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7-1928年间,阎锡山领导了一场具有广泛政治和社会意义的村政改革和村治建设运动,史称“山西村治”。这一运动前后分为国家提倡和村民自办两个阶段。在此期间,山西各地农村建立起了各种村自治组织和制度。“山西村治”具有将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进行整合的基本特点。它坚持了具有高效动员力的中国传统强势行政,首次创设了区乡一级国家行政和具有自治与“官治”双重性质的行政村,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制度缺陷和因受宏观社会环境限制而产生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战略.浙江省加大了这方面的力度,全面启动了“新乡村建设运动”,文章把21世纪初期发生在长三角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概括为“新乡村建设运动”,以浙江为例考察了“新乡村建设运动”的宏观背景,描述了其内容,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有着丰富的伦理蕴涵。在梁氏看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基本特性在近代西方思想传入后遭受极大破坏。乡村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因此,建设新社会组织需要从乡村伦理入手开展自救式的乡村建设运动。而粱氏在其乡村建设实践中突出强调的“乡农学校”激发农民进取心、倡导“合作主义”信仰、“熟习”推动科教融化、“信任”促进金融流通等举措,正是从乡村社会的伦理特征出发提出的路径设定。  相似文献   

4.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起源于中华报派对村治思想的提倡和实践。国民政府北伐胜利后,以《村治月刊》为核心,米迪刚、王鸿一等人以“三民主义”为旗帜,将村治运劫推向新的阶段;后期粱漱溟、吕振羽等人的加入更使村治派在思想和实践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抗战胜利后,由于宪政运动的发展,各种政治势力竞相呈现,在这一背景下,国民政府组建了旨在控制全国帮会势力的“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以便在政党政治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但这一组织的成立并没有达到国民党预期的效果,相反,却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的最终取缔则更疏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村治月刊》由“村治派”于1920年代末创办,旨在推动以农村为基本单位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从“村治”逐级达到“国治”,在全国引发村治运动思潮。《村治月刊》最初吕振羽负责编辑,随后梁漱溟担任主编,并将刊物改名为《村治》半月刊。《村治月刊》的更名并非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人事变动,这背后昭示着一个社会思潮与组织演变的序列。村治思潮经历了由激进到保守的转向,其间所蕴藏的各种命题亦是1930年代知识分子群体面临传统与西方抉择时的写照。作为该刊物的组织筹办机构,村治月刊社不但是一个弘扬村治建设、挽救社会困局的组织,各种人物以一致目标交织活动于其间;而且它还是一个由多元话语形构起来的群落,“民主”“科学”“传统”等思想在其中碰撞与交锋,附丽于“村治”这一具象化又颇有深意的符号之内。  相似文献   

7.
一、美好愿景:我们理解的“新乡村教育”我们认同的“新乡村教育”内涵:一是指新的乡村教育。主要区别于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二是新乡村的教育,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现代化及区域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以促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为中心,尽最大可能针对乡村教育实际,  相似文献   

8.
“十一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探索推进乡村社会改造和建设的经验总结与系统化方案,是党依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根据中国特殊国情坚持以农村为中心、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十一运动”以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文化运动和卫生运动为基础,按照群众迫切需要及其可能性,为乡村社会经济建设规划近、远景发展目标。“十一运动”从延安市开始,经过各级党政机关的号召及推动,在全边区蓬勃发展起来。该运动的宣传动员、安排部署,是通过召开各级党外人士座谈会及“一揽子会议”的民主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一二·一”运动,是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发展起来的一次爱国学生运动。它吹响了反内战、争民主的号角,揭露了蒋介石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锻炼了中国学生运动的一批骨干,为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和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二·一”运动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勇于革命实践、深入社会生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压榨下,中国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陷入了全面破产、全面崩溃的境地。“救济”、“复兴”、“建设”、“改造”农村的改良主义运动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梁漱溟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这一社会思潮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1917-1928年间,阎锡山领导了一场具有广泛政治和社会意义的村政改革和村治建设运动,史称"山西村治".这一运动前后分为国家提倡和村民自办两个阶段.在此期间,山西各地农村建立起了各种村自治组织和制度."山西村治"具有将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进行整合的基本特点.它坚持了具有高效动员力的中国传统强势行政,首次创设了区乡一级国家行政和具有自治与"官治"双重性质的行政村,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制度缺陷和因受宏观社会环境限制而产生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穷棒子社”与遵化县农业合作化运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穷棒子社”是由河北省遵化县第十区西铺村村民王国藩创办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被毛泽东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对遵化县乃至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激励着今天的遵化县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3.
进城农民:中国社会特殊的身份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批农民流入城市由于城市对他们采取“经济吸纳”和“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逐步演变成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边际人”身份集团,形成他们自己的社会特征、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和集团意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他们逐步融入城市体系,可能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通过人的劳动进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即三大交换活动协同运动。生物个体即个人的“三大交换”是基础,社会“三大交换”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个人的“三大交换”与社会“三大交换”的活动就是“私”与“公”的矛盾。“私”与“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私”、“公”矛盾的运动过程,也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正确处理“公”、“私”矛盾,主要是树立“公”、“私”分明的观念,实践劳动是人生存发展之本,正确把握个人角色的变换。  相似文献   

15.
一所谓白话新体诗歌,和现代小说、戏剧一样,都是现代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产物,是伴随着现代中国一场猛烈的社会与文化革命风暴而诞生的。如果从“五四”运动算起,它已有六十多年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新诗运动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兴起,是被多方面因素所促成的。应该说,它首先是中国近代进步诗歌运动的继续与发展。近代诗歌随着政治上改良运动的开展,曾提出过“诗界革命”的口号,有过“新派诗”的实践,直至南社诸人的慷慨高歌,悲壮陈志。“意境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于2005年12月18日,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和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新设合并重组。中交集团的前身一一原中港集团(CHEC)和路桥集团(CRBC)是我国交通建设领域的主力军,在港航工程、路桥工程、港机制造等领域业绩卓著,已跨人世界225家国际最大承包商行列;两个集团设计承建的众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创造了我国乃至亚洲和世界水工、桥梁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和“之最”。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东欧的民主社会主义运动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新建党”,指的是东欧巨变以后新组建的社会民主党。属于这种情况的有阿尔巴尼亚社会民主党、匈牙利社会民主党、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波兰社会民主运动、捷克社会民主党和斯罗代克社会民主党等。此外,还有一些民主社会主义集团,它们本身并没有正式组成政党而是参加到其它政党或运动中去,以这些政党或运动的左翼面目出现,例如波兰团结工会中的一些集团、匈牙利民主论坛中的一些集团,它们的理论和主张类似于民主社会主义、也应当被包  相似文献   

18.
民国乡建运动的两大模式“教育—乡村社会改造”和“民生—乡村现代化” ,作为社会转型期的改良主义 ,尽管它们不能把中国农村以及整个中国社会引向现代化 ,但它们所提出的某些主张 ,及其在乡村建设中所揭示的一些问题诸如对中国问题的认识、对教育的重视、对经济的强调等 ,对我们今天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都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1958年出现的大规模的民歌搜集和民歌创作运动——新民歌运动,是建国以来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如何全面评价它,不仅在中国当代诗歌史,而且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都是不容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民歌运动是我们党为迅速“掀起文化建设高潮”而发动的一次群众性的文艺创作运动。这次运动以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为发动的起点,经8月的北戴河会议后的高潮期,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社会有“乡贤治村”的传统,乡贤群体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稳定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乡贤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参与乡村公共事务中构建了极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同时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乡贤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乡贤治村”的优良传统,发挥乡愁纽带吸引人,搭建良好有效平台使用人,建立保障激励机制留住人,引导以优秀精英为代表的“新乡贤”返乡建设桑梓、造福家乡,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