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政策出台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998年643万增加到2004年2000余万,6年间增长了两倍多,毛入学率已达19%,成为世界上大学生数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10年,在校生要达2800万左右,毛入学率达25-27%左右。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趋势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相应地取消了“包分配”,以“双向选择”取而代之,但是大学生就业体制等没有随之改变,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1.就业观和就业机制的矛盾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立了“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并确立了以市…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毛入学率达23%左右,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本文从剖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大学生就业的误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到2002年底,全国各级高等教育在校人数1600万,毛入学率达到了15%,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向了大众化。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甚有人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归因于高校扩招政策,归因于大众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凯 《教育与职业》2004,(23):60-61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在讲话中指出:“近几年来,我们实现了高等教育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去年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5%,今年可能会达到1900万人,毛入学率超过17%。”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20年将达到30%。高等教育在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又是最新的命题,也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一种理想。我国“大学生数从1998年的643万到2006年的2500万,8年间增长了近四倍,成为世界大学生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毛入学率已达22%,每10万人口中大学生约1900人,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并且超过了世界平均数。”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人们对教育公平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在学总人数达到4002万人,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跨越。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次。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数量大幅增长,就业形势随之发生改变。大学生不仅要认识到新时代下面临的就业挑战,更重要的是在大学期间培养就业意识。  相似文献   

7.
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分析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农林院校就业形势分析2004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已达17%,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教育时代,这就使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且在一定时期将长期存在。1.农林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我国高等农林教育战略目标是“十五”期间,高等农林教育的总规模将按14%左右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占全国总招生数的8%,其中农林科专业占4%,到2005年,各类高等农林教育在校人数达到47.7万左右,其中普通高等农林教育本科达到27.3万左右,年增长率13.2%左右;研究生2.7万左右,年增长率17.2%左右;高职、高专14.4万左右,年增长率13…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整体上讲,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也逐渐由社会“精英”就业转变为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9.
《职教论坛》2006,(4S):39-40
2006年黑龙江省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十一五”期间该省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初步定位:到2010年,人均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达到9.5年左右:狠抓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完成率,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8%,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和3%以内;稳步发展高巾教育,大力发展中职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左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5万人左右,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并保持在6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初步构建黑龙江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刊首要闻     
☆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确定——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措施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针对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国际人才竞争的特点,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新世纪之初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措施:巩固、扩大“两基”成果,到2005年,使全国范围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有所增加,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初中后职业培训在校生规模及高等教育规模,到2005年,力争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以高质量促进高教健康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全省提前30年,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现代化是全省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接近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建成教育强省。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基地,是科教兴省的生力军。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成为教育发展中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当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刚刚达到15%,开始迈人大众化门槛时,就业市场便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其症结何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在哪里呢?在市场已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基础的今天,笔者试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探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2007年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拐点 自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近5年来,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人,2003年的212万人,2004年的283万人,2005年的338万,2006年的413万人,一路攀升,2007年达到495万人。五年中毕业生人数平均每年增加7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8.23%。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几年来高校的大扩招,高校在校生数急剧增加,1998年全国招生108万人,1999年招生160万人,2000年招生220万人,招生规模相当于1998年的一倍,两年就翻了一番,高校毛入学率达11%。中央决定在十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要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换,这预示着今后几年每年至少要扩招20万人以上。江苏省普通高校在校生从1995年21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47.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5%。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与其他各类高等教育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沟通的依据与原则1.沟通的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高等教育的沟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江苏省则提出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左右。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单靠现有的普通高校难以完成。且社会经济生活中急需的是生产第一线应…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国家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即入学率在15%~50%。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于1999年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目标,通过多种办学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目前的9%提高到15%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未来10年中有较大扩张。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将达到1700万人,10年间净增规模700万人,平均每年至少需要扩招50万~70万名大学生。“十五”期间前三年高等教育规模扩展速度可达20%~30%,三年后可以适当放慢增长速度,控制在7…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河北省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战略,河北省的省情是:人口各省排名第四,经济发展在全国居中等水平,高等教育在全国居中下等水平,生均经费严重不足,各省排名倒数第五,属于下等水平。根据“积极稳步”方针,本文提出2010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1.5%到15%之间。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生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挑起了主管教育工作的重担。他在多方听取意见后,提议召开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决定立即改革高校招生办法。当年即举行了冬季招生考试,使荒废了近10年的高考招生工作恢复正常。 1999年,国家再次作出决定——高等学校大幅度扩招,重点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随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空前扩大。同年,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组建,明确在“抓本质、抓共性、抓积极因素”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 两年后,教育部宣布了与高校招生极为相关的另一项政策——国家对高校毕业生不再兜底包揽,他们的就业必须走向市场化,由学校推荐,学生自主择业。 连续4年高校扩招的结果是,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近一倍,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42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4%。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与此同时,长期困扰我国是否该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的主要问题——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尤其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115万人,其中52万名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20万人在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2002年,扩招的直接影响开始显现,145万名高校毕业生忐忑不安地走出校门。这其中,较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07,(1):57-57
教育部部长周济2006年7月13日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到2005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300余所。在学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  相似文献   

20.
排名&数据     
教育部部长周济: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4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000万 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10月15日,教育 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 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 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到40%的目标。 周济部长说,到2000年,我国基本上 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 文盲的目标。到2004年,93.6%的人口地 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 降到4%以下。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 阶段。1998年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 制招生数从108万人增长到447万人,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 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进入了国际 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现已建立了一 个基本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 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在校 学生人数达到了2.5亿人,教师达到了1300 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