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元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6-9
作者是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的第一届研究生,同时他还承担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是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研究人员.他从多个角度亲历和见证了我国研究生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深深体会和感受到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英明决策和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不懈探求.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学位条例颁布与实施30周年之际,回顾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程,展望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未来的发展,寄希望于我国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大国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强国。 相似文献
3.
4.
从当研究生到指导研究生——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处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10-13
以自己从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之初当研究生到当下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亲身经历和事例出发,谈了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3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发生的一些内在变化,提出了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的五项建议,即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精英人才培养理念,研究生教育要鼓励学科交叉、拓宽学科基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关心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严格进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发现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今后,我们要从工作理念、体制机制、服务功能、考评制度入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由于发展时间短、速度快,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源问题、培养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生就业问题等。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使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获得进一步科学发展,实现真正的学科繁荣。 相似文献
7.
我国研究生教育历程和当前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本文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运行机制僵化,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培养条件不足问题做出客观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回顾了南京农业大学恢复研究生招生的初期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同时,开展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模式探索、学科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早期实践.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研究生教育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世纪中后期,加拿大初创研究生教育体系,硕士研究生教育很受重视,博士研究生教育尚待完善。20世纪初期加拿大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充分发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走向成熟。当前,加拿大各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各具特色,但也不失其共性。加拿大研究生教育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细致、严格的特点。全国性的研究生教育联合会为之提供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严格的淘汰率保证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细致的心理指导是研究生教育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历程、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回顾了1978年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这30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建设、社会贡献、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了取得这些成就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Edwin Diller Staebuck 《Religious education (Chicago, Ill.)》2013,108(9):872-874
12.
庄文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11(6):19-21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从革命历史时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时期都保持着它的不朽历史魅力,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的生动教材,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15.
冯桢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52-54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厚报时代,报纸要想抢夺读者“眼球”,必须搞好新闻策划。通过利用放大热点,造成强势;找准切点,制造卖点;整合资源,激活新闻等新闻策划手段,使舆论宣传呈现规模性、战役性、轰动性的特点,实现报纸新闻价值的有效升值。 相似文献
16.
刘冰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106-109
“愤怒的青年”们的小说继承了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它的发展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就其创作背景,对“愤怒的青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小说的创作风格。一,主人公们多为出生卑微的社会底层人物;二,主题都是反映战后英国的现实生活和道德问题。三,手法直叙平铺;语言质朴平实。 相似文献
17.
Ethel B. War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2013,81(2):96-109
Five methods for analyzing data arising from research involving pretests and posttests are considered. These methods include: (1) posttest analysis only; (2) analysis of raw gain scores (posttest minus pretest); (3) analysis of the data with a pretest-posttest factor included in the statistical model; (4) analysis of posttest data with pretests as a covariate, and (5) analysis of gain scores with pretests as a covari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are discussed, with a conclusion that the fifth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others when the assumptions underlying covariance analysis are met. 相似文献
18.
19.
This paper reflects upon and connects the findings of two research projects that examined the sexual inequalities experienced by disabled young gay men. Using some of the data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we explor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dominant heteronormative discursive practices that they experienced within sex education classes. Drawing on Foucault, we explore how the many silences within the particular version of sex education that these young men received resulted in internalized feelings of difference. Furthermore, we argue that such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onstruct 'certainties' that do not reflect the realities of young disabled gay men. 相似文献
20.
Michael R. M. Ward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18,66(2):225-242
Since the 1970s, the process of deindustrialisation, accompanied by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has altered youth transitions from school to work. This paper is drawn from an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funded study that explored the diversity of white, working-class young men (aged between 16 and 18) in a post-industrial community. The study focused on how young men performed their masculinities through different post-16 educational pathways and within the limits of place and a disadvantaged social class position.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the way three of these young men who were enrolled on diffe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rses learned how to display acceptable masculinities within these settings. Drawing on the work of Goffman, I argue that these vocational courses can ‘frame’ traditional forms of working-class masculinity, but also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able alternative performances of masculinity to come through. However, the role of a locale’s industrial heritage on gendered and classed expectations is important, and the impact this has on successful futures needs to be recogni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