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宫廷乐舞一度发展到历史上最繁盛的阶段,本文主要阐述其文化价值,拟从以下四点展开阐述:促进了唐代乐舞的艺术水平;加速了舞蹈、音乐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促进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加强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宫廷的文化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意识形态输出和传播的工具之一。对于中国古代宫廷乐舞的衰亡,首先就中国古代宫廷乐舞作中国古代为宫廷的产物来说,由于中国古代宫廷的灭亡,宫廷乐舞作为它的文化载体自然也就没有了栖息之所。其次,中国古代宫廷乐舞,未能在封建王朝灭亡前夕脱离宫廷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传承下来。宫廷乐舞的衰落不仅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它的背后更是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明中前期,由于皇帝藩王的喜好及时代原因。明代宫廷的元杂剧演出颇为兴盛。明代宫廷的元杂剧演出主要由钟鼓司和教坊司掌管.分为祭祀演出、进膳演出、节令演出、宴宾演出和娱乐演出等几类。通过对明代宫廷抄本杂剧《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中保存的元杂剧演出脚本的分析来看.明代宫廷的元杂剧演出呈现出重娱乐、重气势和重教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蒙古宫廷音乐在蒙古族传统音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察哈尔蒙古族对于保存和发展蒙古宫廷音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者认为察哈尔蒙古族不仅直接传承和捍卫了古老的蒙古宫廷音乐,而且更加丰富和发展了蒙古宫廷音乐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讲述乐舞在三大时期的传承与发展,使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了乐舞的魅力所在、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明代宫廷的宦官教育始于洪武时期。宣德初,明宣宗在皇宫中设立了内书堂。内书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正式的宦官学校,其成立标志着明代宦官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而其用具有高级官员身份且学识渊博的上层知识分子(翰林官)向小宦官们系统传授文化知识,并沿为定制,这在中国封建史上亦属首次,在中国宦官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内书堂培养的众多“知识化”宦官,为宣德以后宦官的全面参政乃至专权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明代“后”与“妃”拆分为两个群体,在界定后妃关系格局及其涉及的“帝一后一妃”结构状态的基础上,剖析了“后弱妃强”的表征、特点以及促成这一格局的主客体因素,进而论述了“后弱妃强”关系格局的形成,对处于统治集团中心地位的皇帝的自身素质、后宫环境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蹴鞠运动发展的宫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蹴鞠运动产生于中国古代。它顺应宫廷中特有的环境文化,创造出独有的文化特色。其内容大体包括宫室蹴鞠运动的建筑、宫廷礼仪及典章制度等。借助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探讨历代宫廷特有的蹴鞠运动文化、宫廷球戏的演变及宫廷蹴鞠兴盛下的特殊产物,将对中国这一古老体育运动的产生、兴盛及消亡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游氏武术是赤水官渡镇人游树廷汇聚各大武术门派之精华为一体的地方性武术拳种,共计62个拳术套路.游氏武术文化作为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传统性、健身性、地域性、创新性、教育性、竞技性.通过对游氏武术传承文化、竞技套路、品牌打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开发研究,进行动态保护,能够更好地推进游氏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历史悠久的山西省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民族文化发展也极为丰富多彩,是我国拥有浓重文化底蕴的重要省份之一.从历史悠久尧时期的《击壤歌》,再到后期《唐风》《魏风》等多数民歌皆是出自山西,历史的气脉,游走在山河城乡之间,时至今日,山西民歌已然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黄河儿女,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格外重要的,本文...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阳戏作为一种地方小戏,在张家界土家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时全球化加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阳戏的生存样态正在发生剧烈变革,其传承形成官方与民间双重维护的局面。本文以官方阳戏剧团及纯民间阳戏剧团作为个案,来探讨阳戏当下的存承现状。  相似文献   

12.
古典舞能够展现一个民族的特色,是宝贵的财富.当下,继承和发展古典舞有有助于传播古典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而各大高校开展古典舞教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内在修养和外在气质大有裨益.本文笔者通过对各大高校古典舞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并针对当下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民间工艺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主要内容。河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民间工艺美术更是其中的瑰宝。保护和利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传承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对民间工艺美术最有力的保护,也是推动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熊丽 《黄山学院学报》2021,23(2):99-102
在对徽州传统音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徽州传统音乐带有的历史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传承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使徽州传统音乐历史文化特征得到延续,为其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的发展民族音乐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了我国的文化瑰宝。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因素的扩散渐渐对民族音乐造成侵袭,民族音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优秀的作品都已经渐渐流失,或是在传承上出现了困难,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对民族音乐进行保护,保证民族音乐的传承和良好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并提出了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民族教育是针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种体现这些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海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从民族教育的视角出发,试图从民族教育课程开发、双语教学师资的定向培养、适当降低少数民族文化特长学生的入学条件、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继承人保障机制、建立民族教育评估和监督体系等方面,来保障少数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恩施是土家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同时也是有着丰富民歌文化的地区,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实现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民歌传承与发展的途径上,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如利用第三产业促进民歌传播、建立民歌研究机构,推动理论建设等,只有运用多元化的途径,才能够形成有效传承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有众多的民族,其中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加之地域特色的诸多民间美术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渊源和传承方式,并与其他地区诸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有着双向交流。民间美术在传承过程中本着本真性和原生态的原则,以活态的形式延续下来,目前的状况是多数遗产面临濒危,有的虽然已经普及,但能否正常坚持传承下去还是令人担忧。正因为这种双向的交流,在民间美术方面呈现出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沅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类型多样,沅水流域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今天解读"湖南精神"、进行生态家园建设、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和基础。沅水流域的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危机,政府应尽快出台专门法、创新保护机制、推进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性保护、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开展多形式的保护与传承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宝贵遗产,古筝就是其中之一。在古筝的发展历程中,经过许多音乐家的不懈努力,为古筝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古筝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所以我们应当把古筝这项艺术传承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