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毕节方言的研究相对滞后,也没有人对毕节方言进行语音实验研究。运用语音实验的方法,从基频、音强和时长三个方面对毕节方言的声调进行客观描写,可以为毕节方言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声调基频数据的分析表明,毕节方言的声调(新派)明显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发生了趋向于普通话声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 ,以市区方言为代表 ,有韵母 32个 ;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 ,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毕节方言中重叠构词形式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词根语素重叠和附加式重叠,其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十分丰富,并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语法化的倾向。毕节方言重叠构词受共同语和贵阳话影响,而又呈现出一定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法化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而对某一地域内或某一方言的词汇的语法化研究则较少。毕节方言中部分词语的虚化,反映了毕节方言与中古汉语之间的联系,也是汉语实词虚化这一总体趋势的佐证。毕节方言词语法化的倾向,既是词义和语法变化,也是人们认知方式变化的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毕节方言地名词具有丰富的历史层次。探寻毕节方言地名词的历史层次,可以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毕节方言地名词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其文化内涵是丰富的,涵盖秦汉、明清至现代的漫长历史,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民族特色,是毕节试验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以市区方言为代表,有韵母32个;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毕节试验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通过市场细分策略、跨文化营销策略、有效广告策略和品牌建设策略等,可对毕节试验区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法中,一个突出特征是语序和虚词对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作用。助词的使用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突出特征,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发音接近四川、云南、湖北方言发音,与普通话相比,毕节方言体貌范畴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毕节方言中,重叠词语众多,形式复杂。毕节人说普通话,常常会使用重叠形式的词语,因而容易导致使用方言词语讲普通话的错误。从构成方式入手,以名词、形容词、动词为主要分析对象,比较毕节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中重叠形式的异同,为毕节人讲好普通话服务。  相似文献   

10.
毕节方言词汇的来源较为多元化,既有普通话转借词语;又有借自四川方言、贵阳方言、湘赣方言、吴方言的词语,还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和英语的语汇以及新造词语。它们共同形成了毕节方言词汇的来源系统。在这些来源中,又主要以普通话词语和四川方言词语为主。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移民的影响,文化教育及中心城市的影响,地域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与周边方言词汇的比较考察,提出桂岭本地话特征词,并对部分特征词的语源、历史层次进行了一些分析,试图了解桂岭本地话与周边方言的接触情况。  相似文献   

12.
毕节方言地名词有两大语源:其一为外来汉语地名,包括两种情况,即由汉族移民异地移植的地名(如古南京地名)和按汉语命名方式命名的地名(如府、县、乡、村、铺、伍、所等通名)。其二为借词地名,即源于各少数民族语并已经通用的地名。毕节方言地名系统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也折射出其所独具的多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毕节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其调形格局中高调多,低调少,是一个以高平、高降(包括高微降、全降)和低凹等调形共同组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格局类型。毕节方言当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声调现象,包括作为非区别特征的假声和嘎裂声等,这是传统声调研究中没有发现的。毕节方言中阳平调和上声调这两个降调的调头等高,要通过其调尾才能区别开来,这说明声调调尾与声调调头一样也可以作为降调的一个重要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仙游话、福州话和厦门话词语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仙游话有别于福州话和厦门话的三类特色词概况:一、反映仙游特有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词语;二、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形同义异”的特色词:三、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义同形异”的特色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作初步探讨。认为古闽越语词语的遗留是未能考本字和来源特色词存在的可能原因,宋代以来自成一体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数特色词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于母语为毕节方言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音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插音、替换、删音三种现象是该类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中最常见的错误,其中插音、替换发生的频率较高,容易在中介语中凝固沉淀下来,形成语音僵化现象。用优选论对母语为毕节方言的大学生习得英语语音的插音、替换现象进行解释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