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权组织形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核心部分立法、司法、行政等要素之间以及公民与政权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合问题,其要旨在于哪个部分的权力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或者国家权力如何组织,决定整个国家权力的运作及其过程。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曾经创建的苏维埃政权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具体性质、任务、政权组成人员、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权的结构层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及理论价值,对《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学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论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平天国政权不能笼统地定为“农民政权”或“封建政权”。1853年定都南京前,太平天国颁布了反映农民阶级愿望的纲领性文件,并把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清王朝,作为惟一的斗争目标,此时它属于农民政权。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将对清的矛头转向内部,为巩固与争夺最高领导权而相互残杀,个人与宗族利益至上,它转变为洪秀全家族的封建政权。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仍属于传统的以管制为本质特征的全能统制型的政府行政范式,其单向度功能表现强烈,而且在市场经济中出现谋利倾向或行为。为适合时代要求,新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角色必须从单向度功能向双向度功能转变,全权全能体制向有限型体制转变,同时还有赖于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方苞,据《四库全书》载:苞字凤九,号灵皋,亦望溪,桐城人。康熙丙戌会试中式举人。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落职修书。方苞生于康熙七年(1668年),卒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清代著名古文家,被认为是桐城派的开派人物。  相似文献   

7.
8.
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思想,主要涉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自治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等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一号文件和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在组织结构上经历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乡(镇)——村——组""乡(镇)——村——组"与"乡(镇)——村(社区)"并行的三个阶段。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内容和组织结构演变看,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创新涵盖组织结构、治理模式、保障机制、职能定位和建设方法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政权的合法性是政权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合法性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政权的权威的认同与遵从。而一个政权能够拥有这种权威,以及在多大的范围内能够行使这种权威,就是合法性的高低了。探寻合法性来源,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维护政权合法性的重要之处,也有利于政权维护从刚性向柔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世界大多数人口和地域大国,其国家一般是三级政权体制,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五级政权体制,中国历史也曾出现过二级、三级、四级的政权体制。各种政权体制的存在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也曾推动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市管县”为其主要特征的中国五级政权体制在实践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要求,行政体制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到底中国五级政权体制该何去何从,改革将如何进行?必须对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以梳理。  相似文献   

11.
万载县是江西西部的山区小县,清初毁于战乱.在战乱之后经过三四十年的经济恢复,大族和乡绅们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县级政权借助乡绅的力量逐步开展了县域社会建设,同时,乡绅们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县域社会建设.从清代万载县县域社会建设的历史可知,乡绅在清代的县域社会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晚清人士认为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具有诸多优势 ,诸如有利于筹集资金、分散风险 ,两权分离便于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相结合 ,转变公众传统投资观念等等。解决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障碍 ,股份制是企业形态发展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13.
晚清政治小说以全新的时空想象,设计国家未来发展模式,这种想象在时间上着眼未来,空间上着眼世界。中国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走向世界。传统农耕社会的理想是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晚清政治小说国家想象超越这种小农的社会乌托邦。政治小说的直接功利性超过了它的艺术性,政治小说本身代表上层知识分子的集体愿望,没有贴近普通民众的想法,因此没有实现新民启蒙的最初目的。  相似文献   

14.
清代常熟散文可分为两个阶段:清初是第一阶段,作家大都是明遗民,作品有着明显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形式涉及经论、政论、史论、文论、碑传及山水游记;清中叶是第二阶段,作品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内容更多的是为清统治者建言献策、歌颂忠臣良将、宣扬封建孝道和褒扬贞女烈妇,其间也不乏富有哲理的散文和文学性特强的山水抒情佳作。  相似文献   

15.
“宾兴”一词最早发端于《周礼》,作为与古代科举渊源之深,交融之广的一个特殊术语,在宋代人的眼中甚至被视作为科举制的最早源头。“宾兴”的意义也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进入科举时代后“宾兴”最初作为一种科举典礼而言,与乡饮酒礼结合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宾兴”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作为一种慈善性的助学助考形式,在全国各地普遍发展起来。荆州也正是基于这一形势的影响,其宾兴组织开始得以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庚子之变尚未结束,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就开始推行"新政",希望借此挽救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这次"新政"包括对官制,兵制,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新政困难重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严重困难,所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而整个"新政"中成绩最好的无疑是袁世凯的"北洋新政"。从1901年11月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到1907年升任外务部尚书兼北洋大臣,前后六年间,直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农业,教育,金融,军事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袁世凯日后权势日重,声望日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两次新政同时进行,所采取的政策,指导思想等也均相同或相似,但是结果却差距很大。因此希望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清代常熟诗坛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常熟文学分清初和清中叶(晚清属近代文学)两个阶段.清初,常熟诗坛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遗民诗人如群星璀璨,创作了众多忧国忧民的作品,烙下了时代印痕;二是以钱谦益为核心的虞山诗派,与云间、娄东鼎足而立,给中国诗歌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清中叶,"神韵"、"格调"、"性灵"诸说登陆常熟诗坛,造就了许多才华出众,颇具影响的诗人,给虞山文坛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湖南城市经济发达,人口繁多,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会馆、公所等城市民间商人组织就承担了城市经济、社会管理、公益事业的等多方面职能。清代湖南城市民间商人组织承担城市管理之职能,对今天的城市管理创新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政府应扶助城市民间组织的发展,民间组织应主动适应社会以担当城市管理的重任,充分发挥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清代绘画的世俗化倾向是传统文人画余绪的终结和中国画现代形态的肇始。从吴门画派到扬州画派再到海上画派,是中国画世俗化递进的三个重要阶段。从绘画本体上分析清代绘画世俗化的两个代表性画派——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我们可以从绘画的题材、色彩、形式等方面看到他们同文人画传统之间产生的变化、拉开的距离和世俗化严谨的清晰脉络。清代绘画的世俗化过程是社会形态从"农"到"工"的转型,是艺术家从"士"到"商"的转型,是文人画职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中国古代灾荒最频最烈、荒政最发达的时期。此时,虽是我国灾荒的频发期,清前期与后期灾荒频度无大的差别,但灾荒的危害程度明显加深。清政府的备灾救灾思想、救灾政策、制度运行、吏治情况等政府行为是这些灾荒现象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