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好新渊是“问”出来的。这里所说的“问”,一是指会上提问,二是指会下追问,如果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那么不愁没有新闻可写,也不愁写不出好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3.
做记的最大愿望就是能采到好新闻,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自己鼻子下面的好新闻题材,由于缺乏思想意识,从身边流走,与好新闻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4.
所谓现场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去观察、访问、体验、感觉现实生活。现场采访要求新闻记者最大限度地加强现场观感,撷取富有人物、事物、景物之具体形状和姿态的形象素材,即便是事后采访,也要着力引导采访对象尽可能地回忆他们所目击的事物当时的情状,惟其如此  相似文献   

5.
张建军 《新闻三昧》2005,(11):43-43
一说新闻,记者、通讯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抢”。然而。笔者通过对以前刊发的几篇新闻进行梳理,发现新闻也是“等”出来的。“等”,不是消极的等待,消极的等待是懒惰,是无所作为,这样你永远等不来新闻。而是要在等待中仔细观察,寻找机缘,锤炼语言,深化认识,升华主题。这种等,是为新闻而积累,是新闻出手前的潜伏和孕育,积累越厚实,潜伏期越长,孕育得越成熟,出手的新闻越精彩。  相似文献   

6.
阎谨 《军事记者》2002,(5):24-25
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新闻记者不断开发网络的功能,使之成为发现线索,搜集资料的重要工具,甚至在网上完成全部采访过程。一些传统新闻媒体在挑选人才时,也将能否熟练运用网络技术作为必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8.
9.
胡祥修 《新闻前哨》2003,(11):50-51
尽管我们提倡记者多深入实际,贴近生活,开展直接的调查研究,反对记者“泡会议”,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记者参加会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事实上,在机关“听会”,与走下去调查研究,往往并不相互排斥。因为了解了上情,才能吃透下情。我们在会议上获得新闻线索,是进行深入采访,形成新闻报道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谁选择谁     
一宪 《传媒》2003,(4):23-23
凭敏感寻找新闻素材,选择报道对象,是记者的职责,天经地义。但在本次两会报道中,代表找记者采访的事却屡见不鲜。记者前来看采访题目,不是向记者介绍“我市通信发展战略”,就是要记者写一写“我省电力事业”。弄得一些记者哭笑不得,把这些题目称作地方行业领导的“家务事”。  相似文献   

11.
好点子,是选择一针见血的由头和报道线索。点子就是办法。  相似文献   

12.
杨树立 《传媒观察》2005,(10):59-59
看到第四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的获奖篇目,我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现场采访是指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对当事人进行的即时访问。在电视新闻采集过程中,现场采访是不可缺少的,而现场的大大增加,对记者尤其是县区台的记者提出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面对农民时手持话筒怎样问。在多年的新闻采访和编辑过程中,感触颇深,现就工作中的粗浅认识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14.
“怎样树立好出镜记者的采访形象”。本文仅从三方面谈电视出镜记者树立良好采访形象的方法和途径。把握观众的审美度,塑造良好的形象 电视记者镜头前的采访,将记者的采访过程和形象暴露无遗的袒露在观众前面。此刻他的角度具有社会性,代表的是电视台和观众,不仅关系到采访任务的完成.还会直接关系到观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俗语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开头,所以在写新闻的人里边流传着一句话“千斤采访四两写”,来表明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性。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写作的老记者说过一句话:“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当不好记者的。”那  相似文献   

16.
跨进新闻队伍的人,哪个不渴望自己多评上几个好新闻,市级的、省级的、全国的,但是有的人文笔相当不错,但却很难得获奖证书,原因何在?其实就是每个人在新闻敏感性方面的差异。何谓新闻敏感性?顾名思义,记者识别新闻  相似文献   

17.
提起李尚志,中国新闻界的同仁和许多读者都不会陌生。这位被誉为“中国政坛摄影师”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曾第一个报道全国人代会上有代表投弃权票,第一个以第二人称写消息,第一个把毛泽东写成“人”而不是“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报刊的读者都曾读过李尚志的作品。 应本刊之邀,李尚志同志将陆续撰文,回忆他担任党中央和国家重大新闻报道的专职记者期间的采访故事,冠名以《中南海采访漫忆》专栏,在本刊连载。青年新闻工作者们可以从中学习这位名记者的采访作风和艺术,读者也可以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两类记者:一类是“直奔主题型”,心中只想着自己将要完成的题目,但求速战速决,多一句也不肯问,多一个人也不再找,多一个地方也不愿去。这类记者一般能快速完成报道任务,也多被认为是单位的“快手”。还有一类记者则是“超级海绵型”,无论采访什么,就像一块有超强吸水能力的海绵,大量地采撷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本来采访两个人就能成稿,他可能要采访5个人;本来采访三个地方就可以收工的,他可能要跑更多的部门;本来开完会拿了材料就可以走人,他可能非要再拉住几个人问个究竟不可。而到成稿时他额外采访的这部分内容可能却一点也用不上。如此看来,前一类记者是“讨好不费力”,而后一种记者是“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