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命的尊严     
刚刚过去的残奥会你关注了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运动员们的乐观精神和勇气是否打动了你?其实,残奥会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宴,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尊严     
这是一封特殊的书信。《大学时代》初创的前三年里,湖南著名杂文家左郁文老师曾是杂志社聘请的总监之一,先生为杂志的健康成长投入了大量心血。3月17日黄昏,我们的左老师离开人世。这封信,书写人是杂志编辑,收信人是一位尊敬的师长,叙述的事情,与左郁文老师相关。我们把它刊发出来,代表大家深切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尊严     
翟文 《老年教育》2008,(9):18-18
85岁“换笔”用电脑,100岁、101岁、102岁均有著作出版,102岁以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这就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相似文献   

4.
人的尊严就是指人的尊贵和庄严,指人具有一种高于物和其他生命形式的,且令他人敬畏、独立而不可侵犯的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6.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并不是惩,戒是尊重。而法国著名的将军狄龙在他的回忆录中第领带他这件事:一战样一的一次恶战,过讲期间08一兵团进攻步个城堡,到了遭人顽强抵抗,敌方兵团被对步火力压住,法前行。无大龙情急之下狄声对他的部下法:“谁设说炸毁城堡,就能得到谁0001郎。法肯他以为士兵们”定会前仆后继,士是没有一位但兵冲向城堡。龙大声责狄部下懦弱,骂国辱法兰西有家的军威。位军士长听罢,一狄龙说:“长对,官是您不提悬赏,要体士兵都会发起全锋。冲狄龙听罢,”发另一个命令:转全体士兵,“了法兰西,为进!”结果前掩个步兵团从整体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事件频发,给青少年自身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折射出学校对学生生命尊严教育的缺乏。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事件一次次发生,这告诉我们加强生命尊严教育,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已是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案件,展开对生命尊严教育重要性的讨论,从生命的珍贵性、有限性、平等性三个角度对教育内容进行探讨,最后从法治教育、体验教育、叙事教育、教师素质四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并不是惩戒,而是尊重。法国著名的将军狄龙在他的回忆录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战期间的一次恶战,他带领第80步兵团进攻一个城堡,遭到了敌人顽强抵抗,步兵团被对方火力压住无法前行。狄龙情急之下大声对他的部下说“谁设法炸毁城堡,谁  相似文献   

9.
10.
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尊重学生是其必然。因为生命的个体是有尊严的存在。老师们都很清楚应当尊重学生,也在努力地这样做。事实上,有时候因为方式的不恰当,不经意间就会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尊严。【案例】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片断课堂由一段气垫船快速在水面行驶的视频引入,让学生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气垫船的速度快;有的说气垫船使用方便;有的说气垫船比普通轮船平滑;也有的说气垫船没有摩擦……  相似文献   

11.
我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二十多年,我至今依然很清晰地记得,在给外祖父出殡的时候,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给外祖父送别.从家门口到坟地三公里的路上,满满的都是悲伤的人们.  相似文献   

12.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一场强震撼动中国,数万生命顷刻陨落。汶川,血泪之地,生民之痛,家国之殇。  相似文献   

13.
我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二十多年,我至今依然很清晰地记得,在给外祖父出殡的时候,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给外祖父送别。从家门口到坟地三公里的路上,满满的都是悲伤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俄狄浦斯是处在命运惩罚中的悲剧人物,文章从《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两部剧作入手分析俄狄浦斯形象的意义,认为身处厄运,俄狄浦斯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不规避命运的苦难,以非凡的智慧、善性和勇气证明并维护了人性的高贵与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15.
法国著名的将军狄龙在他的回忆录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战期间的一次恶战,他带领第80步兵团进攻一个城堡,遭到了敌人顽强抵抗,步兵团被对方火力压住无法前行。狄龙情急之下大声对他的部下说:谁设法炸毁城堡,谁就能得到1000法郎。他以为士兵们肯定会前赴后继,但是没有一位士兵冲向城堡。狄龙大声责骂部下懦弱,有辱法兰西的军威。  相似文献   

16.
"他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只要生命的火花还在闪烁,他就继续往前走;只要垂危的生命还在燃烧,他就要挣扎着活下去。他不愿意接受死亡,不,决不!"  相似文献   

17.
钱,买不下一个正派人的人格 一个年仅19岁的女子,挣脱魔爪,纵身从四楼跳下深圳,这个最早开放的地区也崇敬有高尚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8.
郭铁成 《学习之友》2011,(11):23-24
“民主”并不是“好”或“坏”、“有用”或“没用”的问题,它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正如吃喝拉撒睡,正如人的“七情六欲”,你说它们“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没用”?我们需要它们,是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一旦离开,生命就要受到致命的阻遏。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们的生命需要它,它就是再“好”、再“有用”也与我们不相干。  相似文献   

19.
有网友在我的博客上评论说:“肖川老师要我们慈悲为怀,可您做报告时对人要求非常苛刻,一点都不慈悲,是不是言行不一?”  相似文献   

20.
“人是目的”理应成为道德教化的基本价值理念;完整、独立的生命存在是道德教化的基础,提升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是道德教化的基本目标;尊重人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和相应价值诉求,在此基础上引导个体追求更高的存在境界和存在价值,是道德教化的价值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