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柳湘莲是《红楼梦》中的小人物,他的身份和经历都具有传奇色彩。他被人误认作“优伶”,但他品行高洁,自尊自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游侠;他的出家是由于自责和救赎的需要。柳湘莲形象的塑造是曹雪芹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质疑和反叛。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及表现的特点.并指出了学生的个人心理特决定其个性特征.良好的心理特征是后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认真剖析了学生在特殊时期形成的性格的原因,提出了研究中职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基础;积极创造机会,有效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是有效管理班级的重要手段;制定适宜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力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品质等论点.  相似文献   

3.
4.
柳,古往今来一直是很多人笔下灵性之物的代表,自然古朴,情与意的化身.众人之柳众人爱,扬州之柳扬州赞.扬州自古就有"绿杨城郭"的美誉.柳,本是情意化身,扬州的柳较之别处,更显婀娜风情,有着深刻的扬州印记.从另一角度折射出扬州特有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对大众之柳和扬州之柳作一番阐释,以期对柳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游侠是先秦时期出现的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特殊群体,它的产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精神品格在社会变革、尚功尚利的战国时代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独特的精神品质也反映了先秦,尤其是战国时期道德生活中质朴和纯真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在社会风气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唐时盛行的尚武之风至宋时已渐为崇文之风所取代,崇文精神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意识。而孕育这种风气转变的原因,除传统观点认为的宋初统治者为防范“陈桥兵变”再演和铲除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隐患而采取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外,还应有科举仕进之风的盛行对武功进取风气的弱化;宋朝守内虚外政策实施的客观影响;程朱理学兴起的消极作用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苏轼与鹤     
苏轼以鹤为知己,苏轼诗文中反复出现鹤这个意象,赋予鹤淡泊宁静、超脱放逸的人格品性,寄寓长生久视之悟,寄托鹤深挚之情,营造诗歌悠远的艺术之美。本文试从鹤这个意象探询苏轼的人格精神漂泊之路,领悟苏轼的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8.
纳兰性德是清初杰出词人,被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1].然纳兰诗亦同样精彩,尤其是其咏史诗之内容及艺术特色两方面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在他的小说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把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取名作一下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人物的取名也是鲁迅先生别具匠心创作的。他们有的有名有姓,有的借用丈夫的名字或姓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有的利用人物的外部特征代号,有的用人物个性特征取名。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世界不朽的艺术典型。其中,林黛玉就是曹雪芹怀着真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在百花争艳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为什么唯独林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具有经久不衰的人格魅力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思索,在此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略加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任何学派的人格思想都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先秦儒家构建的"天人合一"学说,为儒家人格思想提供了一个形上的保证;先秦儒家多样的人性论丰富了人格教育思想的内涵和途径;先秦儒家的心理学思想既为人格塑造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引,也为人格教育奠定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学理论"教学陷入难堪的境地,要改变这种困局需要从根本上革新教学理念,使文学理论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人的培养这个关键点上来。"文学理论"作为人文学科,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全面地塑造人。既然是塑造人,就必须追求一种理想,具体表现在社会理想、人生理想和艺术理想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理想是将现实人发展成理想人。但是由于遗传、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诸因素负向功能的影响,现实人始终处于未完成、不完善和片面畸形化发展状态,而理想人的形成过程又极其漫长和繁杂,这是教育理想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依据社会发展的趋向和生命的超越性特征,通过真正落实全人教育,实施科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依然可以满怀信心、走向教育理想的彼岸。  相似文献   

15.
《二月》主人公萧涧秋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无法统一,他的尴尬处境反映了旧中国庸俗社会的黑暗。萧涧秋的出走,是坚持自我,寻求新路的积极行为。《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与萧涧秋有着相似的精神特征,他们面对着相同的社会思想环境,承受着不被社会理解的痛苦。鲁迅同情前者,批评后者,反映了鲁迅前后思想认识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重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终极价值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有两个内在逻辑基点,一是劳动,二是休闲,真正实现自身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够同时主宰自己劳动和休闲的人。后一个基点正是马克思思想的潜在内在逻辑,只是长期被人们忽视了。作为一种生活实践,休闲可以满足人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塑造人的自由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消费社会中,我们应该确立科学休闲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无名氏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与其时人的主导文学由亲和到蔬离的过程,《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的“成功”,是他以一种“轻逸”姿态跃然于沉重的“时代写作”之上,确立其创作中的审美个人主义原则的开始,《北》和《塔》的意义在于,它使被严峻的时代压抑下去的个人性,浪漫性话语重新浮出了海面,它与“时代写作”的内在差异在于一种“梦”和“理想”的差异,由此无名氏进一步走向了与时代主导文学的倾向相异的个人化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教师应逐步更新教学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学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在对学生强调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应开发学生的艺术个性,要让学生逐步探索自己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问题,合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曾茂林 《成人教育》2009,29(11):15-16
梳理建国以来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研究成果,明确不同时代个性发展的特定内涵,了解个性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的学理和思路,是有效实施个性教育,摆脱教育平庸,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刘昌潮是卓越的岭南画家,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犹以花鸟画见长,所画的竹素有“昌潮竹”之雅称,他与董寿平被誉为“南刘北董”。刘昌潮的花鸟画具有古拙简约的美学内涵、富于动感的奇特神韵和独树一帜的笔墨语言,这形成了他花鸟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