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到铅笔划过纸张时发出的"沙沙一沙沙一"的声音……这是一节美术课,孩子们在认真地画画。我静静地在教室里"巡视",不时地提醒孩子们这里该怎么画,那里该怎样涂。突然,我的目光定格在一个小男孩的画纸上:他画的是三只蜗牛,一只大蜗牛背上驮着一只小蜗牛,前面的一只蜗牛转过头来看着后面的两只。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前面那只蜗牛的两只大眼睛,  相似文献   

2.
王冯祥 《师道》2006,(9):38-38
今天依然天气炎热。我正在上第二节语文课,向学生提出“秋风吹黄了什么”的问题,想由此引导孩子们去观察秋天的树叶。突然有一个学生小声叫了一声:“小鸟!”这一叫可让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目光不住地搜索小鸟的行踪。我一看,这下课可上不成了,按照常规,应该迅速制止孩子们的举动。但我灵机一动,反而很平静地问了一声:“小鸟在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在电视机上面!”这时,同学们各抒已见起来:有的说:“小鸟迷路了。”有的说:“小鸟太热了飞进来乘凉。”有的说:“小鸟太寂寞了,想和我们交朋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何开友 《小学生》2012,(11):88-88
周五,听了同事的一节数学课,课的内容是《观察物体》。开始,同事就对孩子们说:"这节课,我们上美术。"孩子们一听,高兴得欢呼起来,马上拿出了图画本和铅笔。同事接着说:"不过,这节美术课可不是大家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是一节数学美术课。"在孩子们惊奇的目光中,他拿出四盒粉笔,在讲台上把三盒摆放成一排,在左起第一盒上面再放了一盒。摆好粉笔,同事提出了画图的要求:在自己的座位上画出看到的图形,看见什么样就画什么样。不能去看别人的,因为别人画的会和自己画的不一样。孩子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地画了起来,一些孩子还眯缝着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我送走了让我心力交瘁的毕业班,回到了四年级。第一堂课,我站在讲台上,看到台下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心情格外愉快。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我热情洋溢地讲了第一课。从孩子们微笑的小脸上,我知道他们听懂了。 放学之前,我习惯性地数了一下作业本,数来数去发现少一本。不会吧,第一节课就不交作业?可能数错了,再数一遍。我心里这样想着。 “老师,不用数了,肯定是黄晓成。”“老师,他以前每次作业都是很晚交的,有时还不做呢?”“老师,他  相似文献   

5.
那日课间一走进一(3)室就觉得气味不对,孩子们也议论。凭着多年职业的敏感.肯定是哪个内向的孩子不小心弄在身上了(因为不怎么内向肯定会主动找老师的)。看到这我便笑着告诉班级里的孩子们味可能是从校后花园飘过来的那儿正在施肥。听了我的话,孩子们渐渐停止了议论。接下来是节音乐课,铃声一响,孩子们欢快地唱啊跳啊去了音乐室,而那个把大便拉在马上的小男孩却急得要哭了,脸涨得通红。在其他孩子们离开教室的时候,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拉住了他的小手,他那含着泪乞求的目光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我想笑,却不敢笑出来.我…  相似文献   

6.
七巧板.这个具有神韵的传奇智力玩具.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叹服.我也不例外。当我看到这节七巧板活动课的瞬间,脑海中已经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和一幅幅孩子们上这节课时的情景.灵感的微妙已经占据了我的心头。我要和孩子们共同诠释这节课.我要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来上这节课.我要让孩子们的想象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7.
如今,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彩色食品",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的目光。花花绿绿的零食、五颜六色的糖果,确实能够引起人们的购买欲,但我认为"彩色食品"最好别买。  相似文献   

8.
近来,我发现班上的孩子总爱用好奇的目光盯着我,还时不时地嘀咕几句,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情.留意一听,才明白孩子们是对我高高凸起的大肚子感兴趣.面对他们的好奇,年轻的我有些不好意思,只好佯装不知.谁知,他们还是"将"了我一"军".  相似文献   

9.
一天早晨,我刚走进教室,便发现气氛有些不对——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都瞪着眼睛望着我。这时,我突然发现一块大的石头"躺在"讲台上。我惊讶地问:"咦,这里怎么有块石头?"孩子们七嘴八舌嚷开了。"是金苗带来的!""她要用来打人的!"我将目光转向金苗,只见她眼里含着泪,非常害怕的模样。说起金苗,她算得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她患有学习行  相似文献   

10.
总想让学生静下心来诵读一些经典。从《淘气包马小跳》《快乐星球》到《哈里·波特》,孩子们总有他们自己喜爱读的书。一节阅读课上,我问:“谁手中有《论语》?王老师想借阅一下。”小家伙儿们开始面面相觑。“大家都没有吗?王老师多想读它呀!”我用期盼的目光环视每一个望向我的孩子。也许是读懂了我脸上写满的失望,孩子们开始躲闪我的目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轻轻地叹了口气。“王老师,我家可能有。”中队长李苒迟疑地举起了手。“太好了!借我看看可以吗?”我满脸是灿烂的笑容,高兴得像个孩子。“上学期,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好像是………  相似文献   

11.
<正>记得一段时间内我连续听了几节语文课发现:现在的孩子在课堂上似乎失去了灵性。课堂上,老师看似精心设计的问题孩子们不感兴趣,而孩子们感性趣的问题,教师又恰恰回避。比如,听了几节讲述小动物的文章,老师在课堂上仅仅围绕课文讲述小动物的样子及可爱,这似乎无可厚非,但孩子们关心的是它们的生活习性,老师觉得应当依据教材,而且没有时间再去拓展。这样,老师讲老师的,学生无奈地接受。课后,我与几名学生聊天,他们的话令我感触颇深。孩子们说:"我  相似文献   

12.
老师     
当我夹着课本来到教室,一眼看见我平时最宠爱的学生强,竟然伏在桌上呼呼大睡,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气愤地大声喊了一句:"上课!"然后用威严的目光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在强的身上.我一脸严肃地说:"再过几天就要会考了,可到现在,有的同学还没有紧张起来,竟然在上午第一节课就睡觉……"  相似文献   

13.
那天上午,孩子们上完课间操,大都陆陆续续进了教室。我正准备讲课,小锋捂着鼻子在教室外面喊"报告"。因为正要上课,我便没有多问,就让他上位儿了。小锋在班上显得有些孤单。老师眼里他"不讨人喜欢",同学中也没人愿意跟他玩。可他却不管这些,总是有事没事地缠着别人。一次又一次的,孩子们也就渐渐讨厌起这个"小尾巴"来。渐渐地,小锋发现班上没人愿意和他玩,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外班,甚至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好  相似文献   

14.
我就是太阳     
教师——面对这个神圣的称号,我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想到了什么呢? 当我站在讲台上,近距离地感受着孩子们渴望、专注的目光时,常常觉得我的心情正随着四周的空气向孩子们身上漫去:孩子们会因为我的灿烂笑容而快乐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也会因为我忧郁的眼光而惊恐地睁大他们无措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案例     
《今日教育》2015,(2):40-41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优化整合社团活动时间曾有同学苦恼地说:"每天一节活动课,时间太短,我的油画才只打了一个铅笔稿,就下课了。""摆上笔墨纸砚,先听老师讲,自己再开始练,还没有找到感觉就下课了,毛笔都难得洗。"老师也提出困惑:"每天一节活动课,孩子们换服装穿舞鞋,我先讲讲规则再开始练习,孩子们活动的时间就只剩下二十几分钟了。"  相似文献   

16.
孙帅 《江西教育》2022,(6):78-79
那是在5年前的一节数学课上,在讲授"小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我首先呈现出一些数——10、145、1.3、5520、23.3、0.9、700,然后要求孩子们试着给这些数分分类. 突然看到一向内敛而又不善于表达的小雨怯怯地举起了手,我便欣喜地叫她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她半低着头,谨小慎微地说:"老师,我将10、145、5520、...  相似文献   

17.
真实的谎言     
那是一节作文评讲课,孩子们挨着个儿上讲台读自己的佳作,好不得意;我也为他们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而喜形于色。我用赞赏的目光环视着活泼聪明的孩子们,心里无限满足。可就在这时,我的眼睛定格在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上,咦,他在干什么呢?我走近了他———张雷,朝着他笑。他抬起头,有些惊慌失措,又有些不好意思,双手轻轻地掩住一张写着字的小纸条。我和蔼地说:“把纸条给我看看。”他听到了,但没把纸条给我。他的同桌立即举手向我报告:“我看见他写了陈晓愈什么的。”(陈是我班的后进生)我友好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他低着头…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怎样才能较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维度呢?一节语文课上的一段意外的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思考。那是一节古诗教学课,学习《静夜思》,这是许多未上学的孩子都能流利背诵的一首诗。所以当我一说今天要学这首诗时,学生就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背了起来,那得意的神色好像在告诉老师:您瞧,我们早就会背这首诗了。望着孩子们兴奋的笑脸,我想,固然背得跟顺口溜似的,但孩子们能正确理解诗意、体会到诗人的思乡愁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不便逐字逐句分析解释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读懂这首诗…  相似文献   

19.
与简单粗暴的罚站不同,陪伴老师安静地站立是有温度的,有力量的。为了保证安全,学校要求孩子们不得在楼道奔跑打闹,除了加强教育,还特别派值周老师进行巡查。值周上岗的第一个课间,小华就进入了我的视线。我走过去拦住了他,把他叫到一旁谈话。但他似乎并没有丝毫的触动,游离的目光依旧追随着四周游戏的同学。第二节课的课间,我早早地来到了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我习惯性地环视一周。与每个孩子的目光相遇时。他们个个是两眼放光。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看着孩子们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我欣慰。我也不失时机地用孩子们能读懂的眼神向他们传递着我对他们的赞赏和鼓励。[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