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顺应历史潮流,及时地推行新课程标准,为培养新型、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促进和深化了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反思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语文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超前学习的培养,让学生自主探究,激  相似文献   

3.
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已成为时代和国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教师应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做为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来自教师创造性的教学。为此,教师应打破旧框框,改革旧模式,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在认识上,要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或主人,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在方法上,要重视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教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具体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以创造力为教育目标的教师应该促进学…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的实施对于中学生来说,教育的重点已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提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对于初中语文而言,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依照语文教材里面的具体教学内容,科学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中学生的兴趣,增强中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依据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针对性地分析中学生在语文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望有助于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修订《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探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要靠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职责.而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对于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我坚持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8.
江涛 《考试周刊》2013,(25):36-37
情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情感,对学习话题具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高效率地学习,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增强学习实际效果,在情意浓浓中学会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差的问题非常突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育不但缺乏实践能力培养,还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数学教研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观察、思考、讨论、质疑等多种探索过程,响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型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今年 3月 5日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朱总理在报告中讲到教育时强调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近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小学、初中各学科教学新大纲都反复提到要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的呼唤,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承担这一历史的使命,并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  一、观念策略  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应是观念的改革。在新…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而向现代化,而向世界,而向未来。”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教育要培养21世纪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首备条件是具有现代意识。所谓现代意识,就是现代人,尤其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必须具符的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培养中学生的现代意识,语文教学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时代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活动课开设的理论基础、活动形式、课程特征、实施原则及其课程功能。  相似文献   

13.
桑江涛 《考试周刊》2013,(99):43-43
中职语文教学旨在加强对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涵盖的不仅是听、说、读、写等能力,还是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基础上的多种能力整合的实践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因其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内容、形式多样而倍受师生喜欢.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注重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以有序的活动过程为保障,兼顾听、说、读、辩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大力提倡人人树立与生活相沟通的写作观,并指出作文与生活相沟通的最有效途径,每天的生活不同,就能使每天的文字不同.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体现了作文教学与生活相沟通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写实是小学作文的出发点和归宿.观察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观察,学生习作就成无源之水.因此,培养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王娟 《现代语文》2007,(1):72-72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随着新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应从那些办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在多练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其二是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以科学系统的评价手段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7.
田茂江 《吉林教育》2005,(11):31-31
创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教育日标。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总方针,它是总的教育价值。“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而教学目标则是教育目的下属概念,它是各学科应当实现的具体价值追求。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和智能因素,即人的动机、兴趣、感情、意志和思维的开拓性、灵活性,丰富的想象力及渊博的科学知识等。创新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郭晓燕 《考试周刊》2010,(51):29-29
克服传统教学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弊端,是当前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十分注重的问题。在语文学习中,有三种能力应注意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艺术境界,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经常朗读语言优美的文章,还可以丰富词汇,增强语感,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芽首先,在朗读作品之前,必须整体感知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一、激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 ,创新精神作为学生的创新素质 ,它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1.创新品德。研究教育必须重视创新道德品质的研究。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发现 ,创新、创造活动与创新品德密切相关 ,因此 ,现实的创新需要正确的品德来指导 ,即以德导创。实践证明 :创新品德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是勤奋。二是合作。三是理解。2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指学生对创新活动的一种理性的觉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从质疑开始 ,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在小语课堂的教学实践中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创设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