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它体现了时代精神 ,同时也是中学教育改革之方向。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化学习题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1 通过问题的变形、拓展、延伸培养创新精神习题课教学中 ,在讲清原题的基础上 ,教师还应通过对问题的多角度审视。改变题给条件、改变设问方式或设置隐含条件等 ,将原题衍变成几个“形异质同”的题目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拓展学生思维方式 ,创设创造性思维过程 ,…  相似文献   

2.
张小军 《时代教育》2007,(10Z):79-79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应赏识学生的奇思妙想,善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应从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的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意义,探讨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创新,是在真实而精确累积前人类既知既得的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进,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和人生境界的巨大升华。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时代,最主要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明确地告诉我们,时代的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培育下一代人才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就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集中开发人的创新潜能,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技能训练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因此,倡导创新教育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为核心,实施素质教育。1 在兴趣中建立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之母,它可以孕育愿望,滋生新动力,更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源泉。儿童时期的好奇心最为强烈,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现有的条件下诱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其朦胧的创新意识。例如上《小电珠》一课时,教学着眼点不仅是学生认识简单电路的知识,还要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媒体激发学生探求让小电珠发光秘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黄珏  赵红 《职教论坛》2003,(16):23-2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界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上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更新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老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而新…  相似文献   

14.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学应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积极实行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采取形式多样的作文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意义,探讨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实践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年来的传统教育,一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另一方面,即使在有限的实践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设计好“套”,让学生去“钻”。学生完全处于受教师支配的地位,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只是作为理论正确性的验证而设,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和同仁们在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及如何培养等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讨论、研究和探索,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在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上,应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例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诸多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