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矛与盾》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最后一组《古代寓言两则》里的第一则文言文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学生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多少有了一些学习基础和经验。教学时,应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注意积累文言文的一般教学策略时,依据本篇寓言的语言特点和教学重、难点,凸显课标新理念,灵活运用多式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殊途同归,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设计A〕一、设计理念这则寓言,文字特别简炼,形象生动,用人物说的话作…  相似文献   

2.
析寓言教学     
析寓言教学江苏省江都县实验小学李文会寓言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小语课本中选编了不少寓言,它们是我们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语文知识教学的一种生动有效的文学形式。教学实践启示我们,寓言教学中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再现形象寓言中都有生动的人物或人格...  相似文献   

3.
《矛与盾》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最后一组《古代寓言两则》里的第一则文言文寓言。学生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 ,多少有了一些学习基础和经验。教学时 ,可在运用自读为主 ,重在感悟 ,注意积累的文言文一般教学策略时 ,依据本篇寓言的语言特点和教学重、难点 ,凸显“课标”新理念 ,灵活运用多式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殊途同归 ,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设计A]一、设计理念这则寓言 ,文字特别简练 ,形象生动 ,用人物说的话作为点睛之笔蕴含寓意。教学时 ,突出以学生自读为主 ,在充分读中理解人物说的话的意思 ,在理解人物语言中感悟寓意。二、教…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学习中,有不少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概念容易混淆,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加以区别和辨识。借喻和借代。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以形象的相似性为基  相似文献   

5.
齐云健 《学周刊C版》2011,(6):159-160
所谓“故事新编”,顾名思义,就是寓旧人物、老故事以新意。它是寓言式杂文形式之一。寓言式杂文兼具了寓言与杂文的特点,形式活泼,内蕴深厚,读来脍炙人口,给广大读者美的享受。寓言和杂文两种文学形式完全可以互相嫁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在寓言写作过程中,学习借鉴杂文的写法,尝试写一点带有杂文味道或者说杂文式的寓言;学习借鉴杂文的文学艺术性,促使寓言的喻体更加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6.
黄珍 《陕西教育》2007,(10):17-17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寓言。它们都是通过讲述一个情节简单、形象显明的故事,进而告诉人们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每则寓言都有“故事”和“寓意”两个方面。通过寓言教学让学生分析寓言形象,了解故事内容还不够,还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是寓言教学的难点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笔在对小学寓言教学的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一、“重”义“轻”。1.忽视寓言的故事性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以启示和教训。教师在教学寓言时能让学生掌握寓意,却淡化了故事情节,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两的重轻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的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8.
颜渊(名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同时,在我们这个以“人物寓言”为传统的寓言国度里,也是一个颇为常见的寓言人物。一部《庄子》,就有关于他的寓言十三则,其他,汉至近代,寓言中亦不乏他的形象。直至当代,寓言作者们仍乐于借助他的形象来创作寓言。可以说,颜渊作为寓言人物,其“知名度”,恐不次于淳于髡和东方朔。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它就是在描写事物、说明道理或论证观点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或观点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形象具体,论证浅显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寓言就是那朵不娇艳却清丽可人的花儿,独自绽放,任花香四溢……当你爱上寓言作品时,你不难发现,狐狸是故事里的常客,它的语言、动作、神情……让人挥之不去,它丰满的形象、多样的性格使这个角色在寓言故事中充满了艺术魅力。狐狸形象的魅力何在?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寓言具有双重结构:表面的故事是"寓体",而  相似文献   

11.
第三、四单元包括寓言、童话和谜语共8篇课文。寓言都有明确的寓意,这个寓意又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具体而完整地感受了形象,才能领会它的寓意。因此,教学时不应把寓言的形象简单地当做寓意的比喻告诉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寓体生动形象,寓意抽象概括,手法讽刺夸张,语言简洁准确。教学时抓住寓言的特点,充分挖掘寓言自身的审美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的有效途径。一、感知形象美,强化审美感受法国寓言作家拉·封丹曾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让儿童了解寓体并不是教学寓言的最终目的,但是教学中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再现寓体的生动形象,才能促使儿童的感受从感性美向理性美飞跃。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角色有狡猾的狐狸,爱听奉承话的乌鸦,自欺欺人的盗铃…  相似文献   

13.
寓言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许多老师上公开课一般不会选择寓言作为教学内容。教学这类课文,老师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诚然,这是寓言教学首要达成的目标。除此之外,有的教师把寓言中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尽地剖析;有的教师注重朗渎指导,反复体味;有的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反复引读,并加以生动形象的动作表演;有的注重培养学生寓意的概括能力;有的让学生学写寓言……几位教师各有自己的教学意图,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像”字句的比喻式和比较式容易产生混淆,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区别“像”字句比喻式与比较式。 一、比喻和比较的涵义 比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打比方,它通过把甲事物喻成乙事物,使表述的对象形象逼真。比喻主要有本体和喻体组成,其本体和喻体在本质属性上是非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指生动的小故事。通常情况下学习寓言.必须先了解这个寓言所叙述的故事情节。然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即寓意。而在语文课里学习寓言,除了要做到上述两点外,还要注意寓言中有哪些语言因素可以学习、训练和借鉴。这样,无论对教,还是对学,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比喻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它就是在描写事物、说明道理或论证观点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或观点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形象具体,论证浅显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崩来比喻的事物。  相似文献   

17.
比喻修辞的基础,是类比联想。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是建立比喻的基础。古往今来的作家创造了无数绝妙的比喻,我们认识其中的奥妙,在作文时能够增强想象力,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比喻由本体(被比喻说明的事物)、喻体(用以说明本体的事物)和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构成,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现在我们从联想的角度,把比喻重新分分类。第一类:本体是抽象的事物,喻体是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隐喻翻译中,喻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可以用转化喻体形象、在目标语言中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将隐喻变为明喻、对所翻译的喻体形象进行加注、略去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在修辞手法中,比喻的使用率很高,究其原因大概与比喻句为语言艺术带来的美感效应有很大关系。比喻之美在于喻体的选择,不同喻体呈现出的美感不同。一般情况下,喻体呈现出的美不外乎下面四种。1.形象美。喻体对本体作生动形象的说明,读者可以通过喻体感知本体的形象特征,并获得美的感受。如:  相似文献   

20.
《芋老人传》是一篇政治寓言,它通过芋老人和相国间食芋的故事,针砭时弊,寓庄于谐,发人深思。寓言,也可以说就是喻言,是一种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彼喻此的文学。在寓言中,“小”与“大”,“远”与“近”,“古”与“今”,“彼”与“此”,质言之,就是修辞学中的喻体和本体的关系,只不过寓言的喻体一定是一个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