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游     
秋风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瓦蓝瓦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鹅,有时像几朵棉花.  相似文献   

2.
    
走在上学的路上,不觉中迎面吹来的凉风已将挂在树枝上的“金片”吹散了,那些残留的“金片”似乎不愿再像秋那样炫耀自己的金黄,伴着一阵阵凉风.也都纷纷飘零凋谢了。在夺去那片金黄后,风吹得更猖狂了,似雄狮咆哮,如细针刺骨。风把步步逼近的冬吹来了。  相似文献   

3.
最甜的果实     
天,瓦蓝瓦蓝的,像刚抹过妆的小女孩。秋风掠过脸庞,送来幽幽的果香,沁人心脾……乡下的园子里,飘着雨后清新而又泥泞的气味,凉丝丝的。一棵棵树上,结满了硕大的果实,让人联想到了果子的甜美。突然,肩膀被碰了一下,我不得不从联想回到现实。表哥笑眯眯地站在我身后,对我说:“小馋猫,看你那样子,是不是想吃果子呀?”  相似文献   

4.
晚秋拾零     
迎面吹来的风,一天天凉了起来。秋仿佛也耐不住凉风的抚摸,一叶一叶地洒落。秋将逝了,树上的叶子渐渐少了,最后,秃秃的枝桠上就只剩下一个寒冷的冬。我的思绪就像凉风中飘洒的秋,一叶一叶地滑落,恍恍惚惚的,时远时近。窗外高高的、挺拔的、不知叫什么名的树,已知秋天即将逝去。看,一阵凉风拂过,两片叶子悠悠地飘落。没有忧愁,没有哀怨,只有依恋。他们依依的样子,像是兄妹,又像是恋人。在飘落中,他们你看我,我看你;这边叫一句:“你好吗?”那边也应一句:“你好吗?”眼神中凝聚了千丝万絮结成的依依不舍,语气里透着彼此的关心和爱护。本是同一…  相似文献   

5.
秋游玄武湖     
当金灿灿的落叶纷纷扬扬飘落到地上,当鸟儿们从干哑的嗓子里挤出最后一个音符,当草儿们也都换上新装,像醉了似的在萧瑟的风中忘情舞蹈,秋便悄然来到人间。秋,美在一份明澈,美在一丝惆怅。踏一路金色,伴一曲鸟鸣,乘一缕秋风,我信步来到玄武湖公园赏秋。公园——秋天最好的栖息地。那遍地金黄的落叶是不是一封封来自大洋彼岸的家书?是不是满载着浓浓的思乡情?秋叶不语,只是默默地躺在那里,等待飒飒秋风给它一个新的归宿。脚踏金色,置身于这样一个空旷、安静的地方,享受秋风带来的阵阵凉意,我感觉时间仿佛已经停滞,思绪仿佛已经被这秋意溶化。…  相似文献   

6.
聒噪的蝉鸣渐渐平息,飒飒秋风悄然吹起,一只不可见的手从树上摘下了一片发黄的老叶——不,那赫然是一张日历,上面分明地写着一个字——秋。俯下身,捡起那枚“秋”,拿捏着,翻转着,摩挲着,仔仔细细地看:那是一枚很大的叶,  相似文献   

7.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赏析:诗人用“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个精巧妥贴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让我们像吸进了水莲花的香气一样,感到一股朦胧的透彻心扉的美感,是人?是花?抑或花亦是人,人亦是花?我们已无法辨清。接着,诗人用“道一声珍重”的反复,写出了无限的柔情和无限的依恋,可谓情透纸背。“蜜甜的忧愁”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用矛盾修辞法,使诗情更具张力,而且趋于饱满。结尾一句“沙扬娜拉”,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沙扬娜拉——赠日…  相似文献   

8.
秋天的树叶     
秋天是美丽的,当阵阵秋风轻轻地拂过,可曾记得那秋天的树叶。在秋天众多的树叶里大概最能体现秋的特色的树叶就要数银杏树叶了,银杏树的古老以及它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几乎都写在了树干上。扇形的银杏树叶像一把小巧玲珑的折扇。初秋,银杏叶还是碧绿碧绿的,几阵秋风袭过,银杏叶开始泛黄了。呵,看呀,它还镶着一圈金边,像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舞裙,又似只只秋天的蝴蝶。秋风扫过,叶子纷纷落下,它们忽而左忽而右,忽而快忽而慢,像一个个淘气的小精灵从树上飞下来了。当然,四季常青的树也不是没有。比如冬青,两头尖尖的冬青叶像大海里颠簸着的一叶小舟,…  相似文献   

9.
残秋     
我喜欢秋的味道,经常一个人在秋天里漫步,享受着那份独特的气息。秋天的那份庄重和凄美是让人敬畏的。人们总是喜欢用秋风扫落叶来描述秋的残酷,其实我觉得秋之伟大完全在于它那秋风扫落叶的魄力。秋风把夏的灿烂吹得冷冷清清,似乎有一股悲凉的痛向人袭来,于是人们便在忧郁中诅咒这秋天,其实人们尚不知生活中让人悲痛的东西远比让人兴奋的东西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习习凉风掠过发际。秋天是伤感的季节,我想。漫步在石臼湖边,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芳香,那甜甜的味道是那么熟悉,却又似陌生。于是,我想起了你,萍儿还记得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吗?我可一直没忘记你呀。望着水波微漾的湖面,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渐渐展开……  相似文献   

11.
咏秋诗话     
残暑消退,伴着凉风,和着虫鸣,新秋来临。“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萧萧愁煞人”又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喜秋、悲秋,从楚国屈原的《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晋代潘岳《秋兴赋》、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到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感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  相似文献   

12.
    
来到郊外,习习秋风伴着我,迎接我的,是一片金黄色的稻海。我踏上一条小路,小路悠悠,似一条飞带缠绕于秋林之间。我漫步而行,看枝头那浓淡相融、深浅相宜的秋叶,它似乎有了更深的蕴含。看,前方那正浓的秋色中,怎么会有夏日蝴蝶翩然飞舞?哦,那是落叶踏着旋转的舞步,从枝头飘下,欢喜、依恋地投向大地的怀抱,多像那小音符演奏秋的乐章,轻播时光的舞曲! 不知何时,雨从天上落下,似竖琴演奏柔和的曲,我的心也为之沉  相似文献   

13.
秋风的颜色     
一阵秋风从门缝里钻进来,感受着它的气息,我不禁抬起头,想到:秋风是什么颜色的呢?秋风是红色的。诗人说:“清霜染丹叶,秋晚粲如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火红的枫叶不就是被秋风染红的吗?秋风是黄色的。看那黄灿灿的菊花,诗人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再看那串串金黄的玉米悬挂屋檐下,在明媚的秋阳下微笑着,炫耀着,洋溢着富足,装点着农家庭院。秋风是白色的,一朵朵棉花探着可爱的小脸盈盈地笑着。诗人说:“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秋风是蓝色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高气爽,瓦蓝的天…  相似文献   

14.
乡间的秋天     
不知不觉,秋天已来到人间。柔和的阳光普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看,瓦蓝瓦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正往南飞,领头雁嘎、嘎地叫着,像是在说:天气凉了,我们要飞到南方过冬去了。秋天的田野里,金黄的稻子已成熟,秋风吹来,稻穗摇来摇去,像海洋里翻腾的波浪,真逗人喜爱。乡间的秋天是多么辉煌啊!秋天,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像小姑娘那一张羞得通红的脸;黄澄澄的鸭梨,上面小、下面大,仿佛那是一个个金葫芦;红彤彤的柿子高挂在枝头上,好似节日的灯笼;石榴笑破了肚皮;芒果乐弯了腰。乡间的秋天是多么  相似文献   

15.
秋天的树叶     
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原来是秋姑娘在向我们招手哩!调皮的她在我们的校园里转悠着。转眼间,就给校园的树叶儿们换上了金装。你瞧那银杏树,在秋姑娘的熏染下,已变成了棕绿色。那雄叶片仿佛是一把把小扇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好像要给我们送来阵阵凉风似的!银杏树的雌叶像一只只蝴蝶,在微风的吹拂下,好似一个个身穿花裙的小姑娘,正迎着风翩翩起舞……看那一簇簇火红的小精灵是什么?哦,原来是枫树叶呀!那火红的枫叶,似一张张红透了的手掌,在风中轻轻地飘动着,好像在向我们挥手表示秋天的到来呢!在微风中,有一些树叶禁不住大地的吸引,纷纷落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残暑消退,伴着凉风,和着虫鸣,新秋又来临。“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悲秋、喜秋,从屈原《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晋代潘岳《秋兴赋》,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直至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天几乎成了中国文人  相似文献   

17.
秋之韵     
秋宛如山野里潺潺流动的小溪,宁静中有灵魂的清澈和纯净……秋风乍起的秋风,缓缓地、漠漠地吹着,像一个失意的爵士,在每个角落寻找着舞动的灵感,诉说着秋的缠绵。剔除一枚枚枯叶,卷起阵阵寒意,秋风想起了远去的春天,憧憬着来年的繁华绚丽。秋水秋满腹心事,那冷清的流水便是秋从心底里流出来的。即使未见秋的笑容,未听秋的絮语,只是那细细的涟漪,也掩饰不住秋心里的秘密。秋水用深情的流动给秋以最美的注释。秋水用纷纷的飘洒蔚蓝了天空,染黄了大地。秋给人以清清纯纯秋水般的心情。秋叶一叶知秋,这是秋永恒的书签。秋无情,剥落了黄叶,而秋叶…  相似文献   

18.
韩国的秋     
我非常喜欢韩国的秋,特别是那高高的瓦蓝的天空,就像平静的湖面。有时候,连一小块的白云也没有,那时候的天空真是漂亮极了!伴着凉嗖嗖的、干燥的风。更令人感到凉爽,愉快。  相似文献   

19.
城中的秋     
山中的秋,整日像被晚霞罩着,金黄色烂漫着,偶尔还有几只留下赏景的鸟儿在喝彩。虽有那晨雾弥漫,哪煞得住那股劲儿;虽有丝丝秋风,却也摇不动一片叶儿;虽有些砍柴的樵夫,怎撼得动这片土黄。沿着无尽的石阶往上登,偶听得鸡鸣,却不知人家在何  相似文献   

20.
失败的逃跑     
风清月高,在那皎洁的月色下,我却无法安然入睡。在丝丝的凉风下,我不时深吸一口凉气(凉风?凉气?让人疑惑),一股窒息的感觉漫布我整个全身,我面部扭曲。突然,我猛地颤了一下,跌下了床。(起笔的心理活动描写很是吸引人,也道出读者心中的一种疑问:怎么回事?)我四肢无力地爬了起来,气喘嘘嘘地打开了灯,父母也被吵醒了,他们看着我苍白无力的脸,不禁吓了一跳,把我安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