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1年7月13日军报第三版“战士视点”栏目,发表了我在军报的处女作《班长,请注意批评方式》。这篇近两千字稿件的发表,不仅圆了我的军报见稿梦,而且打破了所谓的“没有关系就别想在军报上稿”的传言。作为一名基层连队的新闻爱好,从没见到过军报记长啥模样的一个普通战士,能在军报发表这么长的稿件,这向战友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只要稿子写得好,就一定瞎不了。“多琢磨稿子,少琢磨编辑。”也成了我新闻路上和战友共勉的一句座右铭。  相似文献   

2.
1985年春,我跟母亲一起到当乡武装部长的表哥家串门,受着“大人说话小孩儿听:’的世俗影响,我坐在沙发上听着大人们从东拉到西的闲聊。发闷之时,随手从茶几上拿起一份报纸──《解放军报》。那时我已上五年级,一般的书都能读了,便从头看了起来。本来,我这个“顽皮鬼”因首次到表哥家不敢轻举妄动,想借此来打发时间,不料这一看,却被报中的内容所吸引:“兵器常识”,“论文杂谈”,“部队新闻”等栏目丰富多采……当年我还没满12岁,正值幻想年龄,一种我也要去站岗放哨当一名解放军的愿望在心中萌生、我和军报的这初次相会,她就…  相似文献   

3.
汤运红 《军事记者》2005,(11):59-59
读了18年的书,去年终于从军校研究生毕业了。带着光荣和梦想,我来到边防前哨的部队任职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怀抱着两本诗集、一大堆荣誉证书和上稿作品,第一次参加大队新闻交流会。我心里一直嘀咕着,就凭我的文学功底和创作经验,从写诗歌散文改行写新闻,那简直是小菜一碟,牛刀小试。于是,会议一结束我就冲到领导面前: “请领导放心,任务我保证完成,还要请领导加加担子……”  相似文献   

5.
军旅13载,记忆中美好的事情太多了。不管是作为一名基层部队的报道员,还是一名新闻干事,与解放军报的“姻缘”,恐怕每个人都有一串串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感激。回顾我和军报的关系,也是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军报给了我今天。  相似文献   

6.
九月十五日晚饭后,当我习惯地拿起当天的军报时,妻在旁边甜甜地说:“今天是咱俩结婚两周年纪念日,我们这份姻缘是军报给的,我们得好好谢谢这位‘大恩人’呀!”话得从两年前说起。两年前,我陷入热恋中。因她比我大两岁,双方父母都反对我俩的婚事。理由是:“古往今来只有男大女小,宁可男大十不可女大一。他们执意要解除我们的婚约,若不答应就和我们断绝关系。亲友说情不管用,同事讲理板着脸。母亲还来队找到我眼含热泪地说:*常儿,你是娘的长子,选错对象就乱了家规违了俗,十里八村的人家都笑话娘哪!*……我俩和双方父母僵持…  相似文献   

7.
上高中一年级那阵子是1990年,当兵四年并提了干的哥哥探家了,全家了却相思之苦,当然像过年一样高兴而热闹。当看到哥哥那各类获奖证书和金光闪闪的二等军功章时,全家人更是欢天喜地。我在帮他整理东西时,无意间在他的皮箱内看到一张报纸,“解放军报”四个大字赫然醒目,二版登载了全国学雷锋标兵张子祥、李润虎这几位人们熟悉的雷锋式人物,再朝下看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篇题为《唤回春风化细雨》的文章里详尽地记述了我的哥哥——毕军昌立足本职学雷锋,并与张子祥、李润虎等人一起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标兵”的消息。手捧着报…  相似文献   

8.
军报是我师     
15年前,当我怀揣着军校入学通知书走进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时,便认识了您这位无言的老师──解放军报。说来也巧,学校开学后的第一天中午,中队通信员给每班发了几张报纸,其中就有《解放军报》。那时我刚19岁,正值精力充沛的年龄,中午是从不睡觉的。也许是缘份,其他同学看完报纸,便忙别的去了,偏偏我感到学犹未尽,于是看完报纸,就对军报上自己感到有用的内容,如“读者问答”、“星火小集”等进行剪贴或摘抄。当初只是消遣消遣,谁知这一消遣就一发而不可收,变成了一种嗜好。为了帮助自己读报,我买来了词典、字典,遇到弄不明白的…  相似文献   

9.
军报为媒     
我爱军报。未婚妻也爱军报。是军报为我俩架起了一座鹊桥,缔结了一次本已无望的姻缘!说起来还真是一段情缘。那次部队施工回来,我一身泥土,却和她邂逅在一家照相馆,通过她一位同事的介绍,我们相识了。后来,那位同事告诉我,对方择偶的条件很高,你可要悠着点,果然不幸言中,才约会一次,相互间还不曾有一点了解时,她就发出了最后“通谋”。说心里话.由于对她极佳的第一印象和介绍人的一再赞扬,我非常欣赏她,认为她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可人家已不愿交往。正在我感到无望的时候,倾放军报》(1995年间月5日》在6版头条以大字…  相似文献   

10.
谭军 《军事记者》2003,(8):69-69
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工作、学习在喀喇昆仑边防的戍边军人,解放军报伴随我在边防度过了数年的军旅岁月。我能从士兵改选为原来的专业军士,又从专业军士提拔为现役军官,每一点进步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都寄缘于解放军报。11年前的那个夏天,在一个碧空万里的日子里,我不断探索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那时当过兵的舅舅对我说:“你喜欢文学写作,外面的世界很大,艰苦的地方能造就人成才,你还是到部队去吧,在军营你会得到锻炼和成长。”这年底,我就踊跃报名参了军,从家乡陕西汉中入伍来到喀喇昆仑边防的南疆军区某部军营当了兵。我所在的喀喇昆仑边关是…  相似文献   

11.
翻开自己的新闻作品剪贴本,我久久凝视着《教导营月夜射击成绩优秀》这篇《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新闻,情不自禁地回忆起37年前的一件往事:那是1959年3月19日下午,我们驻守在辽宁省庄河县的某师政治部,突然收到军报编辑部拍来的电报:从总参军训部门了解到,部队开训后遇到夜间射击过不了关的矛盾,你们师军士教导营在这方面成绩不错,请尽快写条新闻用电报发来。政治部副主任薛瑞云和宣传科长研究后,叫我这个宣传干事马上前去采访。他再三嘱咐我:一定把夜间射击训练写深写透,完成好军报这篇约稿。我走进师军士教导营,看见全营干部正…  相似文献   

12.
王群 《军事记者》2005,(8):50-50
能和取得硕士学位的妻结为伉俪,回想起来,还真与《解放军报》有关。坦率地说,是军报成就了我的美满婚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读者,我是在军报不断的宣传教育下进步的;作为一名业余报道员,我又是在陆续给军报写稿的过程中提高的。天天读报,天天写稿,与军报情结很深,受益也很大。从我穿上军装的那天起,军报作为我的良师益友,伴我走过了3年的军旅生活,使我走上了新闻写作之道。3载师生情,在我心头凝成一个浓浓的情结,令我今生难以忘怀。2003年的12月,我从豫南一个农村参军来到西北军营,因为在家就喜欢写写画画,所以新兵连也没耐得住寂寞,常写些小诗、散文、故事之类的文章,新兵连的好人好事也常被我请到黑板报上去。我的新兵班长郭剑宏是一个直脾气热心肠的人…  相似文献   

14.
15.
入伍6年,军报是我成长的阶梯。我从中了解到国内外重大新闻和新军事变革动态,汲取知识的养分,懂得做人的道理。军报是我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是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无不感到兴奋,因为我从一个小学生,到军报工作了50年。50年来,我就是在军报的老领导、老编辑、老记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冯龙 《军事记者》2006,(3):72-72
前不久,与一位久别的战友偶遇,他不解地问道:“你什么时候学会搞新闻报道了?我时常在报刊上目睹你的大名,是不是与编辑‘勾兑’的结果?”我说:“这源于《解放军报》给我的信心和鼓励。”2003年初,“半路出家”的我被任命为西藏军区某山地旅新闻干事。一些好心的朋友劝慰我:“写稿难、发稿难,‘三分靠写,七分靠关系’,没有这七分关系,我看你还是趁早拉倒吧!”生性倔犟的我不信邪,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函授学习。在《解放军报》编辑老师的辅导下,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2003年8月,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才艺展”活…  相似文献   

18.
赵杰 《军事记者》2009,(2):69-69,72
12年前的一个冬日,我怀着绿色的梦想,带着亲人的嘱托,踏上了从军之路。 崭新的军装,欢快的乐曲,驰骋的列车。红色的“解放军报”报头字样,浅蓝色的底衬,麦穗、长城、五角星组成的军徽构成了报头图案……接兵干部邓连长手中的一张报纸把我吸引到了他对面的座位上。  相似文献   

19.
订阅1989年报刊时,人们纷纷议论报价,有人说:“翻一番带拐弯”。尽管如此,老订户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因提价而中断订阅。笔者也是“舍命陪君子”的一员。只不过都是订的半年期罢了,因为是自费订阅,经济上不免要有压力。再说还要观察一下,开年这几家办得如何? 乡间有句俗话叫:“钱多出在布眼里”。意思是一等货一等钱。订报跟买布一样,质量好价格昂贵些无妨。老百姓把多出几个钱比喻出在“布眼”里,此话很贴切,有道理。来年报刊提价了,是否报刊也能使读者把钱出到“报眼里”去呢?我想,这就要看办报人的态度!有些报纸、杂志的订价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施金东 《军事记者》2005,(12):50-50
每一位爬格子的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处女作”。作为一个带过兵、半路出家的宣传千事,我的“处女作”有幸在军报发表,实在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