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陪审制度在美国的运作是成功的,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陪审制度运作的实效却是甚微的,这导致部分学提出在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中必须勇于移植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由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和美国陪审团制度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移植美国陪审团制度。在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历程中,我们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客观评价和合理吸收美国陪审团制度的成功之处,逐步显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在追求审判公正司法民主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刑事审判前程序构造是指刑事案件由侦查机关立案侦查至人民检察院起诉到法院审判之前这一过程中控诉、辩护、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我国的刑事审判前程序由侦查机关主导,缺乏必要的程序制约措施,往往发生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因而需要引入刑事审判前司法审查等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审判前程序构造。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刑事审判前程序构造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审判前程序构造是指刑事案件由侦查机关立案侦查至人民检察院起诉到法院审判之前这一过程中控诉、辩护、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我国的刑事审判前程序由侦查机关主导 ,缺乏必要的程序制约措施 ,往往发生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因而需要引入刑事审判前司法审查等机制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审判前程序构造。  相似文献   

4.
WTO司法审查制度的意图在于对成员目的政府行政行为予以限制,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公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商事审判与司法审查分属民事诉讼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因而,在WTO之后,我国现有的行政诉讼制度与WTO规则的同步以及与其他诉讼制度的协调就成为问题。本认为,建立以司法审查为核心的专门性经济行政审判制度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侦查构造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既不符合刑事诉讼理念和目的,又与审判构造和诸多诉讼原则相冲突。应当通过引入中立司法审查和加强犯罪疑人权利的方法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6.
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程序,西方国家大多称之为"预审程序",是衔接公诉与审判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必经程序.重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立法.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和现实条件,我们应采取"两步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地方性法规是审判"依据",表明法院应无条件适用地方性法规审理行政案件,不能评判其合法性。从国家法制统一来看,行政审判及其法律适用必须维护法制统一,而地方性法规的"依据"适用有悖法制统一。本文认为,法制统一既为行政审判适用地方性法规提供了正当性基础,但也要求有条件地适用地方性法规。因此,有必要引入合法性审查机制,要求法院在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适用地方性法规,从而实现维护行政法制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行政法原则在行政执法实践和司法审判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行政判例中则蕴含着丰富的行政法原则。以梁宝富案关于合法性审查和保护诉权及赖恒安案关于成熟原则的行政判例为例来看,通过行政判例来运用、发展、创制行政法原则,对于推进我国行政法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审判是案件得到公正审判的前提条件。我国当下法官独立审判遇到的种种障碍性因素与法官本身缺乏主体性资格有关。尽管司法独立既是法官争取的结果,也是法学和政治哲学发展的产物,但是法官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如此,才能把法官独立审判逐步推向现实化。这就需要法官从四个方面来增强自己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是法官能够坚持独立审判的主体性资格能力:守法精神、敬业精神、大的智慧、勤勉工作,而第一种素养又是基础素养,是法官成为法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高效执行的关键在于其审查和执行过程。针对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查和执行中的问题,应强化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合理化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判决,构建内外协助的执行机制,合理调整案件范围和审判力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审判中在证据材料、举证责任分配、审判认证与推理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证据规定》针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从而补充、完善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审判"依据"地方性法规,但《立法法》与司法解释却有不同的规定。司法实践并不认可地方性法规的审判"依据"地位,表现为适用上位法而绕过地方性法规,直接评判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等。文章认为在行政审判中,地方法院应主动审查待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有权在个案中不适用违法的地方性法规。最高院应取得确认地方性法规违法的权力,可以宣布违法的地方性法规无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侦察体制是在继承解放前革命根据地侦察体制和借鉴前苏联的司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侦察与审判之间缺乏调控机制。必须确立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坚持合理公开的原则,建立司法授权和司法救济机制,确立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与律师帮助权,扩大律师在侦察中的参与范围,重构和完善我国侦察体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审判制度自产生以来,一直是行政和审判合一,审判从属于行政。法官非职业化现象严重,特别是法官管理的官僚化现象十分严重。20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行一系列司法改革,但囿于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司法独立,特别是法官独立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因此,我国的司法改革要想达到公平公正的目标,不仅要从形式上保障司法独立,而且还应从实质上保障司法独立,特别是法官的独立。彻底摒弃法官的官僚化,还法官职业化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公诉案件预审制度的合理运行是刑事诉讼运行中程序正义和诉讼效率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并未设置专门的公诉案件预审程序与独立于实体审判法官的预审法官,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虽然将非法证据排除等重要事项纳入了审前准备程序,但却依旧存在"预审内容"和"预审法官"的规定空白。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三法域都在刑事诉讼立法中明文规定了公诉案件的预审制度,其中设置独立于庭审法官的预审法官、完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增设庭前预备会议程序等许多立法制度与司法实践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庭审实质化的核心是防止法官审前产生预断。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当通过法庭之上对证据的调查来进行,但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却在很多条款中默认了审前预断。去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虽然在排除范围、证明责任分配、程序审查等方面有重大进步,但是,在控审方面尚未实质分离,以法庭审判为核心的刑事诉讼构造并未建构的前提下,该规定同样难以实现庭审实质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美、德、中国立法监督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立法监督制度的特点在于监督与具体案件的审判相结合,当事人应证明自己与诉争法律之利害关系。德国宪法法院作为独立国家机关,以抽象审查和具体审查两种方式对立法进行监督。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实施的立法监督,国务院和地方权力机关各自发挥立法监督的作用。文章论述美德中立法监督制度,并分析其异同。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96年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式审判模式,它是中国传统和固有的制度因素、现代职权主义及当事人主义三大要素的糅合。而美国则自建国以来实行注重保障人权的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在长时间的发展磨合中相对成熟完善。本文就中、美刑事审判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国在审判模式方面的特征及不足,从而进一步了解和完善我国的审判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刑事庭前审查是相对于法庭正式审理而言的,是位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后,法庭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的中间程序。作为一种司法审查活动,刑事庭前审查程序对于刑事审判的顺利进行以及对司法资源的优化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对现行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尝试构建适合中国司法实践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司法体制在领导机制、监督机制、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对甸的司法体制进行改革。要改革司法机关的双重领域体制实行垂直领导,制定政党法和监督法,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是中化审判管理、庭审功能及法官职责,对审判委员会制度进行革新,完善检察院的监督职能的不断创新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