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有实践的动力,又要有精神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对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中华民族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加速了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提升了民族素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能和发展动力。因此,应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以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辩证关系,既有在内涵和侧重点方面不同的对立一面,又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一面。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紧密而有机地结合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精神现代化,虽然内涵不同、作用的层面不同但却具有同样的性质,能共同存在,即具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在二者都体现和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互依存,相得益彰;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整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动力: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逻辑先导;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实现机制;领袖求索与群众经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进引擎。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动型动力机制指的是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历史与逻辑、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等逻辑互动的各种动力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其精神实质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及发展的契机,促进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调发展、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以及民族精神问题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目前学界已经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近现代转型密切相关。传统中华民族精神并没有承担起拯救"落后挨打"中国的历史使命,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通过对民族精神的重塑,才担负起救亡图存、复兴民族的使命。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离不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拓展与深化,同样也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本文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的研究做一个梳理,并提出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改革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它具体包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诚信精神,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革新精神,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进取精神以及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无畏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之间的有机结合,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过程性与阶段性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辩证的统一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中国化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以及内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而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等三个重大的理论主题,展开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为我们深入而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机制无疑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慈善事业与近代中国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社会,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慈善事业与民族精神有着丝缕难断的关系.近代慈善事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抵御外侮、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手段,是弘扬和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构筑和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领域.而近代民族精神的弘扬也促进、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近代慈善事业对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保卫祖国、建设家园的伟大实践中锻造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其巨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意志和信念.成为鼓舞人们不断开拓进取、上下求索,创造中华文明新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爱国主义在时代动荡、社会变革的熔炉中得到重铸和更新,升华为近代爱国主义,并以崭新的风貌洗礼了神州大地,鼓舞着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爱国救亡斗争,成为支撑民族精神大厦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发展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正是这种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的中华民族精神,才使中华民族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以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4.
信仰是道德的基本属性,民族精神的内核在于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价值信仰。中华传统美德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信仰化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道德践行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实行“三个面向”,但“面向”要找一个立足点,站在什么基点上去面向,这个基点就是上下几千年形成的民族精神,或者说是人文传统,而和谐则是民族精神的灵魂。一、上下五千年中国民族精神灵魂或核心是什么?是革命精神、斗争精神、爱国主义、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等,当然都是,中国民族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可谓博大精深,但核心是什么?灵魂是什么?值得深思。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勤劳俭朴都不足说明问题。首先值得深思的是中国有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秦始皇以来,在二千年的漫长历史中,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16.
“价值重估”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中国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核心并不仅仅是对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成果的理论总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既不仅仅是把一般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把特殊实践经验上升到一般理论的过程;它的主要任务不但是关注现实问题中的哲学,而且是反思批判哲学自身问题视野中的现实.我们要超出革命的与现代化的视野,可以更广阔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历史视野来看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问题,也就是要进一步拓展我们原有的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视野与逻辑,重建哲学自我、重构哲学的自我问题意识.这就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中国化"问题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在现时代展开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中国现代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而具有了历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灵魂。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精神支柱。如何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抗战,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国共产党对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表示“基本上拥护此纲领”,并结合实际时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内容作了新的解释和有益改造,同时就如何开展这一运动在党内党外都作出了明确部署,使得这场运动在抗日根据地得以积极、有效的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苏轼自幼受儒家经典沾溉,自觉践行儒家规范.东坡词中体现出他对儒家精神的尊崇,包括忠君爱民、正道直行、独善其身等.同时,东坡词对儒家典籍语词事典的征引和吸纳也随处可见,具体说来有直用儒家成言、化用儒家先语、借用儒家典故等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