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传媒》2002,(4)
两千多年前,在古希腊风景优美的德尔菲镇,阿波罗神庙上有一行铭文“认识你自己”。先哲苏格拉底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格言,开创了人类对自身研究的先河。跨入21世纪,我们真的弘扬了人类宝贵的人文精神,把以人为本,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了我们的追求吗?  相似文献   

2.
所谓反思,即“再思”、 “反过来思”或“从后思索”,一切对现有的思想、理论的再认识、再思考都可称为 “反思”。在人类思想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理论的问世总离不开对旧理论的重新评价和认识,如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在批判柏拉图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的哲学则根基于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反思。可见,人类自从开始自觉进行理论创作就把反思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使用了。但是,把反思作为一种理论来研究,则是到了近代,哲学研究的重心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时候才开始的。确切地说,反思理论的演进过程同时就是人类对自己…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事业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既然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理所当然也就是出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出版事业与人民联系最为密切,出版单位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根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基层是我军各项工作落实的终端,战士是我军各项工作的基点和起点。作为我军政治工作重要载体和阵地的解放军报,就应该把基层作为自己的重要服务方向,把战士作为自己关注的主要目标。让我们欣喜的是,解放军报已告别一度出现的“离兵”现象,采取了“零距离”接近战士的策略,开设了一些充分关注基层、热情为战士服务的好专栏,其中包括《战士视点》这个深受好评的专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媒介与表达     
人类的表达史 人类的表达史类似于一部人类的媒介史,只不过人类表达的历史要比媒介的历史长. 我们可以把人类的表达历史划分为无媒介表达和有媒介表达.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推断,至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并没有把表达和媒介联系在一起,比如,最原始的表达应该是舞蹈和歌唱,这些基本上都是不借助外部媒介的.也就是说,人在那个时候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一种天然的媒介.  相似文献   

6.
黎瑞刚 《传媒》2004,(10):26-28
东方卫视是一个不太轻松的梦想。一年来很多障碍需要克服,它在考验着我们的决策、智慧和忠诚。虽然我们自己看了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我们在努力地调整自己,找到平衡点。从整个集团长远来看,我们把卫视定位为集团的旗舰频道,作为旗舰来打造。当然现在还有很多资源上如何共享和资源如何调整的问题,但是从思路上是这么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播以传播者搜集、传递信息开始,以受众接触、接受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馈结束。受众是大众传播的信宿,即“目的地”。因此,自从人类出现大众传播现象以后,也就有了受众的存在。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总是把自己的传播意图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受众,并有意无意地把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作为自己传播是否成功的参照。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而其中更多的表现为对人类伦理思想的冲击。三年前,一场“克隆风暴”震惊全球,人们在争论、在深思“从自己身上克隆出的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面对自然科学的挑战,全世界的人们都在问着同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与此同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也开始显现,诸如性的问题、环境的保护问题等等,面对这一切,人们也在问着同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人们在思考之后,发现解决“我们应该怎么办?”问题的首要前提是…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希望     
多姿多彩的2005从我们的身边浪漫飘过,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把自己的梦想,追求与爱,编成这十二期杂志,留在您的身边,留下2005这段灿烂河流中的十二朵浪花,作为永久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发展的中国要走向世界,变化的世界也要理解中国。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少儿电视剧的编导如何让自己的片子进入国际电视市场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和接受呢?结合自己多年来儿童电视剧创作实践和重大赛事的比赛经验,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自己的观念。 一、儿童电视剧要反映人类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具有人类普遍性和共同性,这是儿童电视剧创作的前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全球化的浪潮向我们扑面而来。经济、文化、交通、信息、贸易、经营、科技、观念等的跨国化,使得人类社会被“织”入了一张大“网”之中。世纪…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深刻阐述──评《系统工程与控制导论》杨东奇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船长阿姆斯特朗,作为地球人的先驱者登上月球,开创了人类开发宇宙、向太空进军的新纪元。作为统筹这项重大太空活动的阿波罗计划,是人类把系统工程理论付诸实践的光...  相似文献   

12.
李子晨 《新闻世界》2011,(3):101-102
传播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活动,人类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知道的事情告诉别人,与别人反复交换意见,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大众传播活动。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此共生的有关"媒介、受众、效果"关系的博弈也日益凸显。笔者从媒介、受众、效果三者的关系入手,谈谈自己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程晓丹 《图书馆论坛》1995,(6):27-27,46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社会”、“情报时代”这类名词术语已不再陌生,然而,人们却把作为信息源的图书馆摆在无足轻重的地位,缺乏应有的了解。为使图书馆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如何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1图书馆宣传工作是图书馆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宝库和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信息源之一,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是科研工作的原料基地,是社会信息的汇集地。它虽然不能直接生产产品,但它所收藏的丰富文献资料通过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部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家晚报,如何贴近读者,从而实现两个效益俱佳的目标,是我们一直都在思考与探索的课题。自1992年伊犁晚报创刊以来,我们始终把正确导向、贴近读者当作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特别是近两年里,我们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晚报自身特点,不断调整办报思路,把诚心诚意为伊犁各族群众服务作为大事来抓,有效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报纸发行量逐年攀升,广告收入大幅度增长,不仅摆脱了困境,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聚焦热点:抓住读者普遍关心的事做好做足文章一般来说,热…  相似文献   

15.
弘扬传统文化,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面向国内,以促进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二是面向世界,为人类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这两个方面是相互沟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就有利于推动和发展人类的文化事业。而这两方面的任务,都有赖于做好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五光十色的灾难以及所遭受的巨大损失,都是人类在发展旅途中不可避免的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能否避免?灾难能否消除?答案是:可能,也不可能。这其中的关键,还在于人类本身,在于人类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如何在良知的约束下调理欲望的方向。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制造精彩和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灾难的层出不穷。人类也许并不想制造灾难,但人的欲望决定着行动,人的行动失去了控制,就形成了灾难。1999年,有无数的灾难可以作为这个观点的  相似文献   

17.
高钢 《当代传播》2014,(2):8-10
正20年前,尼葛洛庞蒂在他撰写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讲到:"比特(计算机的最小存储单位),作为信息时代新世界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当时看到这样的描述,我们可能还觉得美国人有些危言耸听。那时互联网刚刚对中国公众提供商业服务,人们还在用固定电话线拨号上网。每小时的费用高达几十元人民币。但是就是在那样的网速之下,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当天纽约时报,互联网开始把人们与世界范围的信息连接起来,我们不会质疑网络计算机技术具有的强大能量。但是互联网真的能够形成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8.
章睿齐 《湖北档案》2007,(12):34-34
我们一直倡导要多读书,读好书;却很少提及要读自己,读懂自己。读别人不易,读懂自己更难。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是对千百万人通向成功的忠告。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对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路子,恐怕是难以计数的。但有一个对手,有一条路子,我们必须要认清,这就是我们应该辩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知道自己该把脚踏向何方?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麻疹毫无疑问,人无论作为个人还是群体,最初看世界都是以自己为圆心的,但是人又无不以为自己是“公允的”、“客观的”,即不以个人利益为圆心的。卡尔·萨根也许是惯于以航天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事物,习惯于“通过从遥远的地方摄取地球的精致照片,显示出这颗朦胧的、蓝色而旋转着的小球,恰如瀚渺无垠的太空中的一颗蓝宝石”的距离,因而他的思想自然超越人群间的偏见。他说:“地球上所有的部落,都带有极端的种族地方主义,把他们自己称作‘人类’或‘绝无仅有之人’,而把人类的其他集团贬低到劣等地位。”他举了三个例: 高度文明的希腊人“把人类共同体分成希腊人和野蛮人。欧美人祖先的古典文明“把其所在的小岛称之为地中海——意指是地球的  相似文献   

20.
汤潮 《出版参考》2005,(9S):1-1
近百年来,中国注重把眼光瞄向西方,学习他们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以及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并没有真正走向世界舞台。我们的图书、期刊等,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只能是边缘点缀,无法进入主流市场。这对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对世界了解中国都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