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班级,在教学《山中的朋友》一文时,我让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刚开始全班学生面面相觑,无人敢应战,最后,好不容易有个学生举手发言,词汇之匮乏程度让我难以相  相似文献   

2.
阅读链接是教材内容的合理延伸,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和见识,更重要的是能把精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技巧进行印证,不失为巩固学习的好方法。【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以"感受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其中精读课文2篇,《山中访友》把大自然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草虫的村落》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奇妙的草虫的世界,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略读课文2篇,《山雨》把雨景描绘成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索溪峪的"野"》让我们随着景物一起变"野",如身临其境。本单元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示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朋友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朋友是个勤快人.院子里常常打扫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生,而我却很懒.除了偶尔扫一扫被风吹进来的落叶,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却从不去拔。初春时.在院子右侧的石凳旁冒出了几簇绿绿的芽尖,叶子嫩嫩的、薄薄的,我以为是汪汪狗或芨芨草呢,也没有去理会。直到20多天后.它们的叶子蓬蓬勃勃伸展开了,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背景】在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时,两次仿写训练,让我充分感受到小组合作带来的实效,他们精彩的表现让我又一次有了与春天相逢的感觉,为此我兴奋地手敲键盘、一吐为快。【案例描述一】师:同学们,昨天我们随作者一起认识了山中的几个朋友,这节课我们再到山中一游,去认识更多的朋友。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师:作者又认识了哪些朋友?生:山泉、溪流、瀑布……师:找得很好,那请再读一读此段,看自己能否有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限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就使课外阅读变得难以操作,虽然教师想方设法地让学生阅读,用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但学生在阅读方面难免流于形式,收获不大.针对这些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我将"合作学习"引入课外阅读,让学生分小组相互配合进行学习,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朋友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给我留守。朋友是勤快人,把院子里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而我却有些懒,除了偶尔扫一下落叶。那些杂草却不去拔。初春院子里冒出了几簇草,没有去理会。暮春时。那草开花了。据说是一棵价值万元的腊兰。朋友很吃惊,叹息说:“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那么几年前我就能发现它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许正萍 《考试周刊》2013,(37):39-40
<正>阅读欣赏,是指学生对一切文学知识的习得和从中获得的美好情感的体验。若要真正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喜爱文学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让阅读走向多元,让欣赏型的阅读陪伴学生一生。那么,阅读的"多元"体现在哪里呢?一、阅读时间多元化学校课程设置是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这节阅读课我都  相似文献   

9.
朋友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给我留守。朋友是勤快人,把院子里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而我却有些懒,除了偶尔扫一下落叶。那些杂草却不去拔。初春院子里冒出了几簇草,没有去理会。暮春时。那草开花了。据说是一棵价值万元的腊兰。朋友很吃惊,叹息说:“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那么几年前我就能发现它了。”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一天晚上散步归来,看见小偷光顾自己的茅舍,但找不到任何财物,便脱下自己的外衣,站在门口等待小偷出来,他惊动了小偷。小偷出来遇到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我的朋友,你走大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避寒吧!"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信息膨胀,很多学生把时间花费在电子娱乐上,很少做读书规划。"让学生像我一样爱上阅读"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我做了不懈努力:一是激发兴趣,引领学生感受书籍魅力;二是创设资源,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是开展活动,让学生快乐阅读。一系列举措,不仅教学成绩凸显,还使学生由"阅读"到"悦读",尽享读书之乐。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我想说:"多认识字,早阅读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大千"字"界里想认字、会认字、多认字呢?一、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乐"学在人际交往中,最容易记  相似文献   

13.
张田若先生曾说:"学习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书虽读"百遍",但"其意不现"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如何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呢?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其次是教会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一、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所谓阅读期待,是指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  相似文献   

14.
我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的阅读活动,我决定从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抓起,我要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爱阅读,会阅读,为自己今后的人生积淀更多的智慧。经过三年的努力,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飘落的雪花     
这是一堂七年级的语文课,课文的内容是《山中访友》。一开始,课堂上的教学环节进行得相当顺利,当进行到"拓展迁移"部分时,我打算用四幅图片——山泉、溪流、瀑布和悬崖展示山中美景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爱哪一幅图画,回忆并背诵相关古诗文,谈感受后再据此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随笔。当我开始播放课件中的图片时,满以为学生会认真看图,却不料  相似文献   

16.
读中生情言之有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全身心诵读,激活语言,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我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文章都和美丽的大自然有关,文质兼美。编者这样编排的意图,不仅想让学生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更是为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提供了鲜活的文字材料。《山中访友》是一篇想象丰富、构思新奇、语言清新的优美散文。“我”满怀着好心情,去山中访问那些大自然中的朋友。  相似文献   

18.
朋友去远方做事,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院里邻墙的地方扎了一道篱笆,种一些青菜。清晨或黄昏,我搬一把小椅,坐在院里品茶、读书,挺有韵味。  相似文献   

19.
晚上,照例完成阅读和写作的计划后,打开学校网站,点开校长信箱。一封标题为"黄健德校长新年好"的邮件让我吃了一惊。这几年总有好心的朋友劝我给"建"字  相似文献   

20.
做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深知: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提高语文修养的重要举措,更是各种学习的基石。重新回到一年级,我的目标很明确:打造一个阅读的环境,让阅读成为班级文化的灵魂,让阅读成为学生终生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