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情感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话有三层意思: 1.课文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读懂”的,不是“听懂”的; 2.“读懂”课文的主要标志是理解,即理解语言,理解思想内容,理解表达方式; 3.读的基本程序是“语言—思想—语言”。由此说明,“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离开“读”的活动,一味地“教师讲学…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思想内容是语言文字的内蕴,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外壳,写文章离开中心的表达,语言运用就失去价值;读文章不顾中心的理解,语言阅读就失去意义。可见,在阅读教学中,中心思想的理解虽不是最终目的,但却是情感熏陶、思维训练、语言训练的重要依附。因此,把阅读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既要克服只抓中心理解,忽视语言运用的倾向,又要防止忽视中心理解,架空语言训练的偏向。一、训练重点以中心思想为依据确定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参与语言实践,在课文诸多语言要素和其组合规…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讲解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看书和作文。”它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的辩证统一,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其次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用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而且是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语言训练应摆在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然而教学现状又是怎样呢?所见所闻,依我看,存在三重三轻:重情节内容的疏通,轻语言的理解;重写作方法的传授,轻语言的推敲;重篇章结构的分析,轻语言的运用。针对这一现象。省教委在《关  相似文献   

5.
在本文中笔者借古人读书“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之说,给“回味”以特殊的定义,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回读品味,即在课文阅读理解、把握中心后,通过回读、品析、揣摩、体味,而领悟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技巧和规律。”“回味”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动地内化语言,渐成积蓄。一、课文回味:注重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双性聚焦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统一体,思想内容是语言文字的内蕴,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文中的材料选取、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无一不指向于中心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其语言文字才显示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第四册28课《英雄爆破手》讲的是我边防部队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利用这篇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它的一个主要教学目的。依笔者所见,放学中既要反对不顾教材思想内容的的“纯语言教学”,又要反对脱离教材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的“架空教学”,应凭借教材,  相似文献   

7.
庞荣飞 《广西教育》2011,(32):43-44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一个板块。与其他板块的教学不同,文言文教学除了要面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外,还要面对文本固有的语言因素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如果仅从思想内容人手,不经由语言文字之桥进入文本,就容易导致架空分析,难以获得真正的语感;如果仅从文化视角切人,也容易空无所依,失之宽泛,无着无落;而仅从词语(语言因素)人手去组织教学,虽极易“上手”,但大多会上得枯燥乏味、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不仅是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因此,它是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须坚持语言训练与德育渗透的统一,准确把握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在指导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以使语言训练扎扎实实,思想教育潜移默化。但从阅读教学现状看,有的教学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处理不当,或者脱离语言文字,粗浅地分析思想内容,使思想教育缺乏深度;或者忽视思想内容,泛化语言训练,使语言训练缺乏力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保持语言训练与德育渗透的统一呢?…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任何文章的思想内容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学习文章应从语言文字入手,领悟作者的目的意图。再根据其内容体味语言文字的特点,探究表现手法和构思上的技巧,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探究要靠读来帮助,因此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学语言的好形式。在某些方面,教师的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读,读能起到讲解不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3,(78):37-38
2011版课标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了语文课程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目标。文章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一是咬文嚼字,挖掘语言训练点;二是二次开发,捕捉语言表达点;三是关注篇章,寻求语言内容共生点。只有精研文本,关注"语用",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才能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堂上要找准教学点,在保持学生学习愿望的同时,激励和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情和激情,让学生把学习语言作为自己的内在动力,成为他们时刻需要的一种习惯。那么,阅读课上究竟该如何带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坚实可依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即不但要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本身,也就是语言的形式。因此,语文课上要寻找和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一、寻找朗读的时机,落脚在"读点"可以说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识字、表达。读书该怎么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指导。哪里应该大声  相似文献   

13.
第四章 怎样分析记叙文的语言 一、分析记叙文语言的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就是说,语言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思想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果,都是通过语言,即通过一定的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表达出来的。因此,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必须分析语言。记叙文中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叙述、描写的。所以,深入分析记叙文的语言,一方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学习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思想感情,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世界观的改造,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另一方面,它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制造革命舆论的能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学","阅读"是教学的对象,"创造性"是教学的策略。创造性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将已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的互动交流的过程。这种教学关注的中心是创造性,体现的特点是语言性和基础性,即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语言教学。因此,提高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基础,教学中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从思想内容的整体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品味,再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让学生完成思想情感的感悟、体验和内化,进而实现语言素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学语文教师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研究和实践。许多教师在经历了这场改革的洗礼后,教学思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纷纷从"教学三步曲"(即"初读解大意"、"分析理层次"、"归纳总结加巩固")投入到了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流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许多专家、学者甚至提出了"语文课即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见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无论是一句话,一段话,或是一篇文章,总是反映一定的客观事物,有一定的思想内容的。在语文教材中,没有离开语言形式的思想内容,也没有离开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就必须通过文质兼美的课文阅读,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使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是它的任务。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最特殊的使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命"这一哲学概念,无论在孔子还是庄子的哲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儒、道两家思想认识、政治主张以及生活体验的不同,对"命"的认识自然也有所差异。从"命"的思想来源上看,他们都受相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都自觉地摒弃宗教思想落实于经验生活对"命"的思想进行生发,但相比之下孔子更多地受到礼乐制度的影响;从"命"的思想内容上看,孔、庄之"命"同具普遍性,而对"贤与不肖"的看法以及"天命之命"的认知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在对待"命"的态度上,孔子提出"知命",庄子高扬"达命",但二者都对"命"抱有积极回应的态度。将孔、庄二人对"命"的理解作对比,有利于理解儒道二家的思想旨归,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渎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本身具有情感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对语言的理解应包括语言意思的理解,语言形式的理解,语言思想情感内涵的理解。理解语言,不可忽视对语言情感内涵的理解与体验。情知教学论认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成分有“情”和“知”两类,学生学习的过程包含着认知性学习和情感性学习两个方面,即理解语言和体验情感。如果把情感体验纳入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就能提高训练的实效,增强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