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沐浴着双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春风,春芽破土而出,到今天已走过了六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她激扬着青春,散发着活力,聚集着爱文学、有梦想的孩子们。她承载着他们对世界的种种奇妙的异想、对生活的热情和感悟、对未知的揣测,并回馈给他们富足的精神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位执着耕耘于大西北宁夏银川的普通而又朴实的高中语教师,带班近十八年炬就他了解学生,掌握心态,调控情绪,挖掘潜力的特殊本领;从教二十五载更形成他运用人精神,唤醒学生良知,感悟作品内涵,结合生活实践,提高德才素质的独特的教学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眼下,“感悟”这个词在语文老师那里颇具生命力:课堂上,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解读)及时地以对话、交流等形式呈现出来;课外阅读和练笔中,我们期待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期待着他们能够“吾手写吾口”,鼓励学生叙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写自己想抒的情……的确,在自由而尊重的氛围中感悟,学生们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张扬,思维的火花也因束缚的减少而与文本产生了更多的碰撞。  相似文献   

4.
应珍芳 《现代语文》2006,(12):39-40
[教学重点]感悟亲情,抒写亲情。[教学设想]感悟——畅谈——抒写[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I.学生收集抒写亲情的名言诗句。2.教师准备幻灯图片和磁带《散步》.  相似文献   

5.
春芽     
春天真美。 桃树高举着满树红艳,柳枝上挂着迷人的嫩绿,还有燕子,衔着春光,飞来飞去,使人觉得春挺甜挺亮。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先生的散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初读先生的散就被其深深地触动,对化“历史”的感悟,对生命人格的思索,这都是触动我心灵之弦的原因。“真正意义上的散创作是创作人生经历与人生智慧的艺术体现,富有灵性和责任心的散作家总是将一生的生命感悟、审美灵性、人格智慧和化艺术全部展现给读”。余秋雨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极富创作灵性和和责任心的作家。从《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无疆》都透出生命的气息和化的“历史”反思。“他的散具有很强的思想力度,丰厚的化内涵,深沉凝聚的历史感,熠熠闪光的哲理品格,劲健潇洒,汪洋恣肆的笔,开阔放达的大家风范。”他以一个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若作家自己心中的“化史”,解读着化的内蕴。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余秋雨是如何抒写他心中的化的“历史”的。  相似文献   

7.
爱的色彩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都享受着不同色彩的爱。如果说,感情是一首诗,那么爱就是最精彩的一节;如果说,感情是一幅画,那么爱就是最绚丽的一抹;  相似文献   

8.
春芽     
春天真美。桃树高举着满树红艳,柳枝上挂着迷人的嫩绿,还有燕子,衔着春光,飞来飞去,使人觉得春挺甜挺亮。可是,我却分明觉得春离我挺远:因车祸摔伤了腿,我住院了。天天做着恶梦,梦中的我无奈地拄着双拐,呆呆地站在河边,觉得小河也跟我一样眼泪汪汪的……我垂头丧气,蔫蔫的。老师猜透了我的心思,来医院为我补课时,特意搀着我来到春天的原野,让我细细地观察刚出土的春芽儿。我问:“有什么好看的?”他回答:“春芽是一首诗,不信你细看。”我就盯着细看,然后无精打彩地说了一句:“才出土的芽芽,可怜兮兮的,不就两片叶子嘛!”“可芽芽的决心大,才…  相似文献   

9.
回报     
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本文着眼于爱,真情感人,用平凡小事,谱写出爱的颂歌。本文突破了一般只是在爱的承受中感悟的话题,强调爱不只是在爱的承受索取中的感念,更是主动而精心的回报,情深意浓,语言生动,恰如爱的涓涓细流,沁人心脾。本文叙议结合,叙得青春活泼,议得含蓄隽永,字里行间倾吐着自己对爱的认识和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春芽     
《广西教育》2010,(10):F0004-F0004
我 是一枝刚刚吐露的嫩芽 多希望 你能看见此时的我 昨夜,我接受了大雨的洗礼 它在我身上留下剔透的光亮 今天,沐浴着晨风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对“爱”这种永恒的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本节课通过对以“爱”为题材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让学生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感悟歌曲的主题,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美与爱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懂得爱与被爱是并存的,要用一颗感恩的去心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独具特色,完美地展示了那一特殊时期的人性的残缺。这种完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真实感受的抒写,将扭曲的人性艺术地、淋漓尽致地呈示出来,在残缺中绽放了美丽;二是用“爱”来疗救、弥补残缺的人性,最终使人性走向完美。作品在反思批判历史、揭露残缺人性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美与爱的存在,这也是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的最大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诗歌,散文;有现代文.文言文;有中国作品,外国作品。学习本单元,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正确对待自己.从容面对未来,准确把握人生。  相似文献   

15.
韩艳红 《福建教育》2005,(7A):24-25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组织教材。生活中不缺少爱,但让孩子们谈生活中的爱时,他们却无话可说,对爱非常淡漠。于是以教材为触发点,我决定进行一次有关“爱”的习作指导课,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爱,热情地抒写爱,让学生不仅能在习作中提高表达能力,也对“爱”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校园里的农夫,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技艺;应该将课堂理解为一首首抒写生命的情诗;应该在课堂上用浪漫和温情去培育一点点高贵的东西,并尽力地不让孩子对未来绝望。教师要让关爱走进英语课堂,在课堂上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爱”的交往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在教学中,可通过读书这一感悟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运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感悟爱、体会爱、升华爱。  相似文献   

18.
家园如梦     
山珍 《现代语文》2005,(8):16-17
本篇散文温馨醉人,如一弯新月,悬挂于情感的枝头;似一缕微风,抚慰着漂泊者的灵魂.抒写的乡愁同岁月一样幽远绵长.引发读者浓烈的家园情怀。故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注定要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停地回望,家园是我们的目光唯一永远不变的方向,对故土家园的爱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理解和牵挂。岁月如歌,漂泊者不管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故园这一个宁静的港湾.故园的一草一木又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永远燃烧在灵魂的最深处。  相似文献   

19.
即物抒怀     
我们常常说到“触景生情”,而很少听到“即物抒怀”这样的话。其实,这也是一种构思写作的笔法。面对能够激动自己心灵的事物,人们也许会感悟,也许会沉思,也许会联想;面对事物,人们心中的火花在跳跃,人们要形象地抒写自己的“心灵”感受,这就是“即物抒怀”。如某年高考阅读材料中有一篇《青菜》的文章,在写了青菜的色彩、形态、根部以后,作者这样抒写自己的心灵感受: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抚…  相似文献   

20.
金胜伟 《语文天地》2011,(10):23-25
语文教学本是流动着美的韵律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情思升华过程。是活化思维的主流,是增长智慧的主阵地,是解放个性,抒写鲜活生命的美丽,是真真切切对人、社会、自然思考与感悟的文化荟萃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