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珺  曲哲 《文化学刊》2010,(2):72-80
方言土语是一方乡土文化的最直接的写照,也是一方乡土文化史的语言化石。作者从多年积累的语料库里选辑了自认为比较典型的1000余个语料设为条目,大体按照其与汉语拼音相近的实际读音排列,对语义逐条加以简释。  相似文献   

2.
艾珺  曲哲 《文化学刊》2012,(2):140-155
《辽宁历代竹枝词选辑》所选辑300馀首竹枝词,主要是明清和民国时期辽宁籍作者以及部分外籍作者吟咏今辽宁地区人物、事物的竹枝词作品。大体按今所属行政地域顺序和年代编次,并于每组竹枝词之后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和所涉地名、事件等项。原注,皆以楷体附印原位置。其中,雅俗轩校订《沈阳百咏》已于本刊2006年第1、2期分两期全文刊出,为节省篇幅于此从略仅录其细目。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是一种以历史地理作为基点的"区域文化"。辽宁地域文化因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厚实的人文基础、珍稀的古迹蕴藏、淳朴独特的乡土文化、兼容并蓄的多民族文化而赋予了浓重的地域色彩。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使得辽宁地域文化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当前,我们应从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和规划辽宁地域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当代,放眼未来,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杜芳  ;王松岩 《文化学刊》2009,(3):181-184
影视文化产业是当今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俄国、韩国影视文化的发展非常引人瞩目。辽宁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虽也起步,但影视文化产业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辽宁影视文化产业培育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曲哲 《文化学刊》2012,(2):131-139
历代流传下来吟咏辽宁的竹枝词虽然不如江浙、西北和中原地区数量众多,但也属于记述辽宁地方社会风情的重要历史文献。清代著名诗人缪润绂所著《沈阳百咏》,反映和记述清末沈阳的名胜古迹、风习民俗、历史变革和人情世态,而且几乎每首诗都有按语,详述所咏风物的源流。虽然是风土诗集,却堪称沈阳史料的珍品。本文以清末民初才子缪润绂的《沈阳百咏》为主,其他与辽宁相关竹枝词为辅,试对这些竹枝词从内容及其特点两方面依据相关文献进行类析。  相似文献   

6.
王力春 《文化学刊》2011,(5):137-141
《李魔墓砖》、《崔通墓表》、《张略墓志》、《刘贤墓志》是一组建国以后辽宁地区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地下碑志,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通过仔细的释读,可以纠正以往的部分错误认识,并得到更多的未知信息。尤其是《刘贤墓志》,以前断代为北魏,笔者则定为隋代文物。  相似文献   

7.
略说辽宁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是近年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对地域文化特点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近年许多学者对辽宁文化的特点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它相对中华整体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而历史性、民族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说法当然正确,但比较笼统,应当作更细致、更具体的理解。本文便认为,辽宁文化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边缘性、差异性、多样性、趋同性、交融性、曲折性六个方面,而其核心,是辽宁地域文化与中原主体文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焯 《文化学刊》2009,(6):113-116
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以辽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个案,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产业化保护的原则与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以“文化”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从而实现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立体保护,达到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连续化,也就是产业化。形成产业化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是既符合其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又能充分挖掘其市场潜能的平衡点,可以使其得到文化、经济、历史、社会价值的最大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宋洋 《文化学刊》2011,(6):35-39
中国音乐文化是由各个不同的区域音乐文化组成的,对区域音乐文化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彰显这一区域的音乐特色、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推进这一区域音乐事业的发展,对当下和未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和指导意义。本文以音乐社会学为视角,以辽宁区域内的音乐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辽宁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特点,深度关注辽宁区域音乐作品的演变历程,从而更好地为辽宁区域音乐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辽宁省“十一五”文化工程《辽宁文化通史》的编写,重点论述了《辽宁文化通史》秦汉卷的内容结构、地域特色、文化思维、遗存表述、民俗内涵和“汉郡文化”定位等理论思考。从多元文化的认知角度,简释了《辽宁文化通史》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双重遗产”功能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辽宁温泉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辽宁省各城市积极发展温泉旅游,以填补冬季旅游市场的空白。本文以此为契机,对辽宁温泉旅游地进行了分析。指出辽宁温泉旅游在产品开发、专业人才、与温泉地的周边资源整合、当地居民的参与度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温泉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辽宁温泉旅游地发展应本着产品开发的个性化、品牌化,结合地域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从重视软件入手,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温泉旅游产品与高质量的温泉旅游服务,并且在省内构筑温泉地信息网络系统等发展模式。而且还要加强当地居民的参与度,以法律法规、条例为保障,使辽宁的温泉旅游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辽宁在明朝也称辽东,是明代中央政府实行有效管辖和统治的重要地区。辽宁地处我国的东北地区,其边塞文化的特点十分突出,以满族为核心的众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一道为建设辽东做出了重大贡献。辽东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教育、城镇建设、饮食、婚俗等方面均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民族文化对明代辽宁历史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3.
<正>继《安徽文化史》、《上海文化通史》和《齐鲁文化史》等之后问世的国内第四部省(市)地域文化通史——《辽宁文化通史》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于近日出版发行。全书从先秦至当代文化(即从上古到20世纪末),按断代分作先秦卷、秦  相似文献   

14.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是辽宁地域的主干文化,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源头之一,我国北方文化中的瑰宝与典型代表。辽宁地域文化多元结构形态的历史渊源,主要反映在多种经济文化的并存,本地乡土文化与内地文化的互动,以及多民族文化的并存和兼容。特定的历史积淀和自然地理环境,培育了辽河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重新认识"辽河文化",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无疑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洪雁 《文化学刊》2012,(6):78-82
孙惠芬是辽宁当代乡土文学的执着追求者和坚守者。孙惠芬坚持乡土文学创作二十多年,她不因文学市场的变化而改变创作方向,却随着农村和农民的变化而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她又坚持关注本土,关注民生,关注精神,这三方面的特征代表了辽宁乡土文学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冯静 《文化学刊》2010,(5):80-82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重点振兴的产业之一,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柱将会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面对美国、日本、韩国等强势动漫大国,自主创新将是我国动漫产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出路。辽宁的动漫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已经由最初的大连、沈阳两个动漫基地发展到目前的阜新、丹东、本溪、朝阳、鞍山等城市都有动漫制作公司,而且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在自主创新方面,除了传统的动画片播出市场,还包括手机动漫游戏、网络动漫游戏用户群等新媒体动漫形式,这都是动漫产业自主创新的良好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总结了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发展的四个趋势:船舶与港口大型化、信息化与一体化增强、运量日益增长、港口协作互补性增强.而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辽宁港口的建设优势、现存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徐彻 《文化学刊》2011,(2):16-18
《辽宁文化通史》是继《安徽文化通史》、《上海文化通史》及《齐鲁文化通史》等之后问世的国内第四部省级地域文化通史。它的适时出版,填补了辽宁省地域文化史没有通史著作的空白。这一部通史著作是否成功,其重要的标志是看其有否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新颖的学术观点是一部著作的灵魂。缺乏灵魂的历史著作是没有生命的。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很多新鲜的学术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刘利  王璘 《文化学刊》2022,(4):123-127
在我国深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对艺术人才,特别是高端艺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发展的路径参考,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应该积极推进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本文运用SWOT-PEST模型对艺术教育服务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优质等优势,也面临政策时效性不强、文创人才素质结构失衡、艺术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也存在教学模式创新及“文化+科技”相结合的文化新业态等发展机遇。为实现艺术教育与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本文根据目前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势提出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期望为艺术教育及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辽宁形象是辽宁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及各要素之于辽宁内外部公众的总体印象、感受、评价和反映。良好的辽宁形象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强辽宁的软实力。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辽宁的形象传播及提升需要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参与。因此,政府只有进行合理定位,增强议程设置功能,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更好提升辽宁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