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语言。为此,我们语文教师总是绞尽脑汁,想尽种种办法来设计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同文本内容对话,同文本作者对话,同学生心灵对话。源于思考:研读文本与学习写作的结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如何引领学生研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编者、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和老师、编者、文本的对话。要完成这些对话,老师就必须尊重文本、认真研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心思和编者的用意,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表明教者的立场,把握学生的思想走向。  相似文献   

3.
阅读文本的切入点是师生研读文章的一个突破口,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读懂文本,而是为了最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兴趣,引领学生迅速与文本展开对话,进一步去体味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教师要在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抓住文本语言的关键处、核心处,反复品读,在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深深体悟中,将感性的形象渗入理性的语言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咬文嚼字的实践。一、基础:扣住咬文嚼字的资源点 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咬文嚼字,就必须对所教学的文本和学生有通透的了解,根据学生自身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对接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咬文嚼字体系,让学生从文本中探寻咬文嚼字的资源,因“文”制宜,因材施教,提升咬文嚼字的教学效率。1研读教材,捕捉文本信息 寻找文本咬文嚼字的教学点,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钻研。通过反复朗读的方式,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在读中触摸文本的语言文字。在读中感受文本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从而挖掘出适合学生阅读品悟的教学价值点,为学生悉心体悟奠定基础。2.参透学生,悦纳生本信息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文本的读者。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就是要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彩,理解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因此,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语言基础、个性本质、思维水平以及生活经历等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文本的世界中开掘出符合学生认知需要和探究能力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词析句"又是这一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对词、句的品评分析,但在品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学生未深入文本,只是从字表上空洞的品析字、词的含义离开了对文本的认真阅读,任何解读都是毫无价值而言的。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倾听作者的心声,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让他们在与文本的自由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刘莉 《文教资料》2011,(30):55-57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一直以来.师生对话被多次强调,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得并不多。作者认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是衡量阅读教学的重要标准。本文主要从抓住预习,广泛占有资料;注重朗读,品味文章含义;大胆质疑,引发深层思考;科学复习,学会智慧的勤奋;用准方法,学会批注式研读五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本教学价值丰富多彩,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的文字符号信息,寻觅文本解读的关键处、突破口,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腹地,真正感受文本深处的美丽。下面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例,谈谈文本解读的有效抓手。一、抓住文本疑惑处,追根溯源阅读文本时最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往往是文本语言的前后矛盾处和逆情悖理处。面对疑惑处,教师要用"追问"来引导研读,教会学生联系背景、上下文和生活来探究思考,品味感悟,帮助学生厘清文本疑惑,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8.
如何设计有效话题,促进学生对话,本文提出了:设计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的话题;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感悟的话题:设计有助于学生与生活链接的话题,旨在不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多元对话,深究文本的深层内涵,更好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按照新课程标准精心遴选的这些文质兼美、意蕴深远的美文,教师引领学生去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凝心静气地深入文本、研读文本、吃透文本,引领学生去正确解读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更主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教师如何解读文本,不仅意味着该课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起点。一、用心解读文本应做到"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需要深入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思考,建立阅读认知体系,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追索童质、启动多元对话、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内容核心,唤醒学生无限遐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走进文本是指引领学生潜心会文,融入文本,与文本零距离对话;走出文本是指依据文本,提供学生语文实践的机缘,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如何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呢?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文本特点,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最能体现自主探究的策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文本所涵盖的资源,获取语感的积累。帮助学生将解疑与感悟结合起来,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文章主要从三个层面谈谈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必须深入文本,进入到文本的语言中去,进入到文本的核心区,潜心涵泳,咀嚼品味,才能发现文本的无限风景,才能真正被文本所打动,获得体验,感受人文。深入文本最简单、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细研文本,找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途径。笔者以为,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深入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交流,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的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只有不厌其烦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才能发现文本语言中蕴含的听、说、读、写的元素。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引领学生抓住文本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语文实践,发展学生说的能力,提升学生读的品质,对接学生写的需要。只有这样多维的解读,才能因材施教,突显文本语言张力,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读文本,对文章的文眼、重点段落了如指 掌,因为文眼是感情的喷发口、思想的凝聚地、是一篇文章的支 点、立足点和突破口,找准了文眼,教学才会突出重点,学生的 解读才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16.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思路。而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当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准确地了解文本,在具体环境中去领悟、体验和理解文本语言的意义与作用。这样的对话教学才能有效地铺展开来。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文本意义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意的复合共生体,是作者、文本、读者多维对话的产物。而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更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等。每一种对话都会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都会赋予文本新的意义。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丰富的对话机制,努力使教学充满创意、充满勃勃生机。这里,仅从教师备课角度谈谈如何在与作者、学生、同伴的多重对话中研读文本,努力丰富、创新文本,为有个性的创意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多层次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激活文本语言张力,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沉潜于文本之中,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品出文章的情致与意蕴,才能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阅读的主人,并最终获得真实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19.
黄玉立 《教师》2012,(36):62-62
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有多种形式: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其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最后,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了实现通过对话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把握住以下几点:一要让学生在阅读期待中动情;二要让学生在领悟文本语言的神韵中移情;三要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抒情;四要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融情。  相似文献   

20.
章惠霞 《考试周刊》2013,(72):102-103
本文结合语篇教学的实例,从立足对话文本,创设话题情境;巧用文本插图,预测对话信息;基于学生认知,提取对话语言;丰富语篇内涵,实施对话延伸方面探讨如何实施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