 .提问 :放学了 ,小朋友们围坐在草地上 ,他们围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 :讲故事、猜谜语…… )3 .他们兴致勃勃地究竟在做什么呢 ,让我们来听一听。 (放录音播出图中的谜语。)学生 :(齐答 )猜谜语。二、指导猜谜 ,领悟方法1 .听谜语。大家都…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语文课本中 ,有两百多幅插图 ,这体现了编者对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但是 ,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仅把它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忽视了它应有的作用。其实 ,利用插图 ,让学生整体感受作品的外观形象 ,可为作品的情感感染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教学文艺作品 ,首先要揭示作品内含的外观形象性 ,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运用想像和表象的运动来创造形象 ,使形象历历在目 ,从而进入审美意象的世界。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 ,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 ,欣赏插图 (浙江省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  相似文献   

12.
插图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其对于纯文字表达的兴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当中已经出现了插图不规范、内容不够契合教学主题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把握好对课本插图教学的"取"与"舍",在充分认知什么是"舍"的基础上,让插图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产生更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与力量.  相似文献   

13.
孟飞鸽 《成才之路》2012,(24):16-I0010
正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尝试。一、凭借教学图片,训练学生思维的知觉思维的知觉就是观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有所观,因而,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插图。众所周知,图画是形象化了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插图,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辅之以“图”这一直观手段,能有效的形成学生对事物表象的清晰认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这里“图”主要包括课文插图、教学挂图、教师自制图片,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绘制的图画。本文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一下利用图画对培养学生能力,促进个体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世章 《考试周刊》2012,(48):34-34
在多媒体盛行的今天,大家似乎更热衷于动漫式教学,而课本教材上的某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如插图及相应的挂图等。其实,各种教学挂图、插图、幻灯片及电视图像具有直观性,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有些人把图像只看成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比如现在各种语文课本中的彩页和插图,教具中的挂图,等等,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在插图的内容、安排与艺术构思上都独具匠心,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如八年级语文新教材中,彩图、名画、照片及文中插图就达55幅;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也有34幅插图。编者意图很明显,让名画、照片、插图与课文语言文字相辅相成,图文统一。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插图,将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早在建国以前,在语文独立设科时就已经出现,并且随着中学语文课本的不断改版,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趋势。已有的研究表明,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本套课本在文学选文的编排中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初步统计一下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马占英 《青海教育》2005,(11):30-31
语版的一年级上册语“汉语拼音”部分新颖别致的情境图是课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并且富有诗意。教学时将这些情境图充分利用起来,有助于培养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同时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的说话、写话打下很好的基础。如在教Z、C、S时,让学生观看完动画课件或插图后,学生马上会说:“小熊猫在给同学们教声母‘Z’。刺猬的身子好象声母‘C’,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境,提供学生思维的各种感知材料,能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丰富其感性认识。钱学森指出:直观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课堂上运用电教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对学生心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触“情”生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我就利用课文录像展示当时的情境,从中可以看到:一是朝鲜大娘冒着炮火硝烟…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利用插图教师可以巧妙地导入新课,欣赏插图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图文对照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还可利用插图进行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好插图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