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崔允漷、雷浩提出:以课程为视域点看待课堂教学,将其作为“灵魂目标”既是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至于“教、学、评”则属于围绕目标进行的专业实践。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认为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引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学习目标制定—评价任务实施—教学环节落实”为框架。具体来讲,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依托,无论是教师“教”、学生“学”,还是进行过程性评价,其属于相互联结的一个整体,并以课堂学习目标为最终指向。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及代表性理念,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有三:“全体”、“全面”、“主动”,即“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其实也就是倡导已久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落实“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我们洋思中学上世纪80年代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做到了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梁世召 《课外阅读》2011,(11):99-100
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师为本,以教材为本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课堂中学生本位的缺失导致了学生漠视语文、能力欠缺、人文缺失。因此,重视自主学习,强化动态生成,彰显三维目标是本文阐述的重要理念。还课堂于学生,落实“生本理念”我们必须要做到:“先学后教”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不教而教”,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思索中求知;“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搜集中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张扬学生个性生命,绽放绚丽色彩。  相似文献   

4.
赵福楼 《今日教育》2013,(11):46-49
一般情况下,评量教学有三个维度:时空维度——“哪里教和学”和“何时教和学”,内容维度——“教什么”和“学什么”,方法维度——“怎样教”和“怎样学”。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在三个维度展开,形成三个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因为以课堂为中心,我们倡导的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思想得不到落实;  相似文献   

5.
在对课堂落实“学中心”(如“为了学、服务学、设计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是为了不教”等)课改理念的调研中,我发现语文课中有四种“发热”现象应当改进:年长的老师出现“吃老本”热,年轻的老师出现“做表演”热,有名的老师出现“成人化”热,一般的老师出现“教课文”热。  相似文献   

6.
张建春  俞蔚  陆炜 《江苏教育》2022,(75):48-52
课堂要从“教堂”转向“学堂”,教师要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教师向“学的专家”渐进靠拢的路径有以下几条:一是通过课堂观察调查研究,了解学情信息;二是研究教材,创设联结,建构深度学习结构;三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刻画学生思维结构,分享学习共同体思维成果,通过“对比、检验、校正、促进”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进阶。地理教师应通过教学现场的合作、对话、分享,寻求“教”与“学”的方式的最大交集,完成从“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实质是优化教学过程,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更是一个实践层面具体落实的问题,由于乡村学校缺乏多媒体等设备,如何才能实现“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呢?“导学案”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效地实现了乡村课堂教学的“翻转”。  相似文献   

8.
“双减”政策发布后,小学数学教师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评的脱节与分离不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文章从“教—学—评”一体化内涵出发,总结“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价值,并从“教”与“学”的一体化、“教”与“评”的一体化以及“评”与“学”的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对实践策略进行总结,旨在发挥教、学、评三方的融合与推动作用,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取得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史鑫妮 《考试周刊》2024,(15):51-54
在新课标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广受推崇,为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和革新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构建“教—学—评”一致的课堂也成了现阶段各学科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而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以构建新型课堂已然成为一种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文章就主要围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课堂展开,先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还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具备的价值,然后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追求和教学目标,展开了对如何构建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课堂这一问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我把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分为:基本训练;搭“桥”引入新课;学习新知;尝试练习:引伸练习;课内小结;独立作业,家庭作业或预习等八个环节。下面简单谈谈每个环节的内容和作法。一、基本训练利用每节课刚开始的3——5分钟的时间,对中、低年级的儿童进行基本训练,这是一种巧妙的组织教  相似文献   

11.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教师永久的追求,我们应把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通过“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复习旧知为新知有意建构牵线搭桥;探究新知,鼓励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真正理解的知识;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给所学新知再次强化,使之稳固纳人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等环节,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双减”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措施落实得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我们遵循“以终为始”的工作方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思考“双减”,去突围课后服务,去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一、变“教课堂”为“习课堂”,配套作业课内完成,书面作业不出校门“双减”要落实,核心还是要着力课堂改革。如果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配套作业课后做、家庭作业校外做,这些顽瘴痼疾永远不可能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13.
“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而有效的“行知”课堂正是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的方式之一。那么“行知”课堂的有效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把握一个参考值:“行”的比例;控制课堂中的两个“行”:身“行”与心“行”;确立判断“行知”课堂有效的三个标准。从课前的预设计、课堂的展开、课后的检测三管齐下才能真正保证“行知”课堂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沈琪琪 《辽宁教育》2023,(15):93-96
核心素养背景下,打造高效地理课堂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以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一课为例,探索如何开展高效地理课堂,可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有效的课堂评价成为一个整体,进而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三者联系起来,使其达成一致。“教—学—评”一致性为落实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促使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具体化和清晰化。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抓手。从宏观上讲,单元整体教学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中观上讲,单元整体教学力求实现知识的进阶性和衔接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校在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借鉴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洋思的先学后教教学方法,形成了适合我校学情的自主、高效的“四元”教学模式,即“前置学习、交流展示、合作提升、巩固反馈”,这是我校面对课改新形势提出的新举措。那么如何将这“四元”落到实处,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落实“先学后教”、“以生为本”的精神,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笔者试结合自己在化学课堂的教学实践,略陈这方面的认识,祈请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17.
走进21世纪,中国教育呈现的一派新“课改”景观,可谓气象万千。落实“课改”的关键环节在课堂,于是,如何观课评教就更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价值。就“课改”研究者的角度说,课改理念的落实,实验教材的鉴定,经验的发展和推广,都离不开观课评教;就教师发展的角度说,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学才艺的展示,专业水平的提升,更离不开观课评教;就教育领导的角度说,教学情况的调研,教师素质的评价,课堂赛事的开展还是离不开观课评教。正由于各种观课评教的角度不同,目的也就不一样:有的是为了检验和求证,有的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有的是为了诊断和引领,有的是为了研究和发展。不同的评价目的,又导之评价侧重点的各异,于是,评价体系和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导学案”和“先学后教”异化现象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探究,合作和问题驱动等必要的课堂活动,被“放羊”式的学生学习活动所取代,学生的理解性掌握被弱化甚至省略:二是滥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知学习被“速成”,新授课变成复习巩固课;三是“导学案”变成贯穿课堂始终的当堂检测和层层加大难度的系列练习,“导学”的功能退化为“强化”功能;四是“导学案”替代教科书,教科书资源被搁置。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过程性评价”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这体现了新课标对“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视。为此,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更需要以新课标中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塑造,也让教师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优化个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近年来课堂改革提出的新概念。学历案是体现这一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技术。以初中人物描写分析讲评课学历案为例,阐述“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设计解决方案,充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