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蠡根据“圣人之功,时为之用”的天道观,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并依据“随时以行”的天道观在以后的经商中取得三致千金的巨大成功。同时,范蠡基于对天道泰终必否的理性自觉,尽散其财,富行其德,功成身退,最终“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研究范蠡“富行其德”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当代商人的道德定位以及产权制度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商圣"范蠡的经济思想探讨当前河南省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利用"商圣"范蠡的经商思想,改进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促进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的体育产业环境.  相似文献   

3.
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从政治军,务农经商,创造了人生的辉煌,为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或许经商与为政原本就技出一门,或许商人与政客本来就是同一类人物的两种身份。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颇有一些融政客商贾于一身,既能畅游宦海,又能播弄商潮的高手,吕不韦就是这种“二合一”的人物。我们曾说过范蠡,他是为政在先,后以为政的智慧经商;吕不韦则在“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之后,以经商的谋略为政。虽然吕不韦后来跃居秦国相位,但与其说他是位一步登天  相似文献   

5.
范蠡是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人物。本把他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察了范蠡魅力永存的内在原因在于他非凡的智慧、意志和道德力量,并回顾了近十年来,有关范蠡研究出版的简要情况,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位独特人物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范蠡为越王勾践谋臣20余年,官拜上将军,功成身退,陷居于齐、陶。再战商界,十九年间“三致千金”。他的经营富家思想是其治国用兵思想的延伸,范蠡致富,是其灵活应用经营富家思想的结果。本文尝试从文化资本角度出发,结合之前范蠡研究的诸多成果,推衍出地利资本、人际资本等因素,力图用新观点、新角度破解、诠释范蠡成功地“三致千金”的内外因素及对现当代企业运营的教益。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和《货殖列传》在《国语·越语》的基础上对范蠡有了更全面的记载,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范蠡形象,成为历代文人了解范蠡其人其事的重要途径。诗人们也纷纷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以范蠡为创作主体的咏史诗。以唐宋两代诗人歌颂范蠡的咏史诗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这些诗歌对范蠡建立功业的称赞,对其功成身退的向往等,探讨唐宋诗人对范蠡形象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8.
爱说俏皮话的剧作家沙叶新调侃地唱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海弄潮已成时尚,连惯于寂寞的教师也骚动了,毕竟清蒸河鳗比嚼菜根有滋有味。无怪乎有人考证出经商乃古来中国文化人的优良传统,并鼓瑟击缶地高咏:“西施弄桨,范蠡荡舟,吴女功臣皆下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范蠡的相关事迹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通过对《国语》《史记》等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史料中对于范蠡其人的记载存在"远略近详"的情况,而《史记》作为我们现今可见的最早关于范蠡系统介绍的文献,其所记又多有隐喻汉初历史人物,甚至是司马迁演义的成分。在掌握更多材料之前,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如今我们对范蠡的认识,其框架来自于《史记》,而这与历史上真实的范蠡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0.
尹清源 《学习之友》2010,(12):54-54
退在盛极之时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败于吴国之后,经过卧薪尝胆、休养生息,又重整旗鼓、灭吴雪耻。作为肱股之臣的范蠡,自然也是功成名就,被尊为上将军。风雨同舟易,盛世联袂难。难得的是,此时的范蠢头脑十分清醒,知道“大名之下,难以久居”,更凭着他对勾践为人的了解。深知“可与同惠,难与处安”。于是后来就悄悄乘一条小船离去,到齐国改姓更名、经商致富,成为财富的代名词“陶朱公”。  相似文献   

11.
范蠡是我国古代春秋末期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商人,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是在许多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书籍中都不提他,甚至错误地认为,他是一个阴谋家。本文主要通过对范蠡思想的分析,说明范蠡的确是中国古  相似文献   

12.
范蠡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两大政治家。二者均有务实精神,都主张让人民富裕。范蠡主张君主专制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民主政体,但亦主张权力集中,反对滥用民主。他们政治思想的相似与差别,表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舍得     
<正>有舍即有得,能舍即可得。——题记壁虎舍弃了尾巴,因而能在危难之中保全生命;树舍弃了灿烂的夏花,因而能收获丰硕的秋果;毛毛虫舍弃自由作茧自缚,因而能化蝶翩飞。舍得之道亦含智慧也。舍,并非舍弃全部,而是舍去那些沉重的负担,最终才能得到光辉的美好,此之谓有舍才有得。春秋时期的范蠡为人们所熟知,他辅佐勾践,复兴越国,然而范蠡的三聚三散又是为何?其中讲述的是范蠡处世为人的大智慧——聚散之道,即舍得之道。在名利面前,他始终头脑清醒,进退自如,明白应及时舍弃荣华富贵,他才能够认真去经商成巨富,获得世人"忠以为国;智  相似文献   

14.
<正>兵法经营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白圭便把兵法理论应用到经商活动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因此成为后世商家顶礼膜拜的对象。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军人出身的大桥武夫倡导下,日本商界掀起了一股兵法经营的热潮,出现了所谓的"兵法经营管理学派",中国古典兵学与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结合的大门正式开启。时至今日,借鉴兵学理论指导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已成为企业家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在《史记·越世家》中所写范蠡的事迹 ,多采自《国语》 ,但又有很多新的发展。他特别叙述了范蠡灭吴霸越的事功。倘真如司马迁所说 ,则此时的范蠡就是一个信仰与“实践”完全脱节的人。因为 ,他口头上是个拥护黄老思想的信徒。也许 ,《史记》中的范蠡形象是根据汉代张良的影子勾画的 ,这里显露出司马迁对黄老思想及其鼓吹者的隐隐嘲讽  相似文献   

16.
唐大鹏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37-138
深入探讨“商圣”范蠡的战略思想对中原经济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发掘范蠡思想中的精髓,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区位资源优势为基础,促进中原体育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范蠡的经济谋略体现在智能应变、仁能取予。他总是把经济置于社会、自然、人生的总体存在、变化之中来认识其规律。无论是重视农耕,注重农商俱利的观念,还是从天地圜道现象来把握经济循环周期运动规律,或是反向投资、待机而动的投资理念,或是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权衡思量,或是富而好德的经商准则,都是从政治、军事、地理、文化,甚至包括民风民情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在其整体思维的经济思想指导下,他抓住机遇,敏于事理,行动果决,其超越常人的胆识与睿智亦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五月里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来到山东陶山拜谒范蠡墓,既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又感悟了人生的真谛。关于范蠡,史书上多有记载:范蠡,字少伯,战国时期楚国人,越国大夫,著名政治家。他辅  相似文献   

19.
机关干部“下海”,现在成了热门话题。认真追溯起来,这其实是古巳有之的。机关干部“下海”第一人,当属两千四百多年前的范蠡。 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当时吴国和越国结下冤仇,争战不休。吴工夫差胜越王勾践,越王困于会稽,死到临头,只是靠了范蠡的出谋划策,越王才保住了身家性命,并靠了范蠡和文种的忠心辅  相似文献   

20.
张伟虹 《甘肃教育》2010,(16):45-45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后人所认识的范蠡,多来自其助越灭吴的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