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学生现有心理面貌的材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具体做法以及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学生现有心理面貌的材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具体做法以及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更好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规范化建设既要做好档案建立时数据收集的规范化,又要做好管理和应用的规范化,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档案,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建立和使用学生心理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游晓莉 《文教资料》2010,(32):211-2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各个高校密切关注的问题。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有利于社会选拔适合自己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心理档案包括集体档案和个人档案。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应注意材料的客观性、完整性、保密性等。  相似文献   

6.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所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高青倩 《文教资料》2010,(7):204-205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发的危害.本文提出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体系的具体措施.即加强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理论研究;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如何建立网络化大学生心理档案以及后期管理和使用的方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紧迫、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进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与途径。本文探讨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以及后期管理与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档案是学生在躯体、心理、行为方面的健康状况的动态记录,是对大学生进行预防性心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档案工作尚不完善和规范,科学的建立、管理机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性干预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并结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常规性心理咨询、创办心理健康网站和报纸以及创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性干预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承受挫折、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然而,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常出现失眠、焦虑、抑郁、敌对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贯彻、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首先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保障体系,其次要在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开设课程、讲座、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和团体训练,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分析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红香 《教育探索》2008,(3):119-120
亚健康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是引起其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健康选修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SCL-90测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范中攀 《考试周刊》2007,(29):23-24
采用SCL-90量表对218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7.43%,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大学生出现诸多心理问题是社会现实和自身因素的综合反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构筑全方位的心理防线;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6.
李萍 《中国成人教育》2006,19(12):80-81
本文通过对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讨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中合理地运用心理测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心理测查时,要注意科学实施操作过程,注意测查前、测查中及测查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配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时,其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要遵循科学性、保密性、发展性、教育性和量力而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仍存在流程不规范、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动态管理、档案使用率低等问题。高校应当从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促进心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交际困难等是大学生心理不和谐的原因。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可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咨询活动;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等。  相似文献   

20.
孙炜  李玉华 《教书育人》2009,(10):28-2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解决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