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中女主人公在“Thornfield”(中译文:桑菲尔德)这段经历的分析,试图挖掘出地名“Thornfield”的主要意蕴和内涵,从而给读者以思考与启迪,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2.
《简·爱》是夏洛蒂的不朽之作,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以女性主义为主题,要求男女平等,女性要独立,要有追求,这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女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简·爱》通过主人公简.爱在逆境中的成长经历及其与罗彻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受人歧视、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自由爱情和经济独立的坚强女性。  相似文献   

4.
《简.爱》中蕴涵着家园追寻的母题。面对身体和精神的一次次放逐,简.爱并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勇敢执着地踏上寻找家园的旅程。与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结合后,简.爱终于在芬丁庄园构筑起身体的家园,又用罗切斯特的爱情营造起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5.
发表于 1 847年的《简·爱》给 1 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坛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在我国 ,众多文艺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简·爱》进行了探讨。本文试通过寻求从桑菲尔德府到芬丁庄园的神话原型、大火的意象原型与原型意象的某种契合 ,进而来揭示与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相通之处 ,以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来加深对这部著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夏洛特·勃朗蒂的《简·爱》反映了简·爱作为一名女性坚贞不屈、追求幸福的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女主人公智慧、善良、勇于追求幸福、坚韧不拔的个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男权社会的女性只要不向命运屈服并历经磨炼就能在社会上取得立足之地且幸福快乐的结论。对现实鼓励女性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爱》和《致橡树》虽属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在主题思想、艺术形象、审美意象、作者立场等方面有着内在的契合,在对比阅读中形成了鲜明的互文效果。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特·勃朗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这部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自然景物现象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主人公心里变化及命运的发展,同时从多角度揭示了作品的主题。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的背景,而是心理意识的外化,物化,从而构成小说的主题意象,令作品意义更为厚重。  相似文献   

10.
《简·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温润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田。小说的独特魅力在于塑造了简·爱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简·爱的魅力则在于她鲜明的反抗精神与独到的人格魅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小说一步步彰显简·爱的个性与人格魅力形成的过程,以展示小说主要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是一部经典的女权主义批评文本,女性"他者"特性的消解与独立身份的追求是其重要主题.小说的女主角简·爱极力主张女性与歧视妇女的男权价值体系抗争,走出"他者"的阴影,争取权利,彰显女性存在的价值,最终在经济、思想和人格上建构了真正的独立自我.  相似文献   

12.
发表于1847年的《简·爱》给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坛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二十世纪以来,众多文艺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简·爱》进行了探讨,并且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重新解读《简·爱》,探讨造成筒·爱和罗切斯特爱情曲折艰辛的真正原因,以期对《简·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语言无论是在称谓、两性话题、用词的选择上都始终存在一定两性使用的差异。以《简·爱》为样本,分析了两性话题、称谓的选择,恋人之间的冲突话语、甜蜜程度等,进而将人物之间的性别差异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结合各自的社会地位对于语言所产生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相对应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于凤保 《考试周刊》2008,(15):194-195
<简·爱>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经典小说,其内在无穷魅力不断地吸引着不同时代的各国普通读者,更加令各种文艺批评思想流派的垂青,其内在的惊人文本张力也使得文本在不同批评思潮中呈现出令人豁然开朗的智慧之光.故此,本文试图系统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以便于同行学者对其做更好的研究,从而福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简·爱》是19世纪西方文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细腻的人物、环境描写和精妙的情节百年来一直让全世界的读者们为其动容,尤其是其结尾处令人痛惜的一场大火,让情节更为扑朔迷离,也让主人公的命运显得更加波折。但是,这场大火的安排是否还有作者的其他意图呢?它对于整个故事的影响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就试图从桑菲尔德大火这个点来分析它对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的积极作用,并通过"火"的意象来阐明它对于整个故事主题——爱情的永生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邢菲 《英语广场》2023,(10):64-67
本文以成长小说为视角,对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的自我探寻进行了分析,发现简·爱的成长经历了自我塑造、自我认同和自我重建三个阶段。在自我塑造阶段,简·爱幼年时期失去双亲,忍受舅妈的冷漠对待,内心充满恐惧和自卑感;在自我认同阶段,简·爱在洛伍德学校不断地读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逐渐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自我重建阶段,简·爱始终追求平等自由,通过六年的学习生活,逐渐掌握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黎小冰 《培训与研究》2008,25(12):16-18
《简·爱》为英国文坛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妇女形象——简·爱。简·爱虽出身低微、一贫如洗、其貌不扬,但敢于反抗压迫和偏见,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其自尊自强的性格、纯洁的爱情、智慧的宗教信仰,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简·爱》相关情节的概述,以场景的转换为线索,通过分析小说中鸟类意象的象征意义,分析了鸟类意象与故事情节发展及主人公心理及命运变化的关系。象征在小说中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鸟类意象与主人公简的命运息息相关,与小说内容紧密联系,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和纽带,预示着主人公的命运,为小说的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强调文学与哲学的结合,突出文学的介入功能。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从不因循守旧,重视自我感情的抒发和女性书写,《简·爱》是其本人梦想历程的写照。探索女性从“房中天使”到独立女性过程中的存在主义心路历程,包括分析自由选择、孤独与死亡和他人即地狱,从而使文本解读具有存在主义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简·爱》是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评论家认为《简·爱》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女性人物形象为中心,反抗父权统治的小说。夏洛蒂·勃朗特在小说中浓墨重彩塑造了在父权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努力追求与男性平等,并且自尊,自爱的经典的女家庭教师简·爱的丰满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简·爱所遭受的磨难及她成长的心路历程。自作品问世以来,评论家从各个角度对该作进行了剖析。本文作者将以桑菲尔德庄园里经常在夜半时分出现的"疯女人"伯莎·梅森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探讨男权社会下她孤独的内心世界并分析她在父权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如何成为男权的牺牲品,以及在象征罗切斯特男权统治的桑菲尔德庄园里艰难的生存状态,并且深入探析缺乏话语权的伯莎如何以不同于简·爱的方式向男权发起挑战,并最终毁灭自己,寻求精神重生的悲壮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