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郝振君 《教育家》2004,(1):51-53
西学一词在中国出现,始于晚明。也就从那时开始,有了西学东渐的活动。当时,由于地理知识的增长,西方人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在他们的印象中,东方国家简直是神话般的“黄金国度”,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而且,这时他们也有了可供航海的大海船和指南针。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人蠢  相似文献   

2.
十五至十六世纪,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中西国家都进行了远洋航海活动,共同缔造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大航海的新时代。十五世纪最初三十年间,当欧洲人对“昏暗的大洋”怀着恐惧心理,不敢贸然涉足的时候,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即已率领着庞大舰队,纵横驰骋在印度洋上,往来于中国、南亚和东非之间,成为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开拓者。然而,为时不久,以郑和为代表的明帝国官方航海事业,由盛而衰,遽然终止;西方航海活动却日渐发达,历久不废。二者不同结局的原因何在?本文拟对此问題试作探讨,以就教于学者们。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中国古典戏曲没有悲剧,有人说有.其实剧本就摆在那里,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看法,还是评论者对悲剧概念的理解不同所致.人们对同一部剧作的类型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悲剧”条目,对《等待戈多》一剧的类型是这样理解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再现了现代西方人的一种悲剧意绪”.很显然,论者认为该剧是一出悲剧.而同书的“喜剧”条目却认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看作是荒诞喜剧的代表作.”两个条目在谈同一部剧作,而且对剧情的描述几乎使用了同样的语句,可是对该剧体裁类型的判断却全然不同.所谓中国古代戏曲没有悲剧的说法,大概也是由于人们对于戏剧类型的理解有所不同而产生的吧  相似文献   

4.
娄丽芝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13-17,34
15世纪全球有过三次大的航海活动,即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的航海,比较而言,郑和航海较后者时间早、规模大、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是友谊和进步,而哥伦布、达·伽马的航海则是进行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的是深重的灾难。同时,由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不同原因,中西航海活动的目的、性质及后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为事物的组合。不同的民族、国家由于所处的地域、生活习俗不同,形成的主流文化也就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讲属于情感文化,它的标志性语言是“士为知己者死”,其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属于哲理性文化,它的标志性语言是“知识就是力量”,其内核是个体意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中国人擅长形象、直观、类比、综合、对立统一思维;西方人擅长概念、逻辑、分析、微观、对立面的对立思维。自然观、科学发展的循环机制、民族文化性格是其思维差异产生的重要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地理大发现的深远意义,指出了从唐朝开始,中国航海就名震海外,但却未对地理大发现做出巨大的贡献的现实。从为什么中国人无缘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动因、理论基础以及统治者的政策等入手,探究了东西方国家在“地理大发现”中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是不同时期西方针对中国提出的理论。其内容差别很大,有的甚至是自相矛盾,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它在西方的影响极其深远,它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西方人对中国的观点。对中国有较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读了《美术研究》1990年第1期发表的《文人画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一文后,对其中一些观点不敢苟同,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新论》提出:“中国人与希腊罗马人并不同宗,他们与耶和华及亚当夏娃无关,他们也与那种以狩猎活动为主而进入农牧社会的原始种族不同……以采集经济为主而过渡到农业经济的中华原始文明造就了春种秋收,昼伏夜出的集团节奏。”论者认为由于有了以上维生手段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中国“原始种族”与西方“原始种族”“视方式”的不同。由于“视方式”的不同,因而“出现  相似文献   

9.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地理大发现是不同的:欧洲人航海充满了变数与冒险,并非皇室派遣(国王也入股),属民间行为。中国人西航有惊无险,犹如视察观光。欧洲探航群雄角逐,豪杰并起,中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欧洲人长期信奉“地圆说”,与中国天圆地方不同,因而西欧没有“中心”说,才使他们父母在,也远游。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天人分裂不同,中国文化中自然既不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也没有消失。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是对西方诗的概括,并不符合中国诗的实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搜集口头文学活动及其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文字使用的最初时代,也延续到现在。对20世纪初到1949年的中国民间文学工作,已有人做过较详细的研究,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民间文学研究,到目前为止,仍被西方汉学界搁置一旁。但西方学者应该注意1949年以后中国民间文学发生的背景和成绩,特别要注意钟敬文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项目的进行情况和资料成果,以便对民间文学的记录和整理这一复杂问题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许多研究发现,不同于西方人直接的自我提升,东亚人更倾向于自谦,而且自谦行为的动机颇为复杂,这可能会使东方人的自我实现和主观幸福感的制约因素与西方人有所不同.对252名大学生和123名职业群体的研究表明,中国人自谦的动机包含"规范性""防御性"和"真诚性"3个维度.年龄对"规范性"和"防御性"有较高的预测性,能解释两者变异的29.5%和27.2%."真诚性"与"失望感"呈显著的负相关;"规范性"和"防御性"与"幸运感""自信感"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方旭燕 《海外英语》2014,(11):179-180
This paper, in light of Kluckhohn's relational orientation,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sex valu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and intends to conclude that Chinese are more conserved in sex behaviors, love expression and more material-oriented in choosing a marriage than westerners.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受西方油画的影响 ,在艺术语言上寻求与西方对位 ;另方面又受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维的影响 ,主观自觉地力图摆脱艺术殖民地痕迹 ,在艺术语言上又呈现出与西方不对位的势态 ,构成了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复杂状况 ,从而表现出中西文化对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中西方思维习惯分析英汉语篇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比研究方法,根据中西方的思维习惯的不同,分析了英汉语篇的三大差异:形合与意合,直线形与螺旋形,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对英汉语篇差异深层次的认识,能使英语学习者有效避免母语思维的干扰,有助于写作、阅读及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新学兴起为社会主义影响中国创造了条件。在进化论影响下,从世界趋势认识中国未来,不仅探讨了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提出了现代化的任务。在这一时期,人们把古代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相贯通,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早期国民党人以社会主义为取向提出现代化的任务,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7.
汉字教学应针对汉字的特点以及西方人的认知特点展开。要让学生认清拼音文字与汉字是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字,从汉字具备表音符号的特点出发解决汉字的认读问题,教授汉字具体方法为“笔画入手,以一带多,偏旁拓展,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8.
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历时30余年。这一时期,是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日趋加深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局”时期。震惊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人物积极从国外引进军事装备和机器生产,师其所长,夺其所恃,并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于实践。洋务运动便是这一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命运观上,中国重伦理功用,常著"乐天之色彩",而西方重认识,常著原罪的"审美性";在自我认识观上,中国重克己的和谐,显得悲苦凄怨,而西方重扬己的冲突,显得悲壮崇高;在社会观上,中国重命运形而上的解脱,而西方重社会形式本身的批判。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各自所赖以产生发展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20.
对中西古典悲剧的三大类型(即命运型、性格型、社会型)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西民族存在着悲剧观念的根本性差异:在命运观上,中国重伦理功用,常著"乐天之色彩",而西方重认识,常著原罪的"审美性";在自我认识观上,中国重克己的和谐,显得悲苦凄怨,而西方重扬己的冲突,显得悲壮崇高;在社会观上,中国重命运形而上的解脱,而西方重社会形式本身的批判.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各自所赖以产生发展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