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桂英 《黑河教育》2014,(11):71-7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相似文献   

2.
笔算除法是四则运算中的一大难点,主要是由于它书写形式的独特性、计算过程的综合性所致。笔算除法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有余数除法”,首次接触除法竖式;二是“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是笔算除法形成的关键;三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是笔算除法的完善阶段。虽然“有余数除法”也属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相似文献   

3.
<正>"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是在除法竖式、余数的认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等单元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笔者发现,教师在该课教学中普遍存在"过于追求生活联系和知识延伸拓展、对运算意  相似文献   

4.
本学期,我校数学科组进行“笔算除法”教学研讨活动,三四年级数学教师分别选取本册教材中的笔算除法内容进行“同课异构”。在“分桃子”、“买文具”两堂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虽然是“同课异构”,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学生为什么不会写除法竖式? 在北京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课上,一个"意外"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这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笔算除法"新授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竖式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非表内竖式除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背景本案例来自我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法》单元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明白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为随后教学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试商奠定基础。二、教学回放  相似文献   

7.
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学过表内除法,利用乘法口诀求商;也学过除法竖式、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在算表内除法时,已能够用乘法口诀很快地求出商,在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一位的有余数除法时,已能很快地确定应该商几。这些都是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学生进入二年级第二学期,则要求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商,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则要求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三位数的除法。学生如熟练地掌握了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就已经学全,以后算除数是三位以上的除法也完全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数学课,大致包含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评析课等类型,其中练习课既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又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专项练习课的练习设计为例,谈谈我对小学数学专项练习课的一些思考。一、练前知识梳理,注重知识网络构建在这个单元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1.认识除法的竖式,会正确地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2.掌握整数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知识≠常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进行编排的,应该属于知识范畴.而"年、月、日",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平年或闰年,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明确地指出:"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些知识只宜作为常识介绍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有一部分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例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中《乘法》与《除法》这两个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之后的继续学习,显然,学生对于如何用竖式进行笔算乘、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和认识了。  相似文献   

11.
丁锦华 《江苏教育》2008,(14):88-91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五年级上册共分成两个单元,先教学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教学小数乘小数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在这两个单元中间插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内容多。例如用竖式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除法”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其最直接的基础是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同时“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除法”又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教材是通过“买文具”的情境组织编排教学内容的。具体编排层...  相似文献   

13.
<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在整数除法运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表内除法的自然延伸,也是除数是两位数乃至更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笔算时,已经掌握了竖式的书写格式,但当时用的是表内乘法口诀,一步就能求出商,没有涉及从哪位算起的问题。所以,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个单元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从高位算起还是从低位算起”这个问题。由加法、减法、乘法从低位算起的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编排主要集中在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他教的除法”,包括利用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问题、乘除法估算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几个内容。其中,用乘除法含义解决简单的问题属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只不过将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扩展到三位数乘两位数,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扩展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相似文献   

15.
这一单元教材分为三节:(一)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乘、除法的关系。(三)复习。 1.按照试商难易程度,划分层次。学生已经学过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具备了利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的方法、步骤等方面的初步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单元“除法”,主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及竖式计算;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平移和旋转;第三单元“乘法”,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及竖式计算;第四单元“千克、克、吨”,认识千克、克、吨的实际意义;第五单元“面积”,学习面积的意义及计...  相似文献   

17.
除数是两位数、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教学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除法;另一部分是教学用两位数除、商两、三位数的除法。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教材分四组例题,把试商中所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处理方法罗列在学生面前。例1、例2为第一组例题,也是本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讲解的是除数为整十数的除法,它是二年级第四册中所学的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延伸,同时又是多位数除法教学中的教学重点,教好这一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为…  相似文献   

18.
一、动脑筋让学生掌握书写格式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对整数的除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建立在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的,并为学生以后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第六册教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虽然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要让孩子们在学习时理解除法计算中又乘又减的道理,以及确定商的最高位的方法和确定商的每一位数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孩子们很快掌握呢?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时,通常会出现两个典型的困惑:除法竖式为什么要写“两层”?除法竖式为什么要从高位算起?基于困惑产生的原因,可以借助大小磁扣的“转换”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的两次等分。为此,教师将操作学具由小棒改为磁扣,设计“磁扣操作,体验计数单位的等分;体会记录,将除法竖式与两次等分过程进行关联”两个教学活动,在计数单位的转换中凸显两次等分记录的道理,加强学生对算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是如何处理的 “分橘子”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在经历二年级上册一系列分物活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经历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感受余数要比除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