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其他课程是为了了解课文"说什么",即课文讲述了什么事实、传播了什么知识、传达了什么观念等,即课文的语言内容;语文除了关注课文"说什么"外,更重要的是关注课文"怎么说",也就是侧重课文的语言形式,通过品味语言形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实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课程目标。如教学《颐和园》时,主要不是为了了解颐和园的景色有多么美,而是学习作者如  相似文献   

2.
尹波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266-267
科学小品文是语文课的内容,而不是科学课,也不是常识课。在科普文章的教学中,怎样提高生本对话的实效呢?笔者总结出:一、抓词朗读,关注情感体验;二、品味遣词,关注学法指导;三、探究说明语言,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四、精设语言训练,科学人文共鸣;五、延伸课文,拓展课外阅读。教学中,把最多的时间交给"语文",科普小品文才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要是能凸显文本中最为核心的语文价值,侧重文本的"文",解决"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的问题,这样,语文课就再不是"教课文",而是真正的"教语文",让语文课散发出浓烈的语文气息。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应删繁就简,单一集中我一直认为,语文课不是教一篇一篇的课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通过例子,学习蕴含其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所以,语文教学首要的工作是确定"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而确定了"教什么"之后,课堂教学就不要再摇摇曳曳,而应"直捣黄龙府"。马老师上的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前大家讨论认为本课就学习写人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既然确定了"教什么",导学案上的"学什么"就不宜再写什么"品人物"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堪忧:学生读课文时,朗朗上口,交际时却哑口无言。如何让学生不仅要学会"会说什么说什么",而且能做到"想说什么说什么",让农村孩子的英语口语不再"农村"?多听1.多听录音磁带。那些与课文配套的录音材料语音规范,语调自然,是学生模仿的范例。2.多听英语儿歌。小学生多喜唱歌,笔者平时比较留意搜集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关话题的英文儿歌,放给学生听,听多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舌,培养了语感,也轻松学得了英语。3.多听英语小故事。笔者时常将所  相似文献   

6.
2010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银川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崔峦理事长在大会上疾呼:"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课文只是教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材料,即语文只是一种"载体"。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文只是"例子"。我们所说的语文课实际上就是依靠课文这一"载体"或者说是"例子",来教学生学习语文。那么,"教什么"便成为让广大语文教师困惑的一大难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指出:"语文课就是用课文教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即教语文本体的知识、技能与策略。"因此精心选取语言训练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黄梧桐 《考试周刊》2014,(96):29-29
<正>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提出背诵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手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进行听、说、读、写各项活动。大部分人的"背诵",都仅仅是指记忆"词汇"。特别是对语文课文的背诵,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语文课文需要背诵;有些人认为语文课文可不背诵。一、背诵语文课文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  相似文献   

8.
看了《哪吒闹海》课堂实录,感受薛法根老师对语文课程的深刻认识: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很多教师都上过《哪吒闹海》这篇课文,通常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逐段解读,然后随即添加一些内容。这些语文练习往往是围绕每段课文的内容理解展开,学生学完课文最后留下的痕迹还是"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下,阅读教学步入一个新的误区:有的教者为了体现"语文味",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不是"得意忘言",为了体现自己不仅关注文本"说什么",更关注"怎么说",为了体现"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为了体现对"形式"的关注与重视……在学生初读文本,大体了解课文大意之后,即进行文本表达方法、写作知识技巧方面的分析、剖解。于是,阅读教学陷入另一种繁琐分析的泥淖:由内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去教,因为教语文课本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而是语文教学的手段;语文课是用课文文本去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大体上包括用课文教语文知识,用课文教阅读方法,用课文教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听了一节语文课《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想象说话。课文结尾是这样的:"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教师的问题是:老太太来到丈夫和儿子坟前,会说什么?乡  相似文献   

13.
陈国栋 《语文天地》2012,(17):42-43
"三读"教学法包括三大教学环节:自读感知、导读领悟、教读演练;涉及教学的三个方面:读、讲、练。三大环节的浑然一体、三大方面的完美结合,孕育了这一教学法的三大特点。一、语言训练高效化语文姓"语",语文课应该上成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撇开语言训练来分析课文,空谈课文主题、写作特点;或搞"文字游戏",把语言文字肢解得四分五裂。而"三读"教学法跳出了上述"怪圈",突出语言文字,方法科学而易操作,训练实在而有力度,不仅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训练课,而且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三读"教学法以"读"为基础,师生的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江苏教育》2017年第4期由王金涛老师策划的专题"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引发了我的思考。当下,语文课究竟怎么上?平时我们看到的最常见的教学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地讲读课文,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是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被异化成了在教师"牵引下"的分析讲读课文,这显然不是语文教学的本义。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语文,意味  相似文献   

15.
重点解读《卡罗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节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儿童小说《爱的教育》,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关爱之情。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没有提出语言训练目标。但是,这篇课文的教学是不是仅止于"感受真情"、"体会关爱"呢?回答自然是否定的。语文课毕竟不是思品课,情感态度价值观虽然是语文课程目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有着顽强的"课文至上"的追求,把吃透课文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恰恰相反,教师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审美或人文的熏陶,而不是让学生充分消化课文的情节。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六个年级300多篇课文,几乎篇篇都是经典,将之誉为儿童语文学习的"富矿",一点都不为过。但不少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毕业复习时,要么舍本求末,唯课外阅读是举;要么仅将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拎"出来,让学生填空或默写;要么将课文的内容"串"起来讲讲,帮助学生掌握大意……其实,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在毕业复习时,将这些课文当作一个个魔方,按照不同的逻辑链接、比较、勾连、分类、重组等,挖掘其中的语文教学因素,定会让学生有无穷无尽的新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理念:常识性课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其本质还是语文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把握课文传递的知识和说明方法,渗透科学精神等,只是常识性课文教学的一大任务,而不是唯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虚化泛化现象普遍,一者"走不进"课文,在外围打转,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一者浅尝辄止,或是"走"几步就急于"跳"出来,且美其名曰"延伸拓展",致使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如何避免?请看下面一则《胡同文化》的课例。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没有朗读的课只是一般的"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或者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