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庆殷 《广西教育》2004,(7A):56-5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把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三者联系起来,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洁 《云南教育》2005,(31):48-4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3.
王禄平 《考试周刊》2012,(65):68-6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如能把数学教材、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必须基于生活视角去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及魅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现行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教师因为过多地依赖教材,甚至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使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脱节,常常导致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学生面前十分棘手。  相似文献   

7.
虞娟 《考试周刊》2012,(25):64-64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考虑教材知识结构的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据,因为数学教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十分密切,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教学与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本文主要围绕数学与生活经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生活经验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近年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抓住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把生活问题带进课堂,努力使静态教材动态化、趣味化、生活化,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生活化,提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材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倡导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而恰当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参与情感。  相似文献   

11.
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亲切联系。”明确指出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不同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具备的知识背景与数学活动经验也各有异,教材又只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它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客观地把握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使教材内容成为更易于在课堂上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下面笔者结合听到的两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那么,怎样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特别是还在执教旧教材的教师的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呢?笔者结合浙江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十一册中的教学内容谈谈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中,帮助他们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学习活动就能自觉地、顺利地展开,从而激活思维。根据这一认知特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教师要活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架设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标准》这些阐述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重要思想,强调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数学知识与生活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内容要贴近生活,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不断沟通生活中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丁杭缨老师不拘泥于教材,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寻找学习的最佳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让学生尝试读钟表上的时刻,再开始教学生认识钟面,掌握时、分的进率和记时方法,使“教”适应学生的“学”,使教学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不仅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而且使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筑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现有教材普遍注意数学知…  相似文献   

20.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能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眼光去观察、思考生活,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好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凭借学生生活经验,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由“为学数学而学数学”转变为“为用数学而学数学”,最终达到“为生活用好数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