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加快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助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行之策。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螺旋上升、显隐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从细化顶层设计、聚焦课堂教学、完善队伍建设、构建协同体系四个层面来规划实践路径,进而助力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张成华 《教师》2023,(34):3-5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基于各学段学生发展认知的差异而提出来的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以J市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了地方红色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价值,并以各学段教材中“培养爱国情感”内容为例进行课例分析,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层面提出江西红色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差异性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4.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环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明确其内在逻辑支撑和价值基础,探索形成一体化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红色文化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和培育时代新人意义深远,但是在实际推动过程中还存在学生认知差异、教材衔接不通畅、融入方式单一、教师红色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及联动不紧密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学段差异性,打通教材的有效衔接,丰富红色文化载体形式,提高教师红色文化素养,完善联动共享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是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是投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性需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能的实用性需求,是加快教师自我革新的内生性需求,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凭借多核心发展模式、全链...  相似文献   

7.
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实践教学还存在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契合度不高、衔接不畅、定位不准等问题,必须通过树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提高不同群体的重视程度、创设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实践主题、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明确实践教学总目标和不同学段培养目标,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端口向前延伸,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三大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应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体制机制、育人环境着手,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筑立青少年精神丰碑具有重要价值。这就内在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遵循循序渐进的利用原则;突出多元主体的特殊作用,执行因地制宜的地方属性;强调内外联动的合作机制,履行宏观微观具体要求的逻辑理路,并以优化顶层设计、聚焦课程内容、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协同体系等路径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实现大中小各学段思政课系统性建设,亟须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当前,存在教师数量配备不足影响整体效能、专业素养培育失衡削弱教学效果、联动平台发展滞后阻碍教学共研等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应通过平衡师资供需实现队伍配比一体化、坚持"六个要"推动教学素养一体化、聚焦教师成长推动培养机制一体化和搭建沟通平台实现教研互动一体化,从而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全过程联动育人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题,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内容探讨以及对未来展望的分析,进行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述评。首先,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梳理和评估。其次,总结回顾思政课一体化主题下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阶段性特征及其主要内容。具体而言,文章围绕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义、内涵与特征、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展开深入探讨。最后,通过述评现有研究成果,对未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目标向度的方向性规约、功能向度的规范性保障、原则向度的前提性遵循、主体向度的合作性协同、内容向度的贯通性实施,为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体系,整体性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效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破解我国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教育人为分离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终身学习视角出发,研究探析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理论与实践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着概念边界不清晰、建设内容不明确、地方高校作用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准确把握上述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向是“一体化”,其环节或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一体化、教育资源的一体化、教研活动的一体化、实践研学的一体化等。在顶层设计、政策传导以及资源供给等方面,高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独特的、鲜活的、宝贵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资源,要准确处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简单具象性与复杂抽象性相结合、集中连片型与单一零散型相结合、开发成熟型和尚待挖掘型相结合的特点,创新性使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以“大思政课”理念为统领,打造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统筹机制;以高水平区域德育一体化专家团队为依托,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红色文化教材;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完善跨学段交流研讨机制,提升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分层次、螺旋式、系统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当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行文献综述,从研究文献的数据、内容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分析与评价。提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体化思维,特别是在思政课的整体性、系统性、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等方面,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评价依据,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与反馈作用。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需要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一体化建设。结合“抗美援朝”公开课教学,通过四个学段教学目标设计方案的文本分析和课堂观察发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一体化建设,可以从教学目标一体化的阶段性、关联性和进阶性三个层面设计,既要做好各学段教学目标的区分与衔接,又要相互贯通、紧密关联,坚持课程总目标的方向指引,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要求,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实效性的一体化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在战略思想、政策设计、学校实践和课堂教学四个维度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使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样态。北京市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注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政策设计和机制创新,注重思政课教研学段衔接和区域协作,注重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和实践体验,新样态特征显著。从中可以发现,思想引领和政策保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新样态的发动机,大学师资到中小学助教支持机制是思政课一体化的外部保障,一体化教师研修机制建设是思政课教学发展新样态的内部动力,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机制和优秀案例交流机制是思政课一体化新样态的生动体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交互共享是思政课一体化的智慧活水,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为思政一体化开辟新时空。  相似文献   

19.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教师如何构建一体化视域、在实践中形成一体化教学行为,是思政课提高育人实效的关键。当前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于思政课为何要一体化、怎样建构一体化仍存在较为模糊的认知,存在被动授受、疲于应对等问题。为突破这一局面,以教育学理论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原因、教师一体化意识遵循的基本逻辑,并从体认、实践和理论三个层面探索建设一体化视域下教育教学的三级模型,旨在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一体化意识和能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思政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统筹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从立德树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把握其内在要求,也要用理顺堵点、厘清散点、明确断点的思路研究其关键环节,还要通过疏通堵点、聚合散点、熔接断点探讨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