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不断创新。知识经济的基础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知识经济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人才经济。而创新的源泉就是人的创造性。因此,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创新。江泽民总书记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强调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世界上任何民族,要想走上强大富裕之道,都必须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趋势,进行教育改革,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  相似文献   

3.
随教育评说着社会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因为知识经济意味着知识成为经济的基础和财富的核心,它的显著特征就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契合这一时代走向和历史要求,江泽民同志告诫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一、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经济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像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创新,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事实表明,能否不断创新是人类在社会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是起重要甚至决定作用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  相似文献   

7.
奈斯比特曾经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想不想创新、能不能创新、敢不敢创新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 ,人类创造力的开发日益深广 ,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创新之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已经是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诚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 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 ,也是一个以不断创新为制胜之道的世纪。因此 ,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心理素质 ,培养造就大批富于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 ,已经成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性的历史课题。一  创新一词 ,最先来…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数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侯爱荣 《考试周刊》2009,(7):165-16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为基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仅是知识经济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田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腱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茚,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历史教师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动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为了拥有这个“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认真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对创新教育认识不清或者过于心切,结果在实施中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本文拟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特别强调“创新”,并告诉国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那么,历...  相似文献   

18.
语文创新教学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创新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什么 ?创新就是推陈出新 ,创新就是标新立异 ,创新就是敢为天下先 !站在世纪之交的大门之口 ,我们面对的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创新时代。在滚滚前行的车轮声中 ,我们能否抢上知识经济的快车 ,能否抢占时代的制高点 ,关键就看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江泽民同志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朱基总理也说 :“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 ,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9.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发展经济要创新,改革政治要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经济时代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为基础,创新包括知识和技术创新,不仅是知识经济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